《桑吉号沉船海域溢油分布区面积约332平方公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1-22
  •  “桑吉”号沉船海域溢油分布区面积约332平方公里

      1月21日,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2502、2149船和向阳红19船继续在巴拿马籍“桑吉”号油轮沉没海域现场开展监视监测。

      16时,海警船舶在沉船点附近海域巡视发现有油膜以沉船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距沉船点西北方向5公里处发现长约5.4公里、宽约1.4公里的银白色油污带。

      卫星遥感数据解译发现,21日在图像覆盖海域监测到3处条块状溢油分布区,总面积约332平方公里。面积最大溢油分布区约328平方公里;面积最小溢油分布区约1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21日在沉船周边海域开展现场监测,共采集了16个站位的水样。监测结果显示,2个站位的石油类物质浓度超过二类标准(50μg/L)。

  • 原文来源:;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8-01-22/47144.html
相关报告
  • 《长江口碰撞事故着火船体猛烈燃烧溢油面积增大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1-22
    •  昨天(12日),央视记者登上国家海洋局海监飞机,在空中勘察“桑吉”轮碰撞事故现场。记者发现,桑吉轮船身猛烈燃烧,溢油情况比前两天明显增多,火势已经蔓延到海面,桑吉轮船体倾斜严重,非常脆弱。   央视记者 杨理天:我们乘坐海监船从舟山机场出发一个半小时之后,抵达桑吉轮事故现场,现在飞行高度3000米,因为云层很厚,机长一直在请求下降,穿过云层才能看清事故全貌,现在我们的飞机不断下降,画面中这艘冒着滚滚浓烟的船就是“桑吉”号,离它最近的这艘名为“深潜号”的船只已经3天3夜坚守在这里,不间断地向“桑吉”轮喷射泡沫试图帮它灭火。   中国海监东海航空执法队副队长 李功弋:通过这几天的航空观察,感觉这艘船火势没有很明显的变化,船体结构越来越脆弱了,碰撞的缺口越来越大了,可能是11日的爆炸所致。   据海监执法人员的介绍,目前桑吉轮向右侧倾斜,右舷破损处与前日相比明显变大,右舷有两处着火点,分别位于船头和右舷中部,不时有爆炸现象,并有大量黑色浓烟冒出,甲板和上层建筑烧损明显,未发现人员活动迹象。船体右舷前部破损处海水涌入明显,左舷中部有破口。右舷中部附近海面有燃烧情况。事故船只附近海域发现疑似油污带痕迹,自船首向东北方向延伸,疑似油污带长约5公里,呈羽毛状,面积约3平方公里,溢油面积较前几天明显增大。随着冷空气减弱东移,未来3天海况将有所好转,利于海上清污。
  • 《天津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 面积已达10平方公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5-15
    • 日前从天津市水产办获悉:经过30天奋战,天津市在滨海新区汉沽大神堂牡蛎礁海域顺利投放5000块人工鱼礁,鱼礁由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这些人工鱼礁投放后,可以为牡蛎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而牡蛎大量繁殖后,又可以形成人工活牡蛎礁,继而吸引鱼、虾、蟹、贝类等到礁区内栖息,从而形成良性生态循环链。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天津市为加快渤海海洋牧场建设,兴建渤海湾“蓝色粮仓”,连续组织实施了市财政和涉海工程补偿资金海洋牧场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在滨海新区汉沽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投放人工鱼礁超过2万块,在该海域海底形成了大约10平方公里的海洋牧场,为鱼、虾、蟹及贝类人工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生长海域。根据规定,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域,禁止渔船捕捞和船只航行,以形成安全的港湾,让水生物苗种在此安全生长,免受人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