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万方!世界第一高坝填筑量再创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3
  • 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看电建近日,由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世界第一高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总填筑量达2900万立方米,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为下闸蓄水及首台机组发电奠定基础。

    日前,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大坝总填筑量达2900万立方米,其中心墙填筑至高程2375.5米,堆石区最高填筑至高程2388.5米,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为下闸蓄水及首台机组发电奠定基础。

    双江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和金川县交界处,是大渡河干流规划28级梯级电站的上游控制性水库工程,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具有世界最高坝、超大填筑方量、极高地应力地下洞室群、高水头、高边坡、高寒及深基坑等特点。

    该电站由中国电建所属成都院规划论证和全阶段勘测设计,西北院、北京院、成都院二滩国际监理,水电七局承担大坝建设任务,水电五局、水电十一局、水电基础局参与工程建设。

    2024年是双江口工程实现下闸蓄水目标的关键之年,面对各项挑战,电建设计团队提出了充分利用工程开挖石渣料上坝填筑,另一方面,针对河口石料场爆破料细粒含量偏多的新情况,提出了“分区开采、分区鉴定、分区利用”思路,优化调整大坝结构分区,强化上坝填筑料的质量控制,大幅提升开采石料的利用率和供应能力。

    作为世界第一高坝,双江口最大坝高达315米,填筑总量超4600万方,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电站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引水发电系统、泄洪建筑物等组成,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参与长江中下游防洪,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电站建成后,可增加下游梯级电站枯期平均出力176万千瓦,枯期电量66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18万吨,对改善四川电力系统电源结构、提高流域城镇防洪标准、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6177.shtml
相关报告
  • 《世界第一高坝突破200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4
    • 日前,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世界第一高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大坝填筑高度突破200米标志着该电站核心防渗体系施工迈入攻坚新阶段为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奠定坚实基础。双江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和金川县交界处,是大渡河干流规划28级梯级电站的上游控制性水库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清洁能源重点工程、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总库容29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77亿千瓦时。 该电站由中国电建所属成都院规划论证和全阶段勘测设计,西北院、北京院、成都院监理,水电七局承担大坝建设任务,水电五局、水电十一局、水电基础局参与工程建设。 电站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拥有315米的世界已建和在建最大坝高,4728万立方米的总填筑方量,集“超高心墙堆石坝、超大填筑方量、高地应力、高水头、高边坡、高寒和深基坑”等特点于一体,代表了全球土石坝设计与施工的最高水平。 大坝填筑作为电站枢纽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工期紧、任务重。项目部统筹施工资源,精心组织施工,先后解决大坝填筑石料保供、砾石土料生产等系列难题;采用“龟背式”填筑方法,创新应用气膜储存仓、定日镜等设施提高大坝冬季、雨季施工强度;依托智能建造系统实现填筑、碾压、检测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实现降本增效。 电站建成后,可增加下游梯级电站枯期平均出力176万千瓦、枯期电量66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18万吨,对改善四川电力系统电源结构、提高流域城镇防洪标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量突破1000万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01
    • 拉哇水电站位于四川甘孜州与西藏昌都市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建设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站坝高239米,填筑总量接近1700万方,是目前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电站由中国电建所属中南院全过程勘测设计,水电十二局承建大坝主体工程,水电一局、水电四局、水电八局、水电九局、水电十一局、水电十四局等子企业承担主要施工任务,成都院承担监理咨询任务。 拉哇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建成后每年将提供82.2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节省标煤约2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排放量约910万吨,对助力国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和进一步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拉哇水电站大坝位于高原深切峡谷内,地形情况复杂,施工场地狭窄,具有填筑强度大、施工工期短、地震烈度高、质量控制难、交叉作业影响大、料场供料困难多、填筑指标超出目前已建和在建工程技术水准等难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刷新国内外水电工程多项纪录。 为高质量建设拉哇水电站大坝,项目团队以大坝智能建造体系赋能世界级工程建设,全面应用智能碾压、智能摊铺、智能温控、智能物料、智能加水等技术联动的智慧大坝协同指挥平台,使用具备远程控制、自动避障、自动识别、高精度循迹和实时上传数据等功能的无人碾压机群代替人工进行作业,开创性地在高原寒冷地区大规模使用新能源自卸车运输填筑坝料,全方位提升大坝填筑效率与质量。大坝月填筑方量连续多月突破100万方,月上升高度超过10米,为目前国内同类同期工程中上升速度最快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