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I与Kinova联手赋能医疗机器人,加速智能互联生态构建》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5-07-10
  •        人工智能(AI)系统软件框架提供商 Real-Time Innovations (RTI) 与医疗机器人开发商 Kinova 近日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旨在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与以数据为中心的连接框架进行无缝集成,共同致力于简化和加速医疗机器人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项目风险,并重新定义外科手术机器人等先进系统中物理智能(Physical AI)的可能性。

           此次合作建立在双方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及分布式系统领域深厚的专业积累之上。通过将 RTI 的 Connext 软件框架与 Kinova 的机器人平台集成,将显著简化和加速下一代医疗机器人平台的设计过程。

           双方的合作将使机器人技术能够融入一个更广阔的数字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将可视化、人工智能(AI)、传感技术与实时数据互操作性融为一体。这一愿景与双方近期共同参与的英伟达(NVIDIA)“Isaac for Healthcare”计划的目标高度契合。

    远程操作演示,展望未来应用

           本月晚些时候(7月16-20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外科手术机器人学会(Surgical Robotics Society)年会上,双方将联合展示一项突破性的远程遥操作演示。该演示是与 MedAcuity 联合开发的,与会者将能够使用力反馈控制器,实时操控远在3000英里(约4800公里)之外的 Kinova 机械臂。这生动展现了智能互联技术对未来医疗实践的变革潜力。

    赋能创新,加速落地

           Kinova 业务发展副总裁 Fran?ois Boucher 表示:“此次合作强化了我们加速开发创新、高性能医疗机器人系统的使命。通过将 Kinova 在外科手术级机器人领域的专长与 RTI 的实时连接框架相结合,我们赋能客户以更大的信心更快地将下一代解决方案推向市场。”

           RTI 商业市场高级总监 Bob Leigh 强调:“我们的客户正在解决存在于机器人技术、连接性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极其复杂的技术挑战。此次合作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使其能够专注于创新——无论是实现远程操作、提高手术精度,还是加速跨不同硬件和软件环境的集成。”

  • 原文来源:https://www.newelectronics.co.uk/content/news/rti-and-kinova-to-bring-intelligent-connectivity-to-medical-robotics
相关报告
  • 《RTI更新自治机器人的软件框架》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1-06-02
    • RTI的Connext 6.1支持对大规模远程操作系统的实时控制 实时创新公司(RTI)更新其Connext软件框架,以支持远程操作自治系统的开发和部署。 自治系统通常在不可接近的、远程或危险的环境中运行。例如水下无人机、可远程访问的医疗设备、太空系统、建筑和采矿机器人。由于人工智能不可能处理所有情况,这些应用程序必须使用远程操作员来监督和干预困难的场景。 Connext在许多无人驾驶汽车开发平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表明了对高可靠性和实时性能的需求,尽管在这些恶劣的环境中,连通性通常是不可靠的和低带宽的。可以通过本地网络、广域网络、公共网络和私人网络实现。 使用DDS软件的自主赛车挑战 Connext 6.1引入了可以在任何网络上轻松地进行实时远程操作的功能。例如,如果网络连接随着系统的移动而改变,那么连通性是无缝的而不需要重新连接,安全而不需要重新协商,可靠而不丢失信息。因此,远程操作可以不间断地实时继续。 Connext 6.1支持并优化跨高度可变的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快速通信,不需要更改软件来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抽象了底层网络,允许开发人员以任何环境为目标。 Connext 6.1中的新功能包括实时广域网传输,该传输通过有损耗、低带宽和公共网络提供可靠、低延迟和安全的通信。它支持网络地址转换(NAT)通透和具有不断变化的互联网地址的移动应用程序。 云发现服务简化了其中应用程序、资产及其网络地址在配置时可能未知的动态系统的部署。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相互发现和直接进行对等通信的方法。这可以使延迟最小,使吞吐量最大,远远优于传统的集中式代理解决方案。 内置数据压缩可提高带宽受限网络的效率。压缩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带宽,降低开销和延迟,同时提高吞吐量。压缩算法和级别的选择允许针对不同有效负载类型优化处理器与网络的利用率。 对.NET Core 5的支持允许开发人员使用C#,并在任何支持.NET标准2.0的平台上运行其应用程序。除了Windows之外,还包括Linux、macOS和模拟系统中使用的Unity游戏引擎。 一种新的系统设计器工具提供了一种图形化的方法,可以方便直观地指定基于Connext的系统中的配置和接口。这有助于确保应用程序遵循公共体系结构,并且可以以即插即用的方式进行互操作。 管理控制台包括增强的图形视图,以便更容易地将实时大型系统的组件及其互连互通性可视化。这使得原始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能够更好地观察测试和部署期间的行为,更快地识别配置或网络问题。
  • 《加速“机器人+AI”战略布局,珞石机器人与跨维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5-03-03
    • 近日,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珞石机器人”)与跨维(深圳)智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跨维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AI”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打造真正能落地的产业化具身智能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全新变革。 签约仪式现场,珞石机器人研发中心总经理于文进 、跨维智能智能制造BU总经理周广兴作为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珞石机器人集团董事长庹华、跨维智能董事长贾奎共同出席,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珞石机器人(ROKAE)成立于2015年,是全球领先的工业+协作全系列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工业和协作双品类机器人成熟产品线,并均已规模量产的机器人公司。 珞石机器人目前已掌握机器人动力学与运动控制、高精度力感知与力控制、视觉感知与自主规划、本体正向设计等技术,同时实现了电机驱控、精密传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研发生产,是机器人领域为数不多的具备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的厂家,其产品在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工业制造领域,以及商业理疗、手术机器人等应用场景中均实现了批量落地,积累了深厚的场景know-how,拥有强大的场景解决方案能力。 跨维智能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 Sim2Real 技术为核心,研发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基于自研 DexVerse? 具身智能引擎,跨维智能已建立机器人自动任务理解、数字资产生成、任务仿真生成、AI 模型训练等全链条能力,形成了包含空间与具身智能传感器、基于 3D 大模型技术的 PickWiz 软件、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的产品矩阵。 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珞石机器人积极布局,不断探索AI在垂直应用场景中的广泛落地,已成功实现免示教焊接、柔性打磨、智能力控装配等创新应用。 另一方面,珞石在“机器人+AI”战略驱动下,积极与上下游生态伙伴合作,在基于生产大数据的机器人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生产工艺与效率自主迭代、双臂协同组装操作、基于具身智能的双臂移动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以及人形机器人方面,广泛开展产品技术开发以及场景应用验证。 而跨维智能作为具身智能领域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引领者,基于其自研的 DexVerse? 具身智能引擎,构建了一座为机器人专属定制的“训练场与演化场”,融合了仿真渲染、几何深度学习以及深度域适应模型训练等先进技术,能够以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方式实现成像感知一体化,为机器人提供海量、多元的数据“养料”。这种深度学习和模型训练能力,将为机器人赋予更强大的智能决策能力和精准的环境感知能力。 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机器人+AI”的深度协同,在具身智能“机械臂”&“智脑”&“慧眼”方面强强联合,不断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使机器人能够快速理解周围环境,高效完成任务拆解,扩展更多AI垂直应用场景,并为大规模落地提供可行的路径。 跨维智能智能制造BU总经理周广兴表示:“跨维智能与珞石机器人的此次联手,将开启一个新时代,让生产线上的机器人不再只是重复运动的机械臂,而是能够理解环境、适应变化、自主决策的“智能工匠”,重新定义“中国智造”的竞争力内核,推动中国机器人技术走向世界,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助力各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珞石机器人研发中心总经理于文进表示:“珞石与跨维智能的合作不仅是技术叠加,更是工业自动化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跃迁的关键一步。基于珞石全栈自研的核心技术能力、领先的工业+协作全系列机器人产品,结合跨维智能的具身智能引擎和空间智能感知技术,将真正实现能解决实际场景问题的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