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俄石油出口回升到俄乌冲突前水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20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4月17日报道,尽管西方实施了接二连三的制裁,但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已经回升到它出兵乌克兰前的水平。

    国际能源署在月度石油报告中说,莫斯科3月份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出口量升至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每天猛增60万桶。这一增长使俄罗斯上月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收入估计达到127亿美元。

    国际能源署说,俄罗斯石油收入同比仍下降43%,因为俄罗斯被迫向数量更有限、可以通过谈判获得更大折扣的客户出售石油。

    自普京总统去年2月下令军队进入乌克兰以来,西方国家对莫斯科的能源出口实施了大量制裁。最重要的是禁止俄罗斯原油通过海运进入欧盟,而且禁止俄罗斯柴油等精炼油进入欧盟。

    但是,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的俄罗斯,已经在亚洲找到了愿意购买其原油的买家来替代欧洲客户。

    尽管如此,制裁还是对俄罗斯的国库造成了重大影响。上周,政府说,能源收入下降导致今年头3个月的预算赤字达到2.4万亿卢布(约合290亿美元)。据路透社报道,其整体收入较2022年同期下降近21%。

    据国际能源署说,俄罗斯大约45%的预算依赖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提供资金。

    国际能源署还说,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欧佩克+”)本月宣布的出人意料的原油减产,可能会“加剧”2023年下半年预计将出现的石油短缺。

    国际能源署说,“欧佩克+”的减产很可能会使全球石油供应量从3月到12月每天减少40万桶,因为其他产油国会对该组织的行动进行部分补偿。

    就全年而言,预计需求将以每天200万桶的速度攀升,达到接近每天1.02亿桶的纪录,而供应只会增加120万桶。

    预测的石油短缺可能对已经在努力应对增长放缓和历史性高通胀的经济体造成压力。

    “欧佩克+”4月2日出人意料地宣布,将把原油日产量削减166万桶。据沙特能源部的一名官员说,削减将从5月开始,持续到今年底。

    此外,欧佩克去年10月宣布每天减少产量200万桶。

    国际能源署说,尽管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工业活动放缓,“欧佩克+”之外国家的石油产量增加,但减产有可能“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时候推高油价”。

    作为全球基准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次交易时为每桶87美元,自“欧佩克+”宣布最新一轮减产以来,上涨了近8.6%。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73435.html
相关报告
  • 《热词中的俄乌冲突——欧洲能源危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3
    •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拉拢盟友对俄罗斯展开全方位制裁,这也让欧洲国家深陷能源危机。 俄罗斯是欧洲能源的主要供应国,对俄制裁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自身的能源价格也持续走高。伦敦洲际交易所数据显示,近日,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突破1900美元每立方千米。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眼下欧洲各国正纷纷增加各自的天然气储备,不过就在今天(11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北溪-1”开始年度维护,输气也随之暂停。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将加剧欧洲市场天然气短缺。而鉴于目前欧洲多国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不少欧洲官员担心,俄方在维护结束后会继续关闭管道。 “北溪-1”开始年度维护 法德担忧完全停供 根据“北溪”公司的数据,从莫斯科时间11日7点开始对管道进行年度计划维修工作后,已经没有通过“北溪-1”管道供应给欧洲的俄罗斯天然气流量。维护时间将持续至21日,维护工作包括检测机械部件、自动化系统等。俄方表示,维护工作正常情况下每年都会进行,而且完全按照计划开展。 不过,德国和法国方面却都有些担忧。 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局长 克劳斯·穆勒:“北溪-1”按照惯例通知了我们,但是维护完成后会发生什么还有待观察,没人能预测是10天后结束维护,还是更早或更晚。不幸的是我们只能等着看结果。我甚至觉得我们可能最快也要在恢复前一天才能得到通知。 穆勒表示,德国有关部门,特别是从秋季开始,将持续关注能源短缺给经济、供应链以及社会层面带来的影响。 德国工商总会主席彼得·阿德里安则预测说,如果“北溪-1”长期断供,德国可能面临严重经济衰退风险,到今年冬季,德国GDP可能缩水10%甚至更多。 10日,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完全中断是非常有可能的,法国要为此做好准备。 法国财政部长 布鲁诺·勒梅尔:我们要为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完全中断做好准备,这依然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据德新社报道,眼下正是德国储气过冬的重要时段,德国政府计划11月前把天然气库存提升至储气能力的90%,但现在仅为62.6%。 德国《图片报》报道称,由于天然气供应短缺和取暖成本飞涨,今年冬季很多德国人可能无法负担取暖费,对此,德国政府已敦促企业和家庭将天然气消费量降至最低水平,以确保在2个多月后的供暖季节能有足够的天然气存量。德国多座城市也计划设立公共取暖场所。 德国住宅地产公司巨头沃诺维亚日前宣布,公司旗下的出租房屋近期将在夜间降低供暖功率,散热器的温度将不高于17摄氏度。该公司总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无法保证冬季所有公寓供暖都照常运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供暖费会大涨。 加拿大将归还送修的“北溪-1”涡轮机 围绕俄罗斯与欧洲的“北溪-1”供气问题,远在北美洲的加拿大也来横插一脚。今年6月,加拿大以对俄制裁为由,将德国西门子公司送修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部件——涡轮机给扣住了。经过德国的协调,加拿大政府9日宣布,将归还涡轮机,但同时也将扩大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据今日俄罗斯报道,归还的日期将会在7月14日以后。 按照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乔纳森·威尔金森在声明中的说法,涡轮机的归还有助于欧洲获得可靠且负担得起的能源,因为一旦缺乏必要天然气供应,德国经济将遭受重创;随着冬季临近,德国人将面临无法取暖的风险。 加拿大政府知情人士透露,涡轮机将先送回德国,而后由德方交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6月14日,俄气表示,由于“北溪-1”的涡轮机未能按时送回,通往欧洲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输气量从每日1.67亿立方米减少至最多1亿立方米。15日,俄气表示,输气量再次减少至每日不超过6700万立方米。 这一涡轮机由西门子加拿大子公司制造,此前被送往加拿大进行维修。但俄方没有透露送修的时间。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6月16日):我们知道的是,涡轮机有问题,他们维修后没有及时返还到俄罗斯,这是制裁的后果,这不是我们提前计划的,这与我们无关。 此前,德国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俄罗斯缩减供气量后,德国被迫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包括更多转向煤电、呼吁民众节能等。 这让德国倍感压力。在6月底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会晤时,就要求加方归还涡轮机。峰会结束后不久,朔尔茨再次打电话给特鲁多,商议此事。 本月7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再次公开呼吁加拿大归还涡轮机。他声称,德国不认为涡轮机是俄方减少天然气供应的真正原因,但归还涡轮机会让俄罗斯失去延长停供的借口。这样的说法,遭到俄方反驳。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7月8日):对于俄罗斯用天然气施加政治压力的说法,我们拒绝接受,事实不是这样的。涡轮机归还后,我们将增加供气量,问题是为什么没有立即归还。 在加拿大决定归还涡轮机后,乌克兰外交部和能源部发表声明说,对加方的决定深感失望,称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在缺少一个涡轮机的情况下全量供应天然气,俄罗斯的威胁是“没有技术原因的敲诈”。 “北溪-1”管道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是俄罗斯向德国供应天然气的主要管道。 与它平行的输气管道“北溪-2”2021年建成,但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和美国对俄罗斯施加制裁,德国政府暂停了“北溪-2”管道项目认证程序。 天然气短缺 老牌瓷器制造商面临生存危机 由于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德国很多依靠天然气生产的行业犯了愁,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瓷器制造商卡拉最近就因此而倍感焦虑。 卡拉是德国一家拥有177年历史的老牌瓷器制造商,专门为零售商店和酒店行业生产瓷器。近来受能源价格高企,以及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等因素影响,这家百年老店的生存已经面临严重威胁。 德国卡拉瓷器制造公司总经理 丹尼尔·耶肖诺斯基: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天然气的制造商,我们非常焦虑。因为天然气价格在过去12个月里急剧上涨,而且转向依靠光伏发电等方式是不可行的。 耶肖诺斯基表示,尽管目前每兆瓦时天然气的价格约为100欧元、约合人民币700元,较年初的120到150欧元稍有下降,但从商业角度来看仍不可持续。 德国卡拉瓷器制造公司总经理 丹尼尔·耶肖诺斯基:我们那么大的用量很难找到替代来源,这难以想象。最终我们的方案就是停产。 目前,德国天然气存储设施储气量不到60%。而在上月,在俄罗斯减少供气量后,德国启动天然气紧缺应急方案第二级“警报”。德方官员估计说,如果德国失去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且今年冬季不遭遇异常寒冷,德国现有天然气储备届时也只可维持一到两个月。 “美国正在牺牲欧洲利益” 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试图带欧洲的节奏,除了对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之外,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带动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展开多轮制裁。然而,对俄制裁的效果并不明显,还起了反作用。如今,欧洲国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一味地跟从美国不断推高对俄罗斯的制裁,带来的损失将更多由欧洲自身来承担。欧洲不仅出现了对俄制裁的疲劳症,对俄乌冲突的疲劳症,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对于盲目跟进美国政策的不满。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 勒庞:(对俄罗斯的)制裁被证明无效,相反却使俄罗斯变得富有。制裁对法国人民的伤害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 勒庞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依据的。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法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5.8%,通胀水平创下1991年6月来新高。 事实上,对俄制裁是否有效,美国人心里也清楚得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 法里德·扎卡里亚:西方对俄罗斯展开的经济战的效果与它们的预想相距甚远。由于能源价格飞涨,彭博社预测相比俄乌冲突开始前,俄政府将在石油和天然气上赚得更多,预计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850亿美元,在2021年这一数字为2360亿美元。与此同时,欧洲正面临50年来最严峻的能源危机。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近日也表示,西方对俄制裁并未对俄乌冲突起到任何降温作用,反而使冲突愈演愈烈,而这不符合欧洲的利益。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 杰拉奇:我们都看见了,制裁并未起作用。众所周知,制裁也不会起作用。当然我们不希望冲突持续,不希望危机升级,也许一些欧洲国家、西方国家正希望如此,但这并不符合欧洲的利益。 挪威东南大学教授格伦·迪森9日在“今日俄罗斯”网站撰文指出,“西方集体正面临着一场经济灾难。这场灾难由不可持续的债务、失控的通货膨胀、不断下降的竞争力以及目前最严重的能源危机所驱动。”文章还重点点名了德国,称作为欧盟经济火车头,德国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或将面临经济灾难。 有德国联邦议员表示,德国不应牺牲自身的利益,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 爱丽丝·魏德尔:我认为错误的还有一点就是欧洲人对美国的极度依赖。看看乌克兰冲突,欧洲人跟乌克兰人生活在同一片大陆上,是直接的邻居,而美国在大西洋的另一头,跟欧洲的地缘政治形势完全不一样,所以欧洲替美国挡子弹的做法太愚蠢了。 有网友对此表示赞同。 “欧洲领导人干过最愚蠢的事就是一味追随美国,而对自己国家的事情却不管不顾。” “就像其他欧盟国家的人民一样,德国人也将意识到在乌克兰问题上盲从美国,将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昂贵的代价。” 有网友在这个帖子下留言“越快(意识到)越好。” 还有网友表示,由于在美欧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欧洲日益沦为美俄博弈牺牲品。 “在地缘政治的棋局中,美国把欧洲视为棋子,正在牺牲欧洲(的利益)。”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维持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美国一心想谋求在欧洲的霸权,通过自己一手主导的制裁已将欧洲经济毁于一旦。与此同时,美国还牺牲乌克兰人的生命与俄罗斯打代理人战争。” “如今欧洲已经步履蹒跚了,可这还没到冬天呢。欧洲人还没看清,他们已经被美国政府欺骗了,重创了自己的经济,强化了美国的单极霸权。”
  • 《国际能源署:俄罗斯5月份石油收入大增 回到俄乌冲突爆发前水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17
    •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尽管出口量下降,但俄罗斯5月份的石油出口收入仍飙升至约200亿美元,因为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提供了帮助。 IEA在周三公布的月报中估计,收入与之前一个月相比增长11%,俄罗斯出口原油和石油产品的总收入大致回到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尽管出口量下降约3%。 整体出口量下降主要是因为石油产品出口减少,而5月份的原油出口量较年初增加近50万桶/天,主要是对亚洲的交货增加。 出售石油和天然气是克里姆林宫的单一最大收入来源。自从2月以来,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一直在实施制裁,旨在遏制俄方取得收入用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