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剑桥大学Eske Willerslev团队在Nature发表题为Elevated genetic risk for multiple sclerosis emerged in steppe pastoralist populations的文章。研究了多发性硬化(MS)在欧洲分布的患病率在北方相对于南方更高的原因。该研究利用古代DNA揭示,导致MS的遗传风险因子在5,000年前出现在波斯-里海地区的草原牧民人群中。这些遗传变异随后通过Yamnaya及相关族群的迁徙传播到整个欧洲。
研究发现,导致MS风险的HLA变异,如HLA-DRB1*15:01,在草原牧民群体中的频率急剧上升。这些等位基因在早期的欧洲猎人-采集者中几乎不存在或很稀少。草原血统对HLA变异在MS风险中的贡献最为显著。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5000-2000年前,MS风险等位基因经历了正选择,可能是由于与牧民生活方式中的病原体共同演化所致。相比之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等位基因已经存在于中石器时代的猎人-采集者中,并且随时间推移经历了负选择。这突显了不同人群历史如何通过对免疫应答基因的选择来塑造自体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根据生活方式和病原体暴露。
欧洲草原血统在整个欧洲呈现出南北梯度,与MS患病率一致,表明这一血统对地理分布产生影响。考虑HLA变异之间的表亲作用能更好地解释MS风险,胜过独立的SNP效应。许多风险单体型具有特定血统的起源,这可能有助于个体风险预测。
总体而言,这一有影响力的研究展示了晚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草原牧业的传播这样的巨大生活方式变化如何影响免疫应答基因和自体免疫疾病的风险。草原牧业血统的出现可能对免疫功能产生了与新石器时代转向农业同样深刻的影响,突显了这一时期对今天自体免疫性疾病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