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学排行榜出炉:港大清华北大等榜上有名》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0-25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公布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新加坡国立大学重登榜首。

    据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最新的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取代去年跃升第一的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今年下滑两个位置,排名第三。

    随着新加坡国立大学今年跃升QS亚洲大学排行榜首位,它在全球大学排行榜的排名也从第15名上升至第11名,南大的排名则滑落一个位置到第12名。

    报道称,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的香港大学,晋升三个名次。

    此外,去年排名第六的中国清华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并列第三。另两所知名中国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的排名也有所进步,分别从第九名和第七名上升到第五名和第六名。

  •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9053.shtm
相关报告
  • 《2021QS亚洲大学排名出炉,177所中国高校上榜! 》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12-01
    • 来源:QS官网 伦敦时间2020年11月25日,QS发布了2021亚洲大学排行榜(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21)。 2021QS亚洲大学排名共包含650所大学,比 上一次的排名扩大了18%,是QS有史以来对亚洲地区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比较评估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大学的占比最多,共有177所中国高校上榜,内地高校有124所。 177所中国大学上榜 中国177所大学进入QS2021亚洲大学排行榜,数量亚洲第一。其次是印度(107所)、日本(105所)和韩国(88所)。 其中,中国内地124所,新增6所,中国香港8所,中国台湾43所,中国澳门2所。 在2021QS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首次占据亚洲前十名中的五席。 清华大学位居亚洲第2,领军中国 内地大学,这也是清华大学在QS亚洲大学排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紧随其后的是 浙江大学(亚洲第5)、 复旦大学(亚洲第6)和 北京大学(亚洲第7 )。 上海交通大学的表现最为亮眼,同比上升7位,目前居于亚洲第十位。 与2009年首届QS亚洲大学排名相比,进入亚洲前10的中国内地高校由1所增长至5所, 进步显著。 7所中国高校进入亚洲大学TOP10 QS发布的2021亚洲大学排名中,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高校表现依旧强势,而亚洲高校TOP10中,更是有七所中国高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居第一, 清华大学紧随其后位居第二, 南洋理工大学第三,此外位居前10的大学还包括: 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马来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TOP50高校中,中国高校占据19所,日本11所,韩国8所,马来西亚5所,其他国家入选数量在5所以下。2021 QS亚洲大学排名TOP50高校详细名单如下:
  • 《全球25大药企排名新鲜出炉 江苏恒瑞医药榜上有名》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9-21
    • 日前,全球知名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机构GlobalData依照2018年上半年的市值,公布了全球25大药企名单,强生、辉瑞、以及罗氏位列前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榜单中,我们也看到了江苏恒瑞医药的名字,这是唯一一家跻身该榜单的中国医药企业。 正如GlobalData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大型医药企业在2018年,都有着不少动态,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们将用两篇文章,为各位读者朋友们整理这些药企在2018年取得的进展。 强生(J&J) 强生公司今年有多款药物获批,涉及多个不同的疾病领域。其中于今年2月获批上市的Erleada是首款治疗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新药,7月获批的Symtuza则能治疗HIV-1感染。 在研发方面,其泛F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rdafitinib已获得美国FDA颁发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有望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而其一款广受关注的抗抑郁药esketamine,也于本月递交了上市申请。此外,强生还与Theravance Biopharma达成了10亿美元的研发合作,治疗炎症性肠病。 辉瑞(Pfizer) 今年辉瑞最受人关注的新闻之一,便是这家知名药企对公司架构做出的调整。调整之后,辉瑞将专注创新药、仿制药、消费者医疗健康三大领域,更好地满足其在全世界的业务发展需求。 在新药研发方面,辉瑞有多款药物获得FDA颁发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这包括了其20价肺炎链球菌疫苗PF-06482077、乙型脑膜炎球菌疫苗Trumenba、治疗肺癌的Xalkori、治疗特应性皮炎的JAK1抑制剂PF-04965842、以及治疗斑秃的JAK3抑制剂PF-06651600。 在其他临床研发领域,辉瑞也进展颇丰。今年4月,其非小细胞肺癌新疗法dacomitinib获优先审评资格,有望本月获批;其骨关节炎新药tanezumab抵达所有3期临床终点;其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的基因疗法临床项目也正式启动。 除此之外,辉瑞还积极布局多个新兴领域,譬如蛋白降解疗法(与Arvinas合作,8.3亿美元)、mRNA流感疫苗(与BioNTech合作,4.25亿美元),以及人工智能研发新药(与Atomwise合作)。 罗氏(Roche) 罗氏的重磅免疫疗法Tecentriq在今年可谓是亮点不断。它与化疗组成的联合疗法在三阴性乳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都达到了3期临床的共同终点,其与Avastin组成的联合疗法也获得了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肝细胞癌。 Tecentriq之外,罗氏还在多个疾病领域取得了喜人进展。其重磅抗流感新药Xofluza(baloxavir marboxil)在日本获批;其自闭症新药balovaptan、预防食物过敏的新药Xolair、以及血友病疗法Hemlibra纷纷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而其亨廷顿病新药也在早期临床试验中证明了自己的潜力。 除了临床研发上的进展,罗氏在今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重磅收购与研发协议。今年早些时候,罗氏以19亿美元收购Flatiron Health,并以24亿美元完成了对Foundation Medicine的收购。最近,它则与MacroGenics(3.8亿美元)和PureTech(10亿美元)达成协议,开发DART疗法,以及递送核酸疗法的外泌体技术。 诺华(Novartis) 诺华的CAR-T疗法Kymriah在今年斩获了第二个适应症,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此外,其Tafinlar与Mekinist联合疗法也获得了FDA的批准,治疗BRAF V600突变黑色素瘤。 临床研发方面,其PI3K抑制剂alpelisib抵达3期临床终点,有望于近期递交上市申请。诺华的另一款引人关注的药物canakinumab则在临床分析中表明可以减少一半痛风发作。 此外,今年诺华以87亿美元收购基因疗法公司AveXis,体现了其在这一新兴领域的进一步布局。 默沙东(MSD) 默沙东的诸多进展与其重磅疗法Keytruda有关。今年,它获批治疗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与难治或转移性宫颈癌。它还获批与Alimta和化疗联用,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这是通过FDA今年早些时候颁布的“实时肿瘤学评估”(Real-Time Oncology Review,RTOR)试点项目而授予的。 此外,Keytruda还在单药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梅克尔细胞瘤、以及肝细胞癌上获得了优先审评资格。其与Lenvima组成的联合疗法也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肝细胞癌,以及肾细胞癌。 Keytruda之外,默沙东也取得了不少优异进展。其新药Pifeltro在8月获批,治疗HIV-1感染。药明康德协助默沙东研发的Zepatier(择必达)也在今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9价HPV疫苗Gardasil获FDA优先审评,预防HPV相关癌症。 默沙东也通过研发合作与收购,来深耕癌症新药研发。今年,这家公司与Moderna(1.25亿美元)和卫材(60亿美元)达成合作,分别研发癌症疫苗与其他抗癌组合。而它对Viralytics的3.94亿美元收购,则体现了其在溶瘤疗法上的关注。 艾伯维(AbbVie) 今年7月,艾伯维新药Orilissa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其重磅疗法Imbruvica与Rituxan组成的联合疗法也获得批准,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WM)。这也是Imbruvica在过去五年里获得的第九项批准。 艾伯维的两款在研新药也在今年取得了积极进展,其银屑病疗法risankizumab最近公布了多项3期临床结果,特异性皮炎疗法upadacitinib也在今年获得了突破性疗法认定。 研发合作方面,艾伯维与Calico达成了10亿美元的合作,进军抗衰老领域。而其与Voyager Therapeutics达成的2.24亿美元合作,也预示着艾伯维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看重。 安进(Amgen) 今年5月,安进的偏头痛新药Aimovig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这也是首款针对CGRP通路的偏头痛预防性疗法。此外,其在研新药romosozumab也于今年7月向美国FDA递交了上市申请,有望获批治疗骨质疏松症。 诺和诺德(Novo Nordisk) 诺和诺德在今年取得的诸多进展都和糖尿病有关。其口服索马鲁肽在3a期临床试验里取得了积极进展,能有效降低HbA1c。此外,这家公司也分别与Kallyope和reMYND展开合作。与前者的合作将带来创新肥胖症和糖尿病疗法,与后者的4.13亿美元合作则将专注于糖尿病。 雅培(Abbott) 今年,雅培有多款医疗器械获得美国FDA的批准,这包括了一款血糖监控系统,一款心脏瓣膜修复装置,一款应用于儿童的心脏瓣膜。 拜耳(Bayer) 拜耳的血友病新疗法Jivi于今年8月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其与Loxo Oncology带来的重量级抗癌疗法larotrectinib则获得了FDA的优先审评资格,有望在今年11月26日前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