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地处长江生态廊道与沿海大通道交会的重要节点,对于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崇明2002年被定位为“生态岛”,2016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规划,明确要将该岛建设成世界自然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地、鸟类重要栖息地、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发展先行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专门提及自己十年前曾调研过的崇明岛,对其绿色发展给予高度关注。
一年多来,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稳步推进: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打造更具魅力的生态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交通、打造高效生态农业……这其中,气象部门推动气象工作全方位融入崇明生态发展新格局,积极为生态岛建设贡献气象智慧。
加强生态气象实时监测网建设
崇明开展生态岛建设以来,上海气象部门在多年来与崇明区委、区政府加强合作的基础上,重点布局生态气象实时监测网。
在崇明国家气象观测站,除了常规气象观测设备外,记者还见到很多“新鲜”仪器:空气负离子仪、太阳辐射仪、大气电场仪、土壤水分监测设备……个个都是生态岛生态气候环境“体检”的“能手”。
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态农业发展,崇明区气象局还在崇明水仙花、果林种植基地以及高速公路沿线布设了农业小气候站。
由于崇明生态岛位置特殊,水汽湿度大,上海市区通往崇明的交通要道以及各码头,都布设了交通气象站,这些气象站可以监测能见度、路面温度、10厘米路基温度等。根据监测情况,气象部门能及时为交通等部门提供大雾、路面结冰等预警预报服务,确保交通安全、通畅。
与此同时,全岛主要旅游景点、各村镇等都安装了气象信息显示屏,可实时显示气象预警、旅游气象、农业气象等信息。
崇明东滩湿地是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在这里迁徙或“常住”的鸟类300多种,其中有许多濒危物种。每年迁徙水鸟上百万只。2007年,上海市气象局就在这里建设了东滩湿地大气综合监测站,10年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料,并结合气象与生态环境数据深入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为生态岛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目前,该站正在开展二期建设,将实现更高端的生态气象一体化监测。
气象部门还充分发挥风云气象卫星的作用,遥感动态监测崇明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熟悉当地情况的崇明气象专家与市局遥感专家联手进行科研攻关,开发了针对崇明作物的精细识别与种植布局识别模型等。
实施动态评估发挥决策参谋作用
气候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活跃因素,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状况的综合反映。2014年以来,崇明区气象局联手市环境气象中心、气象科研所、气候中心等,每年开展对崇明生态岛的全方位气候与生态评估,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份最新出炉的《2018年度崇明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报告》详细分析了2017年崇明气候总体情况——与历史数据比较,分析2017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以及其对崇明生态岛电力、农业、交通、航运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对崇明PM2.5、NO2和O3等生态气候监测数据与上海城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析“假日效应”成因等;提供了依据卫星遥感数据科学分析得出的2017年崇明生态岛人居生态质量评价,精细至250米、跨度持续9年的全岛植被覆盖变化对比图、土地覆盖变化对比图、崇明和上海市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变化图等。这些宝贵的数据产品,让政府决策人员一目了然。
2017年,为配合开展崇明生态岛规划,市气象局主动联合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华东师范大学,开展崇明生态气候及适应气候变化评估,为市政府提供专题决策材料《崇明岛生态气候评估与发展建议》。
近年来,上海市与崇明区两级气象部门积极融入崇明生态岛建设,主动与政府和相关部门、高校等加强沟通,强化部门合作、科技创新。崇明区气象局自2013年起就主动参与到两轮崇明生态岛三年行动计划中,并专门成立生态气象工作小组,多次召集专家咨询论证会等。应当说,上海集合了全市气象科技力量,提升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服务能力。
对接需求提供智慧生态气象服务
生态立岛,重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崇明实施“生态+”发展战略,重点聚焦生态农业、海洋经济、旅游休闲、健康服务、文化体育、会展商务等领域。崇明气象部门积极主动对接需求,服务生态岛产业绿色、智能升级。
绿色运动契合生态岛定位。除了徐根宝足球基地以外,近年来,国际自行车联盟顶级巡回赛、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也纷纷落户崇明,成为生态岛亮丽的“运动名片”。自行车与马拉松这两项运动均有路程长、受天气影响大的特点,为此,每次比赛前,崇明区气象局都会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服务小组,与赛事组委会对接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细化预报服务。
在2018年春天的两场比赛中,新启用的移动气象应急保障车更为现场服务增色。车载大屏幕滚动播放的实时气象数据和短时天气预测信息等,受到比赛选手和观众的青睐,被赞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气象服务。
为了更好服务生态绿色农业发展,崇明气象部门联合市农气中心以及当地农林部门一起开展绿色农业生态气象监测与研究,充分发挥农业气象科技创新的作用,为绿色农产品培育、花卉引种以及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等做好服务。
2018年上半年,崇明最大的新闻当属获得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承办资格。建设崇明“海上花岛”,气象部门将更有用武之地。
目前,气象部门正积极融入花博会筹备各项工作,将根据花博会的需求,增设小气候观测站、气传花粉观测站、太阳紫外线辐射观测站等,加强农业气象科研工作,开发花博会花期预报模型,同时结合崇明生态岛的天气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条件等,为布展、观展等工作提供全方位、智慧型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