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ack & Veatch水报告2023年》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发布时间:2023-07-05
  • Chronically aging infrastructure. Lurking cybersecurity threats,

    budget tightropes and the quest for sustainability. Mounting

    external pressures for more resilience against the menace of

    climate change’s fallout. An evolving, shifting regulatory landscape

    stoking uncertainty. Workforce staffing headaches and broad public

    misperceptions about rates and the value of water.

    Never has the U.S. water, wastewater and stormwater sectors

    confronted so much. Yet Black & Veatch’s 2023 Water Report also

    finds a wealth of opportunity, most clearly in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ons that help operators make better decisions and get

    the most of their assets.

    Integrated water solutions also provide a wealth of opportunities.

    With the providing of reliable, safe water at the core of every utility’s

    mandate and mission, these dynamic times are helping reshape

    the water sector that is increasingly — and promisingly — adopting

    integrated solutions that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ystem resilience. Contributing to that is a widening embrace of a

    “One Water” approach based on accepting that all forms of water —

    from drinking water to wastewater, stormwater, reclaimed water,

    indirect and direct potable reuse, and groundwater — are a singular

    resource to be managed sustainably.

    Based on expert analyses of a survey of roughly 450 U.S. water

    sector stakeholders, the 2023 Water Report takes the pulse of the

    industry on these topics and more, dissecting the pain points, the

    trend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water utilities today.

    To no surprise, it’s a conversation that begins with the white

    elephant in the room: the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that gets older

    by the day — and the complexities involved in addressing aging

    infrastructure among many other competing interests.

相关报告
  • 《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发布时间:2023-12-08
    •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我国结核病信息监测系统新患者登记数以及死因监测系统的结核病死亡数据等,与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组共同测算分析而得:我国2022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4.8万(2021年78.0万),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2/10万(2021年55/10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3位,占全球发病数的7.1%,低于印度尼西亚(10%)和印度(27%)。我国的结核病死亡数估算为3万,结核病死亡率为2.0/10万。估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患者为3万。 据估计,2022年全球有106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发病率为133/10万。在所有新发患者中,合并HIV病毒感染者为63万(6.3%),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41万(3.9%),新患者中耐多药/利福平耐药患者的比例为3.3%、复治患者中的比例为17%。 2022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数高于2021年的1030万和2020年的1000万例,结核病发病率在2020-2022年间增加了3.9%。而在2010-2020年间,发病率年递降率约为2%。第一个“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阶段性目标是与2015年相比,到2020年,结核病死亡人数(包括HIV感染者)减少35%,结核病发病率减少20%,但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尚未在全球或大多数地区和国家实现。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25年,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75%,结核病发病率减少50%,全球正在为实现此目标努力。从2015-2022年,结核病发病率的累计下降比例仅为8.7%。 各国结核病流行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2022年,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占全球所有发病总数的87%,其中印度(27%)、印度尼西亚(10%)、中国(7.1%)、菲律宾(7.0%)、巴基斯坦(5.7%)、尼日利亚(4.5%)、孟加拉国(3.6%)和刚果(3.0%)等8个国家占全球发病总数的2/3以上。有57个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10万,已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到2035年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结核病发病率目标值,这些国家大多数分布在美洲区和欧洲区,少数分布在东地中海区和西太平洋区。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的大多数国家发病率位于150-400/10万之间,其中中非共和国、朝鲜、加蓬、莱索托和菲律宾等国的发病率高于500/10万。 在地区层面,2022年,大多数的结核病病例发生在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46%)、非洲区(23%)和西太平洋区(18%);东地中海区(8.1%)、美洲区(3.1%)和欧洲区(2.2%)所占比例较小。自2015年以来发病率降幅最大的是欧洲区,到2022年净降幅为25%,但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爆发逆转了这一进展,2022年发病率高于2019年的水平。非洲地区也实现了类似的降幅,到2022年下降了23%,这两个地区都实现了“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其余三个地区的净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东地中海区下降幅度为7.4%、东南亚区为6.6%、西太平洋区为3.7%。东南亚区和西太平洋区2021年和2022年结核病发病率的增加是截至2019年取得进展的一个重大挫折,东地中海区2022年的发病率也出现增加趋势。最令人担忧的是美洲区,该地区在2015-2022年间发病率净增长14%。 在国家层面,截至2022年,共有83个国家、主要位于欧洲区和非洲区,自2015年以来估算发病率减少了20%以上,实现了“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据估计,在2015 - 2022年间,共有21个国家的发病率降幅超过了50%,包括1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南非)。另一方面,估计有39个国家2022年的结核病发病率比2015年高出5%以上,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美洲区,但也包括亚洲的4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印度尼西亚、蒙古、缅甸和菲律宾。
  • 《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发布时间:2024-02-21
    • 2024年2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方发布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 报告表示,2023年全年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40个品种,其中9个品种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13个品种为品附条件批准上市;批准罕见病用药45个品种(未包括化药4类罕见病用药);批准儿童用药产品92个品种;批准CAR-T细胞治疗产品3个;境外生产原研药86个;68个药品纳入加快上市程序;54个药品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21个药物通过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