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利用CRISPR技术培育出抵抗结核病的奶牛》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梁晓贺
  • 发布时间:2017-11-28
  • 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a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的科研团队首次运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一种新基因植入奶牛基因组,成功地培育出具有强牛结核病抵抗力的奶牛 。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2月1日发表在《生物基因》(Genome Bi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ingle Cas9 nickase induced generation of NRAMP1 knockin cattle with reduced off-target effects”。

    论文通信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导张涌(Yong Zhang)和他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新型的CRISPR技术——CRISPR/Cas9n,成功地将一种叫做NRAMP1的抗结核病基因插入雌性奶牛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基因组中,然后将这些细胞用作供体细胞。在这种体细胞核移植中,将携带这种新基因的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到雌性奶牛的卵细胞中。他们在实验室中培养这些卵细胞,随后将它们转移到具有正常妊娠周期的母奶牛体内,开始一轮正常的受孕过程。基因分析显示,NRAMP1成功融入了目标区域内所有小牛的基因代码中。当这些小牛接触到引起牛结核病的细菌——牛型分枝杆菌时,研究人员通过对牛血样中标准感染标志物的检测发现,经基因改造的牛对这种细菌的抵抗能力增强。他们还发现从这些小牛身上提取的白细胞对牛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更强。

    该研究首次证实CRISP/Cas9n系统能够用于构建没有可检测到的脱靶效应的转基因家畜。此外,该研究发现了牛基因组中的一个有用的位点,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靶向这个位点可成功地插入有益于家畜的新基因。

    (编译 梁晓贺)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抗乳腺炎基因编辑奶山羊》

    • 编译者:李周晶
    • 发布时间:2024-10-29
    • 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出抗乳腺炎能力显著增强的基因编辑奶山羊。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8月5日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引起学术界和畜牧业界的广泛关注。 乳腺炎作为畜牧业中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畜牧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给全球乳制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奶牛患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全球每年的总损失更是达到100亿美元。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乳腺炎,成为畜牧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因编辑育种策略。他们通过调控序列基因编辑,将先天炎症调节序列靶向整合到溶菌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并利用新型基因组编辑工具ISDra2-TnpB,实现了溶菌酶基因在特定情况下的高效表达。通过这一方法,研究团队成功培育出具有显著增强乳腺炎抗性的基因编辑奶山羊。 针对基因编辑奶山羊的抗病能力,研究人员进行了大肠杆菌感染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编辑奶山羊在遭受大肠杆菌感染后,能够有效抑制泛凋亡的激活,减轻血乳屏障的损伤,显著降低乳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溶菌酶的高表达仅在大肠杆菌感染时显现,表明该基因编辑策略具有高度的疾病特异性,确保了畜牧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受影响。 这项突破性研究有望为乳制品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不仅可能大幅降低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将为提高乳制品质量和安全性开辟新的途径。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畜牧业和乳制品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全球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西班牙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利用血清实验检测结核病抗体的方法》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梁晓贺
    • 发布时间:2017-11-28
    •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动物,包括人类。尤其是野生动物感染结核病已成为欧洲畜牧业的一个新问题,被认为是造成众多牛类疾病根除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西班牙,野猪是结核病的主要野生动物宿主。西班牙国立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动物卫生研究中心(IRTA-CReSA)的研究人员和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野生动物生态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长期对感染结核病的野猪群进行研究,联合研发了一种血清试验方法,可用于检测结核病抗体 。该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越界传播与新现疾病》(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上。 研究人员通过对塔拉戈纳省坨坨萨-贝赛特(Tortosa-Beseit)自然公园埃尔斯港(Tarragona)地区的一个长期与感染结核病的牛群接触的野猪群进行了长达7年的结核病研究,成功地研发了一种血清试验方法,可对从各种动物(包括野猪)身上提取的血清样本进行结核病抗体检测。研究人员首先对173头野猪采样血清进行血清试验,结果显示野猪的结核病发病率很高,有超过1/3的样品呈阳性(总共58例)。进一步通过尸检确诊了大部分病例,且在野猪的多个器官上都发现了结核病造成的损伤。而在对感染结核病的牛进行防疫屠宰之后,结核病检测呈阳性的野猪数量有所下降。该研究凸显出了工具研发在野生动物结核病监测方面的优势,为了解野生动物与家畜之间的疾病交叉传染做出了贡献。 (编译 梁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