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2022年度盘点 —— 一流期刊建设》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 学会服务365
  • 发布时间:2023-11-13
  • 2022年,中国科协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落地实施,继续强化领军期刊品牌建设,加大后备期刊培育力度,深化运营管理机制创新,推进评价改革,拓展国际交流,构建示范引领、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工作格局,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动优化期刊布局,实施卓越计划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1. 2022年支持高起点英文新刊数由30个增加到75个

    2. 期刊被JCR收录由127种增加到152种,增幅20%

    3. 刊均发文量由135篇增加到166篇,增幅23%

    4. Q1区期刊数由49种增加到81种

    5. 学科排名第一的期刊由0种增加到11种

    集聚优质人才资源,引导科技期刊界新理念

    6. 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8月25日, 以“新阶段 新格局 新使命——向科技强国进军的中国科技期刊”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安徽合肥开幕。本届论坛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促进科技期刊更好服务于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 开展“学清刊壇”“OTDCI孵化空间”以及“第五届青年编辑大赛等系列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精神和中国科协党组要求,提升科技期刊专业服务能力,中国科协自2021年起设立“学清刊壇”项目。2022年度“学清刊壇”立足科技期刊产业链视角,围绕关键问题和挑战,开展了9个子课题10个研究方向的系列研讨活动,在业内逐步凝聚起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共识,助力我国科技期刊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OTDCI孵化空间——科技期刊产业协同创新孵化实践”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组织+技术+需求”产业协同创新孵化模式,成立了“动态、持续、融合”的协同创新孵化组织——OTDCI孵化空间,形成了工作组孵化机制,搭建了OTDCI展示平台,为产业协同机制的建立、成果转化示范的落地与技术成果的充分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2年8月24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青年编辑大赛在安徽合肥成功举行。本届大赛吸引了2 000余人报名参赛,经过全国网上答题海选、视频展示竞技、现场巅峰对决,最终产生8名杰出青年编辑、12名突出青年编辑、27名优秀青年编辑。比赛中选手们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编辑思维敏捷、素质过硬、勇于担当的职业素养和乘风破浪、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

    8. 建立科技期刊人才库,进一步发挥期刊思想策源的作用

    完善发声发布品牌,讲好中国期刊发展故事

    9. 出版中英文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

    该书以“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学术出版”为专题,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剖析存在问题,总结发展规律,研究开放科学特征、开放科学平台和开放出版进展,借鉴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国际学术出版变革,探讨开放科学环境下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态势,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10. 首次出版《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报告(2021)》

    该报告从产业经济视角,以翔实数据和典型案例为基础,对科技期刊产业赋予全新定义,创新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指数”,首次定量分析了区域和行业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精选了一批期刊集约化、集群化发展较好的代表性案例,展示了中国科技期刊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政策与生态环境剖析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发展路径建议,回答了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化基础条件、怎样谋求产业化发展、如何做大做强产业等发展问题。

    11.首次编制《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报告(2022)》,提出科技期刊传播力指数

    该报告从传播视域客观呈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构建我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指标体系与传播力指数,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全媒体时代提升传播效果、提高内容建设水平、共享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数据,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决策参考。《中国科技期刊传播力报告(2022)》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出版。

    12. 期刊专题数据平台初步形成,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



    转载自公众号:学会服务365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kXdAOrnDYCd7jIOLd0ODw (【年度盘点】7个关键词回顾2022年度学会服务工作)

相关报告
  • 《 关于申报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通知》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刘晶晶
    • 发布时间:2022-07-06
    • 2022年5月19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申报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通知。 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2022年度继续组织高起点新刊子项目申报,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 项目内容:以域选刊、前瞻布局、突出引领,在传统优势、新兴交叉、战略前沿、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创办高起点英文科技期刊。以补短板、填空白和促进优质出版资源集聚为原则,重点支持优先建设领域创办新刊。优先支持领军期刊创办姊妹刊或子刊,优先支持集群化试点单位创办新刊。优先支持全国学会、“双一流”高校、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院所等学术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办刊单位。 项目数量:不超过50项 支持额度:入选项目履行期刊审批手续并获同意后,每刊支持50万元,一次性拨付。 二、优先建设领域 1.电子与通信技术 2.人工智能 3.量子科学与技术 4.肿瘤学 5.凝聚态物理学 6.生物医学工程 7.微生物学与生物工程学 8.神经科学 9.免疫学 10.食品科学技术 11.生物材料 12.土木工程 13.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14.交通工程 15.电气工程 16.计算机硬件技术和体系结构 17.地球观测与导航 18.环境工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 19.海洋工程与装备 20.制造工程 21.控制科学与工程 22.复合与陶瓷材料 23.药学 24.软件工程 25.工程热力学 26.机器人学及机器人技术 27.病毒学 28.保护生物学 29.农业工程 30.临床神经病学 3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2.核科学技术 33.放射医学、核医学、医学影像学 34.生物物理学 35.天文学 36.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37.粒子物理学和场论 38.信息科学 39.航空航天 40.力学 41.生物育种 42.土壤健康 43.精密测量与计量科学 44.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45.计算机跨学科应用 46.有机化学 47.高分子科学 三、申报对象 符合《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具有较强学术优势和一定办刊基础、符合高起点新刊项目定位、拟申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英文科技期刊主办单位。有多家主办单位联合申报的,默认第一主办单位为申报单位。 四、申报流程 1.申报单位登录申报书管理平台(http://kjqkxm.castscs.org.cn/egrantweb/)注册,填报相关信息,等待审核。 2.申报单位上级单位注册并登录管理平台,对项目申报书(附件)进行审核。 3.审核通过的单位获得申报资格后,在申报书管理平台生成PDF版本申报书并打印盖章签字;登录“中国科协智慧计财服务平台”(http://nk.cast.org.cn)注册,填报相关信息进行项目申报,上传通过审核并签字盖章后的申报书PDF 版本扫描件;同时提供纸质申报材料,所报送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需报送一份。所有材料一律用A4文本双面打印。 五、申报材料 1.《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申报书》(通过管理平台打印后加盖公章,有多家主办单位的均需加盖公章); 2.申报单位法人证明文件复印件,有多家主办单位的均需提供; 3.申报单位国有资产证明文件复印件(事业单位、机关法人、社团法人不提供,有多家主办单位的均需提供); 4.其他有利于申请立项的材料。 六、产生办法 根据项目申报情况划分评审小组,采取专家评审、现场或线上答辩的方式产生拟支持项目。拟支持名单经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正式确定为入选项目。 七、其他事项 1.项目申报书最后一页“申报诚信声明”必须由负责人签字确认,不可用签名章代替。 2.申报单位须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得谎报、编造业绩,如查出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本期评审资格及下一周期申报资格。 3.请在规定时间网上填写申报信息。申报书管理平台(http://kjqkxm.castscs.org.cn/egrantweb/)开放时间为2022年5月24日至6月24日17:00;中国科协智慧计财服务平台(http://nk.cast.org.cn)开放时间为2022年5月24日至6月30日17:00。 4.纸质申报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2022年6月27日至7月8日。请按照申报要求将纸质申报材料寄送至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中国科协综合业务楼西301,100081),逾期不予受理。纸质申报材料一经收取,恕不退还。 5.为维护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和风清气正的创新生态,本次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中,评审组织者、承担者、申报单位、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中请托行为处理规定(试行)》,拒绝评审工作中“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行为。 6.申报咨询联系方式: 中国科协 联 系 人:余君妍 联系电话:010-62103356 教 育 部 联 系 人:王骁 联系电话:010-66096298 科学技术部 联 系 人:史 昱 联系电话:010-58884341 国家新闻出版署 联 系 人:杨震林 联系电话:010-83138648 中国科学院 联 系 人:杨子秀 联系电话:010-68597596 中国工程院 联 系 人:丁宁 联系电话:010-59300273 纸质材料报送联系方式: 中国科协 联 系 人:余君妍 联系电话:010-62103356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  代章) 2022年5月19日
  • 《不负“一流”使命 闯出科技期刊中国道路》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杨小芳
    • 发布时间:2023-12-01
    • 一部科技期刊史,见证壮阔科技史。自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世界上第一本科技期刊《哲学汇刊》以来,科技期刊便成为科技大事件的重要推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更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正因为如此,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被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突出位置。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引领我国科技期刊由大向强,我们的“底子”如何,“底气”何在,具备怎样的“底蕴”,又该如何加固“底层”?科技日报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底子:世界科技期刊前列增添许多中国身影 “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这是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开篇语里作出的判断。 随着几年来的实践,人们已经发现,世界科技期刊前列增添了许多中国身影。数据分析公司科睿唯安2023年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显示,中国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到44.1,蝉联世界影响因子百强期刊。《电化学能源评论》《分子植物》《园艺研究》《先进陶瓷》等多个中国科技期刊位居本学科领域影响因子全球第一。近几年SCI收录的期刊总量增长了不到4%,而中国进入SCI期刊数量增长了25%。 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离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已经不远了呢? “世界一流期刊必须是能够持续、集中地刊登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科研成果的载体,其论文必须对学术、技术、产业等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能够引领某个领域,甚至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曾对世界一流期刊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这样的表述。就客观情况看,我国的科技期刊在“重大影响”和“较大影响”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统计,2022年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总数,是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的19倍多。这意味着大量中国作者的成果发表需要依靠海外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对一流成果的承载能力还远远不够。 同时,《蓝皮书》也显示了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小而散”的处境。截至2022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163种,分属于3218个主办单位。77.13%的主办单位仅主办1种科技期刊。这些飘散四处的星星之火,尚需汇聚以成燎原之力。 如今,在国际上,科技期刊向大型出版机构集中已成明显趋势。为了提升市场占有率,国际大型出版机构不断强化集群化发展。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为例,截至2022年,其旗下的《自然》子刊就有65种,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同时还以每年3种子刊的速度扩张。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发展在平台加持下已显加速之势。截至2023年,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期刊已达到400余种,自有的SciEngine平台技术建设和资源集聚初具规模,包含近450种期刊、39万余篇论文,总下载量超过3800万次。中华医学杂志社搭建运营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已覆盖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的读者。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群,还期待更多“高原”的崛起,教育部科技委学风建设与科学传播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说:“目前国内的科技期刊建设滞后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期刊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服务作用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期刊人正在努力改变的现状。” 底气:中国已经具有国际一流的稿件源和作者群 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夸父探日、青藏科考、微纳卫星、量子传输、质子治疗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如今我国不仅是国际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已经具有国际一流的科技稿件源,这将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提供稿件源和作者群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卫对此充满信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首次升至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这表明,我国科技论文质量已经发生跃升。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有可裸眼观察遗传转化的植物通用性便捷报告系统;面向经济主战场,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有降低电磁污染的新型导热屏蔽复合材料;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有针对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筛选实验性研究成果……我国科技期刊正在快速抓住这些一流成果评鉴和记录的主动权。 国家对科技期刊的政策支持,带动和引导了一批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推出“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专项财政支持项目。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在2023年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指出,2018至2022年,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国际学科排名进入Q1区(前25%)的期刊增加了99种,学科排名居于前5%的增加了45种,排名学科前三的增加了28种。其中,15种期刊学科排名位居第一,4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30,进入全球百强。 曾经“借船”出海的期刊,也在探索归国自主“造船”之路。2022年12月,多次蝉联本领域影响因子世界第一的《先进陶瓷》,结束了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长达11年的合作,转为依托清华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国际出版平台SciOpen。 “要办就办世界一流!不是关起门来办一流,而是到世界上争一流,这是我们共同践行的办刊理念。”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兼期刊中心主任石磊告诉记者:“清华大学科技期刊群目前有45种期刊,出版内容已覆盖清华大学60%的‘双一流’学科,在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等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出版规模、品牌特色和国际影响力。我们要把内容集群化和平台智能化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高水平基础科学支撑平台和开放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一流学科、一流期刊和一流科学家,正在形成协同发展的纽带关系。“中国海洋大学拥有12个ESI前1%的学科,每个学科领域在我校海洋特色学术期刊群中,都有至少2种学术期刊提供学术支撑,形成了特色优势学科与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相互支撑的关系。”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社长杨立敏介绍道,正是这样的“通力合作”,才使得创办《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英文)》4年来,影响因子就达到5.7,在海洋与淡水生物学领域全球排名第五。 来自湘江两岸的例子也可以成为印证。中南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地采选冶材”有色金属学科体系链。翻开其《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红色封面,一页长长的编委名单映入眼帘。 “创刊至今的32年时间里,这份名单中已经产生很多院士。现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院士几乎都在这份名单上。世界一流的学科群和科学家,给了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底气。”中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杨保华说。 底蕴:中国科技期刊正处于科技回答时代之问的重要时期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新元素钋,两人合写了论文《论沥青铀矿中所含的放射性新物质》。他们在投给法国科学院《论文汇编》发表之前,就已经把原稿寄回祖国,用波兰文发表在华沙的画报月刊《斯维阿特罗》上,让她的同胞能第一时间看到成果。 1926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和美国弗利尔艺术馆,就李济、袁复礼主持的山西夏县西阴村田野考古发掘达成协议,约定论文要用中英文撰写并在中美两国学术刊物上发表,这在当时难能可贵。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深深地投射在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上,科学家精神深嵌在科技期刊的骨子里,今天依然在赓续。 港珠澳大桥已开通5年,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更创造出世界工程技术领域多个第一。“聚焦高铁、桥梁等‘中国超级工程’的学术论文,或许引用率不是很高,但它记载了我国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成果和研究进展,解决了一些世界性难题,国际上是非常关注的。”杨保华告诉记者。 “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提升质量、超越一流。”翻开《意见》,第一部分写着这样16个字。当科技发展正在回答时代之问,科技期刊又该怎样呈现?科技期刊能否从成果发布交流平台升级为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平台?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办的《分子植物》正在尝试把中国的科研成果和中国元素共同制作成杂志封面,推动中国的科研成果和文化同时走向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刊》作为中国科学院高端智库的“名片”,为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国家宏观战略与决策的制定发挥了导向和支撑作用。《航空学报》走进一线科研机构,围绕“卡脖子”技术策划出版“大飞机专刊”“空间机器人专刊”等几十个重磅专刊或专栏,获得业界高度认可。《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组织了“港珠澳大桥”“智能建造——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天眼(FAST)运行维护中的关键技术”等专题或专刊,探索高校学报“开门办刊”之路。《煤炭科学技术》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生产一线,开展煤炭科技大讲堂、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活动100余次,助力生产一线科技成果产出……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中国道路正在慢慢铺就,也牵动着更多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鸟类学家周忠和研究员在《科学通报》刊文指出,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文、英文期刊各自承载不同功能,应当明确自身定位,并充分考虑哪些具体研究具有区域、文化的独特性。 杨保华认为,科研工作坚持“四个面向”,我国科学家解决的很多本土问题都是世界性难题。期刊核心竞争力应该由其发表论文的原创性、创新性、前沿性决定,而不是由语种和国别决定,这是我国中文和英文科技期刊都应该保持的态度和定力。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秘书长刘筱敏告诉记者,开放、交流是科学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基因。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方法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我国中文和英文期刊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国内外学者的吸附能力,汇聚更多优秀科研成果,健全自主可控的学术交流渠道,进行全球范围的传播,让科研成果惠及全球发展。 “我国的科技期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比起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时代使命、科学使命、国家使命,还是任重而道远。”在2023上海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院士圆桌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研究》前主编裴钢谈道。 底层:同向发力不断夯实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基础 记者在采访时,多位期刊界人士谈了自己的体会: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当务之急是提高期刊的编辑素养和编辑的科技专业水平;基础是一流人才支撑和动能激励机制;关键是创新前沿关注和选题视野;重心是科学表达和平台传播;要害是评价的专业性和影响力;本质是创新成果的引领力和论文发表的吸附力。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442种英文科技期刊中,403种依赖海外平台出版。“单刊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大多处于依附地位,在研发、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没有主动权,难以获得规模化发展效益。”有科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九红坦言。 “单纯靠逐步创办新刊来增加办刊数量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的目的。”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推动科技期刊的集团化、集约化发展,加大对出版单位集群化、集团化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域、跨部门办刊,支持期刊出版单位找准定位,探索构建资源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好的机制创新,就会让道路走得更宽阔一些。”《园艺研究》主编程宗明建议,一流科技期刊培养编辑人才不仅需要期刊发挥能动性,更重要的是健全的激励机制和广阔的成长空间,让期刊编辑人员更有归属感。同时,中国科技期刊要兼顾学术声誉和商业价值。此外,他期待能够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园艺研究》自2018年起,开始尝试利用社交媒体建设学术社区,打造建立在高质量期刊基础上的学术生态圈。5年后的今天,该期刊已经建成一批成熟的学术交流社群,通过学术交流社群招募云实习编辑等举措,探索逐步引导科研人员从“读者—作者—协同工作人员”的身份转变和流动。 “我们编辑部6个人,做着3本刊物。人手紧张,我们就创新机制,吸引大家自建自治。”程宗明介绍。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一语道破当前的发展瓶颈:“优秀的期刊出版人才,尤其是复合型期刊出版人才、优秀英文编辑相对不足。”据《蓝皮书》分析,我国刊均从业人数集中在4—7人区间的期刊占45%。 我国期刊编辑往往不仅要做前端的选题策划,还要兼顾后期的宣传,从头做到尾。杨保华指出,“没有专业化的人才分工、完善的人才体系,编辑个人的专长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人才是基础问题,中国科技期刊要面临的考验还很多。 在11月23日公示的2023年度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人才案例遴选汇编项目拟入选案例中,优秀主编人选不乏梅宏、饶子和、王恩哥等中国科学院院士,记者还欣喜地看到《科学通报》《森林生态系统》《工程》等期刊的优秀管理人。卓越项目孵化的期刊人才底层架构渐成体系。 中流击水时更需“弄潮”。新时代科研范式的变革,更需期刊人从整体、开放和系统的维度共同营造期刊生态。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秘书长张昕认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文化自信尤其是创新文化自信的体现,而创新文化自信正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精气神”。据了解,于11月29日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将围绕“开放 信任 合作——科技期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不负“一流”使命,在关注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上闯出科技期刊中国道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中国的科技期刊正朝着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蝶变。 原载于《科技日报》2023年11月29日5版(《深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