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湖油区累产超800万吨 展现巨大勘探开发前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4
  • 截至1月18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新疆油田公司)最新数据显示,地处准噶尔盆地的10亿吨级大油区——新疆油田公司玛湖油区,自2017年规模开发以来,已累计新建产能641.9万吨,累计产油811.3万吨。

    玛湖油区2021年产油达到264.8万吨,较上一年增长42.2万吨。2021年11月,玛湖油区日产突破8500吨,已具备年产300万吨能力,展现出该油区勘探开发的巨大前景。玛湖油区是新疆油田公司历经多年勘探攻关,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中心区发现的10亿吨级砾岩油区,其埋藏的环烷基原油属于原油中的稀缺资源。

    2021年,多项新技术的运用助力玛湖油区产量跑出“玛湖速度”。新疆油田开发公司第三项目部经理于景锋说:“砾岩油藏开发在国内尚属首创,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多年来,新疆油田通过不断的科技突破,创新性地提出了创建砾岩满凹沉积模式,丰富了陆相湖盆沉积学理论;首创碱湖烃源岩双峰式高效生油模式,发展了陆相生油理论;创立凹陷区源上砾岩大面积成藏模式,发展了岩性油气藏理论;攻克低渗砾岩勘探三项技术瓶颈,实现了高效勘探与效益建产,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玛湖速度’。”

    据悉,按照发展规划,玛湖油区2025年原油产量将达到500万吨并稳产6年,将有效助力新疆油田建设2000万吨现代化大油气田。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新疆玛湖10亿吨级大油田整体勘探再获重大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18
    •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3日电(记者顾煜、杜刚)记者13日从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获悉,由新疆油田公司提交的玛湖1井区块油藏新增整装规模石油探明储量日前通过了储量审查会评审。这标志着玛湖地区整体勘探再获重大进展,玛湖1井区块将形成玛湖地区第一个整装规模、储量最高的大油区。   自新疆油田公司在玛131井区、金龙2井区勘探获重大突破之后,玛湖10亿吨级砾岩油藏规模勘探开发步入了快车道,截至2018年年底,玛湖地区已建成产能188.5万吨,投产水平井174口,平均每天单井产油27.5吨。   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是新疆油田公司原油上产和储量增长的重要接替区域。近年来,尤其进入“十三五”以来,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步伐不断加快,在玛湖地区和吉木萨尔分别发现了10亿吨以上规模储量。   为加快玛湖1井区块资源转化,新疆油田公司从去年开始通过预探、评价、开发一体化攻关,玛湖1井区块新增9000余万吨规模控制储量。截至目前,玛湖1井区块45口井已试获工业油流,平均日产油10.57吨。   玛湖10亿吨级特大油田是近年来我国最大的油气勘探成果,成为当前国内最现实的增储上产接替区。根据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规划,2019至2025年玛湖油田将年均新建产能165万吨,2026至2030年年均新建产能110万吨,2025年玛湖油田年产量将达到500万吨,并稳产6年。
  • 《重磅!中石油重点部署,加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08
    • 近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印发《关于加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页岩油气规模效益开发,努力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页岩油气创新和技术发展之路,助力上游业务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部署13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从4个方面加强组织保障。 近年来,随着国内油气开发向非常规资源进军,页岩油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层面也加紧部署,推动页岩油气发展。就在今年7月2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2022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提出大力推动页岩油、页岩气成为战略接续领域,坚定非常规油气发展方向,加快非常规资源开发;8月25日组织召开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扛起使命担当,强化配套保障,推动页岩油高质量发展。 01. 强化技术攻关,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我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我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油气也成为我国未来稳产增产的重要资源支撑。 根据中国石油官网报道,《指导意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加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页岩油气高效勘探、低成本开发目标,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发展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探索适应我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挥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势,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工程技术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打造页岩油气原创技术策源地,支撑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指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突出发展理念创新,着力突破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瓶颈,努力实现低成本规模效益开发。要抓紧抓实各项重点工作,深化地质认识和储层评价,加强方案前期研究,强化成本效益意识,创新发展页岩油气地质与开发理论技术,全力打造工程技术“三把利剑”,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科学技术攻关,推进大平台建产模式,创新工厂化组织方式,加强一体化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强化投资计划管理,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安全绿色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油争气”。 02.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强调,要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此外,《规划》还将吉木萨尔页岩油,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致密气,以及松辽盆地大庆古龙页岩油等资源区,列入能源安全保障重点工程。 从2012年起我国政府各部门制定了多项与页岩气有关的政策,支持页岩气开发及产业发展。政策的先后出台对我国页岩气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从2012年到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从0.25亿立方米增长到200.4亿立方米,8年CAGR高达130.67%。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目标,“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我国页岩气产业将加快发展,预计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国内页岩气资源有望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翟刚毅表示,从发展势头来看,国内页岩气增产迅速,以年30%速度快速增长,极具接续潜力。其中,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地质资源量为104.17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64%;技术可采量为16.1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62%。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实现工业开发,2021年产量达230亿立方米。 在页岩气发展增速势头不减的同时,国内正全方位加大页岩油工作部署,并取得系列成果。2021年6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获得重大成果,探明地质储量超10亿吨的页岩油整装大油田。当年11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勘探取得多点突破,首批上报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58亿吨,初步测算该地区页岩油资源量达40亿吨以上。2022年7月,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在苏北盆地页岩油探井取得重大勘探突破,苏北盆地高邮、金湖凹陷的11亿吨页岩油资源量被成功激活。放眼全国,各大油田纷纷在页岩领域展开部署,并相继斩获储量巨大的接替资源,老油区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页岩油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