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华凌 谢开飞 叶青 张晔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一些行业带来不确定性,这其中,科技型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一方面,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提供科技产品和装备,为战胜疫情提供强大支撑;另一方面要审视自身资金链、供应链和创新链能否经受考验?这事关生存。
现在,力挺科技型企业的“暖心政策”来了。2月6日,科技部相关部门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为各类科技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的通知》,强调要“对疫情防控所需医药品、器械、防护设备及相关物资的生产企业要主动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同时,“对因疫情而停产停工的科技企业,要及时掌握企业情况,必要时依规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提供资金周转或低息免息贷款服务等。”
顶层设计下,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硬核”措施,为支持科技型企业抗疫情渡难关提供“精准药方”。我们相信,应对疫情,政策助力,企业努力,两者不可或缺。此时此刻,信心比金子重要。因为黑夜无论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
增加科研预算,降低研发成本:
广东“暖企政策”不限于减租金
“虽然我们自身也有压力,但比起初创型企业,还是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所以迅速推出了免租方案,和企业共渡难关。”说这话的是位于广州高新区的科企孵化器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总经理张倩。她刚刚宣布:对园区企业减免2月租金和科技服务费。
“雨中送伞”式的举动迅速引来共鸣。广州高新区内多个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和区属国企第一时间跟进,“抗疫减租”成为共识。
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为园区企业开展“抗疫贷”产品线上说明会。
广东省科技厅在刚出台的《关于强化科技攻关实施科技惠企行动,支撑疫情防控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加减法”:一方面加大广东省科技创新券支持力度,2020年预算额度比上年增加一倍;另一方面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这其中包括减收租金,贷款扶持,以及解决企业在研发中遇到的科研用试剂、材料短缺及购置、运输等问题。
启动技术攻关,淡化论文导向:
“山东19条”强调“不见面办成事”
2月13日,山东省科技厅紧急出台《关于科学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效服务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疫情应急科研攻关、“不见面”“零跑腿”科技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补齐管理工作短板四方面工作。《措施》明确提出减少对论文、专利等成果的要求。
据了解,山东已启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突出应急特点,简化组织流程,设立首席科学家,赋予科研人员对技术路线和经费支出的自主权,加快研发符合一线需求、能够直接应用转化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措施》提出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将成果是否符合一线需求、能否直接应用转化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
在山东滨州,愉悦家纺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抗菌防护口罩。该型口罩采用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基抗菌新材料和米隔织物滤材,实现了抗菌抑菌和隔离防护的双效合一。
提供百万补助,协调“科技贷款”:
“福建14条”力推高企“跨界”
在十万级专业无尘车间内,恒安集团跨界转产医用口罩,满负荷运转后五条生产线将日产50万片;才子服饰紧急改装启动11条防护服生产线,2多万件防护服已驰援防疫一线……
才子服饰紧急改装启动11条防护服生产线。
当科技型企业驰援一线时,谁来支持他们?2月17日,福建省科技厅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14条措施“火力全开”支持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特别是,组织加快疫情应急科研攻关,支持企业加快研发口罩、防护服及熔喷布原料等的新型生产设备,以及熔喷布材料、防护服布料等关键新型原材料,实现量产的给予省科技项目后补助,补助最高可达100万元。
解决防控物资企业“钱的问题”,《措施》加大了“科技贷”服务力度。福建省内科技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防护服、护目镜、试剂盒等企业,可根据生产供应实际需求,申请“科技贷”。
传递信心,支持实在:
北京“控疫情稳增长十条”是真金白银的支持
在2月3日,北京市出台19项重磅措施之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充当了“领头羊”,率先发布了支持企业“控疫情稳增长十条”。梳理这十条新政,跳跳瞄准难题,真金白银的“奖励”成为关键词。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抗击疫情相关药物、检测产品。
“这次政策的落点主要是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降低发展成本,以及希望企业能够坚定发展的信心。”该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力强调,“我们希望传达这样的信息,一时的困难并不可怕,我们将全身心为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要素支持,与企业同舟共济。”
支持企业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十条》指出对企业研发、生产对抗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药品、诊断设备等产品的企业,给予研发投入实际发生额10%的资金补助;对按时开工、复工的项目工地,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金奖励。
为企业减负,替小微兜底:
天津“四个百万”计划事关企业的“钱袋子”
要问哪类企业受此次疫情冲击最大?小微企业首当其冲。这方面,天津开发区想得周到,专门制定了“兜底条款”。除享受减免房租等市级政策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型、微型企业,经认定给予其2020年2月、3月和4月对开发区主要地方经济贡献的全额补贴,为这些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天津清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加紧研制、生产“消毒除菌凝胶”产品。
面向小微企业的“兜底条款”,是天津开发区“暖企十六条”的一部分。此外,从金融支持、稳定就业、减轻负担、支持复产四大方面,“十六条”将精准支持,帮企业渡过难关。
为支持企业恢复生产,该区还提出“四个百万”支持资金计划,每项举措都事关企业的“钱袋子”,帮扶四类重点企业渡难关、稳生产。
从用工到减负,惠及百万企业:
江苏“22条硬核”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的放矢
江苏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是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力军。他们在此次疫情中受冲击较大。
2月12日,江苏省对外公布《关于支持中小企业缓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厅副厅长李强表示,22 条政策的落实将惠及省内百万中小企业。
据了解,《措施》包括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金融支持、稳定就业保障、协调保障服务四个部分,22 条。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4小时内成功地筛选出了特异性识别病毒蛋白和有潜力阻断病毒结合细胞受体的多个抗体。
针对企业呼吁的减负问题,《措施》提出 6 条具体措施,包括减免相关税费、延期申报和缴纳税款、降低企业房租成本、补贴经营成本、加强财政贴息支持、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等。针对企业的连续经营问题,《措施》提出加大信贷支持、加强融资担保、强化金融服务、提升保险保障,帮助企业及时获得经营所需的现金流等。(牛晴晴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