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水电装机超3000万千瓦》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7-27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8日发表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青藏高原多条大江大河流经高山峡谷,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藏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74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一,近年建成多布、金河、直孔等中型水电站,至2017年年底,全区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7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容量的56.54%。青海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400万千瓦,建成了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等一批大型水电工程,至2016年年底,青海省水电装机容量达1192万千瓦。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水能技术可开发量约5663万千瓦,已建成水电总装机容量达1708万千瓦。   白皮书介绍,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近年来,青藏高原各省区基本构建了以水电、太阳能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   而且,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太阳总辐射量高达5400-8000兆焦/平方米,比同纬度低海拔地区高50%-100%。青海省在柴达木盆地实施数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群建设工程,打造国际最大规模的光伏电站。至2016年年底,青海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682万千瓦。2014年,西藏被国家列为不受光伏发电建设规模限制的地区,优先支持西藏开发光伏发电项目。到2017年年底,西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79万千瓦。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2000万千瓦,已建成投产35万千瓦光伏电站。

相关报告
  • 《青藏高原太阳能和风能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27
    • 研究人员最近评估了青藏高原太阳能和风能的潜力,发现柴达木盆地有潜力成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基地。   除了丰富的水电和地热能外,青藏高原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高原地区分别占我国太阳能和风能潜力的45.6%和38.5%。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率、准确的太阳辐射和风速数据,评估了高原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潜力。 定量研究表明,考虑到土地限制,青藏高原太阳能和风能的年潜力分别至少为8.3万亿千瓦时和2.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87.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研究还发现,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其太阳能和风能潜力估计分别为每年5.7万亿千瓦时和0.9万亿千瓦时,适合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和风能。   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随着光伏、风电和储能系统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特高压输电网络的建设,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可能会建在柴达木盆地。
  • 《粤水电拟5.96亿投建风电项目 加码清洁能源在建装机超300万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15
    • 粤水电正在加速布局清洁能源业务。 2月10日,粤水电发布公告,为扩大清洁能源发电业务规模,提高利润水平,公司拟由孙公司普定能源投资建设普定县猫洞来腰鼓100MW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5.96亿元。 记者注意到,粤水电是国内领先的水利水电投建营一体化龙头,随着工程建设和清洁能源投资双主业发展,公司连揽大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已签约未完工工程施工金额约363亿元。 近年来,粤水电持续开拓清洁能源业务。截至2023年1月4日,粤水电已投产运营的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203.529万千瓦,在建总装机超300万千瓦。 持续布局清洁能源领域 随着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驱动能源转型,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2月10日,粤水电发布公告,为拓展清洁能源发电业务,提高利润水平,公司拟由全资子公司新疆粤水电的全资子公司普定能源投资建设普定县猫洞来腰鼓100MW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5.96亿元(含流动资金)。 根据公告,该项目年平均发电量19410万kWh,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941h。项目工程计划建设期12个月。 粤水电布局清洁能源领域较早,2006年上市之初,公司便进军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在湖南修山首次建成水电站;2010年,又涉足风电领域,海南东方感城风电场首批风电机组并网发电;2013年,粤水电切入光伏赛道,并建成甘肃金塔光伏电站。 截至2023年1月4日,粤水电已投产运营的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203.529万千瓦,其中水电31.3万千瓦、风电72.3万千瓦、光伏发电99.929万千瓦。 近年来,“双碳”背景下,粤水电不断向清洁能源转型,截至目前,公司在建总装机超300万千瓦,包括新疆粤水电巴楚县2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粤水电巴楚县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配套储能和80万千瓦市场化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阿瓦提县粤水电40万千瓦光伏+储能市场化并网项目、粤水电乌什一期100兆瓦光储发电项目、海南省临高县粤水电波莲镇60MW农(菜篮子工程)光复合项目、广东遂溪县官田水库二期50MWp光伏发电项目等。 就在1月17日,新疆粤水电还计划投资65亿元在玛纳斯县建设100万千瓦市场化新能源项目。 此外,公司还积极涉足清洁装备制造业,发展陆地风电塔筒、海上风电塔筒及管桩、光伏支架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务。粤水电近期表示,在广东、新疆设有6个厂区,拥有较强的生产能力,目前在手订单充足,生产任务较饱满。 2022年频揽大单 粤水电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华东水力发电工程局101工程处,2001年实行股份制改造,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粤水电集工程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一体化及涵盖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业务于一身,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来,粤水电业绩稳定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17—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66.3亿元、83.08亿元、111.4亿元、125.8亿元、14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01亿元、2.34亿元、2.64亿元、3.28亿元。 2022年,受益能源供给绿色转型,粤水电在营收下滑下净利润仍保持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为94亿元,同比下滑5.07%;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10.67%。期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35亿元,同比增长210.66%。 去年公司连揽大单,成长性十足。根据最新公告,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新签工程施工项目35个,工程施工金额1.93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已签约未完工工程施工金额约363亿元。同期,公司已中标尚未签约工程施工项目3512.11万元。 与此同时,粤水电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也即将落地。根据最新修改后的重组方案,粤水电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建工控股持有的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工集团”)100%股权,交易作价104.97亿元。 目前,上述资产重组已取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已完成标的资产过户,后续相关事项正在推进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