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控产能十年:为何每年都在喊“过剩”》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2-23
  • 全球粗钢产能过剩阴云再现。钢铁需求前景黯淡,加上越来越多的钢铁产能从中国转移到海外其他地区,未来几年的前景令人担忧,这也为未来钢铁行业减排减碳形成了阻碍。钢铁产能过剩危机正在升级。到2023年底,全球炼钢产能将增至24.98亿吨,连续5年增长。今年全球粗钢产能增幅为5700万吨,是十年来全球产能增幅最高的一年。仅今年的全球粗钢产能增量就大致相当于巴西或德国当前的产能水平。具体来看,非洲、东盟和中东地区的产能大幅增长,而今年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钢铁生产国的产能也在持续扩张。

相关报告
  • 《2020年全球钢铁市场的政策发展》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徐亮
    • 发布时间:2020-04-08
    • 发布于2020年1月27日的消息来源:据Wood Mackenzie称,今年中国钢铁需求可能达到8.9亿吨的峰值,增长1.5%。由于中国占全球钢铁需求的一半,中国政府的政策仍然是伍德麦肯齐观点的核心。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领域。Wood Mackenzie预计政府不会放松对这一行业的控制,然而,如果经济压力上升,这一领域的刺激措施可能是推动GDP和实现目标的一条简单途径。房地产意外刺激将提振钢铁需求,最终提振价格。除了中国需求,2020年全球钢铁市场最大的趋势是什么?Alex Griffiths,Wood Mackenzie首席分析师,看到五个关键主题:•欧盟和北美政府的环境政策决定有可能在数十年内塑造钢铁市场•西方国家的产能削减-预计欧盟将关闭更多的钢铁厂,东部地区将增加钢铁厂•并购和企业活动的加强•许多变量可能支持铁矿石价格和钢铁生产成本——加上我们对钢铁价格下降的看法,成本上升将意味着利润率收紧•印度——政府有很大的计划,但过去未能兑现。2020年会是印度的一年吗?2020年的政策发展有可能扰乱钢铁市场。保护主义是共同的主题,从长远来看,今年的宣布可能会导致钢铁市场日益区域化。“欧盟委员会将寻求在2020年获得成员国对其欧洲绿色协议的批准。这项政策不太可能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台,但可能包括对钢铁进口征收碳边境税。如果获得批准,预计钢铁制造商、贸易商和消费者将开始调整长期战略。“尽管2017年12月启动了全国范围的碳交易体系,但碳排放还不是中国钢铁业的优先事项。格里菲斯说:“到2020年,空气质量将仍然是关注的焦点,钢铁企业将被推动实现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超低排放标准。”。USMCA贸易协议可能在今年获得批准,这将给Wood Mackenzie的预测带来上行风险。格里菲斯说:“这项交易将要求汽车价值的40%在北美工厂制造,那里的工薪阶层每小时至少能得到16美元。工资方面可以有效地迫使汽车制造商从美国或加拿大采购钢材,并促进这些国家的钢铁产量。”针对美国对钢材进口征收的第232条关税,欧洲去年出台了保障措施。2020年,随着买家对规则的理解逐渐成熟,保障措施将加剧进口波动。英国今年将退出欧盟,但在整个2020年的过渡期内,贸易条件不会改变。随着未来贸易关系的细节浮出水面,市场将看到反应。不过,伍德·麦肯齐仍然不相信英国钢铁业在脱欧谈判中会被优先考虑。伍德麦肯齐预计东部钢铁产能将增加,西部钢铁产能将枯竭。“在欧盟,我们已经确定了460万吨/年的产能,但几乎肯定会在2020年闲置。此外,今年还有210万吨/年的电力供应面临缩减的高风险。去年,反应更灵敏的电弧炉设施首当其冲的产出下降。然而,今年我们预计,由于原材料成本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铁水生产将亏损。风险敞口最大的是不良资产或下游设施遭受缩减的资产。“尽管国内需求低迷,传统出口市场面临挑战,土耳其今年仍有产能扩张计划。扩张取决于政府的直接支持,也取决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增加的钢铁需求。“在中国,通过之前关闭的工厂正在进行的产能互换计划恢复的产能,可能会给炼钢利润率增加更多压力。“预计今年炼钢产能将净增1800万吨/年,其中70%以电弧炉为主。这可能会导致较低的产能利用率(尤其是电弧炉),从而降低炼钢利润率。此外,如果国内需求增长不能跟上产能增长的步伐,预计中国钢铁出口将超过预期。
  • 《聚焦中国钢铁:2020年新粗钢产能扩张放缓》

    • 来源专题:一带一路冶金门户
    • 编译者:徐亮
    • 发布时间:2020-04-08
    • 聚焦中国钢铁:2020年新建粗钢产能扩张放缓。 发布于2020年1月31日 消息来源:普氏标准 普尔全球普氏估计,2019年中国粗钢产能达到12.1亿吨/年,其中约1.55亿吨/年是电弧炉或电弧炉炼钢产能。年内,粗钢净产能扩张达到4200万吨/年,但2020年将放缓至1400万吨/年。从2023起,中国粗钢产能将逐步稳定。不过,一些市场人士认为,随着2018-2019年多家感应炉炼钢厂转型为电弧炉炼钢厂,中国的电弧炉钢产能至少已达到1.85亿吨/年——到2017年年中,根据政府订单,感应炉已基本拆除。市场人士表示,从技术上讲,这些新的电弧炉是非法的,可能不会计入官方统计数据。尽管如此,从2020年起,中国电弧炉产能的扩张将大大放缓,因为2017年拆除感应炉释放出的市场份额已经大部分被新的电弧炉产能占据。中国钢铁产能一直在扩张,主要原因有三个:更换长期闲置的产能、改进技术和未经批准的扩张。首先,钢铁公司在建立类似规模的新产能之前必须关闭的部分旧产能早在2019年之前就已经闲置或关闭。因此,从2019年开始投入使用的一些新设施增加了净产能。去年投产新产能3496万吨/年,替代“老”粗钢产能3454万吨/年。但普拉茨估计,在2019年之前,老产能中约有3271万吨/年关闭,净产能扩张3313万吨/年。这种扩张将从2020年开始大幅放缓,因为2020年计划关闭的大部分旧产能仍在运营。其次,由于钢铁和炼钢技术的改进,以及产能配额的销售,产能已从较不先进的工厂扩大到效率更高和更先进的工厂。据市场人士透露,就每立方米产量而言,新建钢铁生产设施的效率一般比旧设施高10%-25%左右。此外,市场人士表示,这些新设施中的一些实际上超过了其批准的产能,导致了第三种扩张。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于去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对中国钢铁产能的调查。一些钢厂的装机容量已超过100%,而一些钢厂的装机容量高达150%。中国当局尚未公布调查结果,但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未经批准的产能扩张是造成如此高利用率的原因。不过,市场人士认为,调查对中国钢铁产能扩张影响不大。这部分是因为钢铁产能提升发生在2019年,一旦新设施投产运行,就很难查出是否超过批准的规模。市场人士表示,强劲的最终用户需求,特别是来自房地产行业的需求,证明了2019年钢铁产能扩张的合理性。消息人士称,虽然钢铁供需保持平衡,但没有必要中断新设施的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