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选择: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10-08
  • 2010-10-5 中国食品科技网讯:记者近日在产粮大省江西省发现,现在离晚稻收割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但一场空前的收粮大战早已开始。与夏季时早稻收购观望心态不同的是,眼下无论是外资、国有粮企还是民营粮企,都参与到高价收粮的大军中。(《新京报》10月2日)   自从粮食经营多元化,类似江西这样的国家商品粮基地,经营者纷纷云集收购粮食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问题是如今出现了新情况,外资巨头也开始来“凑热闹”,而且大家拼的都是价格,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它不仅是简单的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问题,已经涉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了。   这一场主要拼价格的粮食收购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资粮企益海嘉里的高调表现:它先是通过收购位于江西粮食主产区抚州市金溪县的江西和氏米业有限公司,成功南下投资设立米厂,组建了益海嘉里(抚州)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进而在占据产粮大省江西50%份额的抚州大显身手,开出了比国内企业都高的价格来进行收购,这种高价格已经到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因为按照他的收购价格及如今的销售价格,已经是在做亏本生意——加工100斤稻谷要亏损1—2元。这就让人不得不问一句:它的目的何在?它这样做到底是在干什么?
  • 原文来源:http://www.tech-food.com/news/2010-10-5/n0432934.htm
相关报告
  • 《中国打响灾年“粮食保卫战”》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09-07
    • 2010-9-7 “三农在线”讯:从年初的西南大旱到6月份发生的南方水灾,再到7月份的东北洪水,这些主要发生在我国粮食主产区的自然灾害,给今年的粮食生产蒙上了一层阴影。   根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全国秋粮面积11.49亿亩,比去年增加1300万亩;目前长势总体较好,夺取丰收有基础。然而,我国目前的秋粮生产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危及人类粮食安全》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9-05-29
    • 今年以来,全球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产区,均受到极端天气影响。传统的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因遭遇严重干旱,时隔12年后首次计划进口小麦;玉米出口大国美国因受阴雨天气影响,播种创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干旱影响,水稻出口国菲律宾也出现大规模歉收。   海洋渔业情况也不妙,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日本周围海域海水温度升高,海苔产量达到46年来最低点。   干旱与洪涝在全球小麦、玉米、水稻主产区共发,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Snyder忧心忡忡地写道,一场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正在逼近。   朝鲜近期发布的备忘录显示,受高温、干旱、洪水等因素影响,朝鲜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目前已下调人均每日口粮配给;受厄尔尼诺影响,非洲粮食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  多位气候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加强,造成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上升。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偏高0.38℃,过去五年是全球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而英国气象局预测说,2019年至2023年可能比过去5年还要热。   中国气象局最近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显示,2018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偏高0.58℃。   中国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全球18个国家的47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全球增温1.5℃至2℃,对于包括印度、非洲部分国家在内的小麦生长季高温且缺少降雨的区域来说,小麦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极端低产风险明显加大。而这些产量风险加大的地区目前多属经济欠发达区域,气候变化将加剧这些区域的粮食安全问题。   英国利兹大学战略研究院院长蒂姆·本顿表示,气候变暖尤其是极端天气增加将改变粮食产量、质量和病虫害的分布,从而对粮食供应体系产生影响和冲击,未来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将变得更脆弱和低效。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世界长期受粮食短缺影响的人数从2015年开始不降反增。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尤其是受厄尔尼诺等因素影响,非洲南部和东部多国遭遇严重干旱或洪水,粮食产量和牲畜数量出现大幅下降。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阿利扎·弗莱舍建议,各国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增加农业适应气候变暖的能力,在作物品种的选择、灌溉技术和管理的改进以及土地更加有效利用等方面做出努力。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中国气候风险指数总体也呈升高趋势,1991年至2018年中国平均气候风险指数较1961年至1990年平均值增加了54%。   粮食安全专家则建议,鉴于气候变化影响到粮食安全和人类营养,需要考虑改变人类饮食结构、减少浪费,增加全球食品体系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