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二维单层铜基超导体具有高温超导特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2-19
  • 迄今合成的数十种铜基超导体的超导临界温度虽各不相同,但都具有相似的层状原子结构,如果将这些层状铜基超导体减薄至二维极限,是否仍具有相同的高温超导特性?

    日前,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二维极限下的单层铜基超导体具有和块体铜基超导体相同的超导特性。结合输运和扫描隧道显微学及谱学数据,团队最终发现二维极限下的单层Bi-2212已具备高温超导所需的一切因素。这一结论为高温超导的二维理论模型,和既有高温超导块体材料表面研究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实验基础。在结论之外,该项工作对极不稳定二维材料之研究方法的技术探索亦十分可贵,拓展了有关二维材料研究的视野。该研究成果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主刊。

相关报告
  • 《我国学者揭示二维高温超导体机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1-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张远波课题组合作,在揭示高温超导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超导是物理学中最迷人的宏观量子现象之一,是历久弥新的研究领域。但是非常规高温超导的机理依然没有完全获解。找到通向高温超导秘密之门的钥匙,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物理学家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尝试用最简洁的模型来揭示世界本源规律。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具有形式多样的三维层状晶体结构,迄今发现的所有铜基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均含有相同的铜氧结构单元。这些铜氧结构单元被认为是高温超导电性的起源,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在研究高温超导机理时,主要基于铜氧面结构单元建立二维理论模型。因此,在实验上验证含有铜氧结构单元单层的二维超导体是否与相应的大块晶体具有相同的超导电性和正常态物理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陈仙辉教授和张远波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成功获得单层的铋2212超导体,并在实验中发现该单层铜基超导体和相应的块体铜基超导体具有完全相同的超导转变温度、载流子浓度依赖的相图和反常的正常态行为。   这些发现为高温超导体二维理论模型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也为高温超导体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新的铬基超导体具有不寻常的电子状态》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7-07-30
    • 当某些材料冷却到临界温度以下时,它们变成超导体,电阻为零。国际研究团队在新型超导体砷化铬中观察到不寻常的电子状态。这一发现可以证明在未来的超导体研究和材料设计中是有用的。该研究于6月5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这些发现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小组与KOTEGAWA Hisashi(神户大学科学研究科)和神户大学和京都大学的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 众所周知的超导体包括高温氧化铜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这些具有二维分层晶体结构。相比之下,砷化铬具有由锯齿形链形成的“非symmorphic”晶体结构。这种晶体结构与其超导性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铬酸钡的超导性在2014年被发现,是第一个掺入铬的磁性超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