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发布全新分布式及储能新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01
  • SNEC 2019已在上海正式拉开序幕,世界各大光伏企业汇聚于此,在这场能源圈的顶级盛宴上大放光彩。作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实力派,阳光电源隆重举行“感恩有‘逆’ 共筑未来”——阳光之夜暨2019新品发布会,推出了新一代分布式逆变器系列新品和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实力演绎新能源发电的魅力。

    全新一代分布式逆变器系列新品 工商业分布式增值利器

    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补贴下调、应用场景多样化,对逆变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阳光电源此次针对400V并网系统推出了全新一代SG33/40/50/100CX系列组串逆变器,可谓工商业分布式增值利器,以400kW电站为例,最高可增收约20万。

    “n+1”灵活配置 节省投资

    阳光电源新品涵盖33-100kW功率范围,应用场景全覆盖,不同电站容量,可采用“n+1”搭积木式设计方案,灵活配置,优化系统成本。同时,通过直流侧支持二汇一方案、交流侧支持铝合金电缆方案等优化设计,降低系统线缆成本。

    智能调节功率因数,罚款0担忧

    屋顶装了光伏却因“功率因数不达标”被供电局罚款?阳光电源分布式系列新品全面满足光伏并网新国标对无功的最高要求,无需加装专用无功补偿设备,即可智能实时调节功率因数,实现对电网的快速动态无功补偿,罚款0担忧。

    智能风冷散热,无惧屋顶高温

    夏季持续高温,工商业屋顶电站常因高温暴晒出现发电量降低情况。新品延用智能风冷设计,与自然散热相比,可将逆变器内部环境温度及核心部件温度降低约20℃,高温不降额,有效提升系统发电量,同时确保25年高可靠运行,为工商业用户带来更高收益。

    颠覆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让清洁电力可靠互联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为解决其间歇性、不稳定性等问题,阳光电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推出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全新储能系统ST2275KWH(L)-1000,让清洁电力可靠互联。

    高度集成,节省成本

    该系统采用一体化集装箱设计,集成储能变流器、磷酸铁锂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设备,安装场地选择灵活、运维便捷、投资成本低;可以应用于削峰填谷、提高光伏自用率、应急供电、辅助服务等多种应用场景,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多重保护,安全可靠

    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安全问题却一直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阳光电源凭借22年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及项目应用经验,采用了“三级BMS管理、四级熔断保护、五级联动保护”的储能系统安全设计理念,从电芯到系统的各个环节,均配备了完善的软硬件逻辑保护和控制策略,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集中管理 统一调度

    新品集成本地控制器,对储能变流器、电池、消防系统、温控系统等硬件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实时监测、迅速定位故障信息,与BMS、EMS等无缝连接,实现快速响应、统一调度,保障电站长期稳定运行。

    每一次的技术创新,都将颠覆能源发展方式,不断改善我们的能源使用环境。阳光电源以技术创新为立足点,不断贴近客户需求,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已超82GW,为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送去了绿色电力。

相关报告
  • 《分布式配储市场开启放量模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8
    • 河北省能源局日前发布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指导规范(试行)》提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逐步按照“光伏+储能”方式开发建设,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用户供用电安全为原则,统筹考虑负荷特性和电能质量要求配置储能。 分布式配储在规模较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并不常见,市场需求一直很小。但自国家能源局2021年5月提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户用光伏项目配备储能”“户用光伏发电项目由电网企业保障并网消纳”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陆续发布相关文件跟进落实。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助力下,分布式配储有望迎来规模化发展。 三大因素释放分布式配储需求 “分布式配储,特别是户用配储在国外发展更为成熟,尤其是在一些电网稳定性较差的国家,在高电价及较好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环境和补贴驱动下,户用配储需求旺盛,国内此类需求却很小。”固德威太阳能学院总监卢欢告诉记者。 不过,这一局面正在生变。行业研究机构集邦咨询新能源事业部王健表示,目前三大因素正在释放分布式配储市场需求。“除了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外,2021年9月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发布后,全国21个省级行政区开始紧急实施工商业限电政策,提升了工商业对备用电源的需求,储能的需求同步显现。” 光伏产业加快调结构,也让分布式配储获得更多关注。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约53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55%。王健认为,当前光伏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趋势明显,后者机规模的增长将持续推高储能需求,加快“分布式+储能”市场放量。 在此背景下,国内分布式配储价值长期被低估已成业界共识。“和集中式光伏配储一样,分布式光伏配储也是在电源侧安装系统,且装置靠近终端,可降低电能传送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伏发电不稳定、波动性强的问题。”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说。 部分地区先行先试 卢欢指出,河北等地发布支持文件,反映出各地从政策上认可了分布式配储的价值,并希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兴起,我们也在跟踪分布式配储行业发展动向,目前已参与了南京等地区的示范性项目建设,并推出了相关产品。” “不过,目前在国内市场销售分布式配储产品,需要特别关注经济性。”卢欢表示,我国电网电力供应能力强、电价较欧美国家更低,在无补贴情况下,户用配储要充分考虑投入成本。“以7%的收益率粗略测算,目前光伏发电投资成本约3元/瓦,配置储能后翻一倍,成本回收期要从13年-14年延至20年以上,所以分布式配储更适合用电量较大、电费更高的工商业用电场景。” 王健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安装1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并采用单充模式4千万时—10千瓦时的储能系统,投资成本分别以5000元/千瓦时和1500元/千瓦时测算,则总投资在8.5万元左右,而户用配储初始投资需在若干年收回后才能盈收。“不同城市的户用配储经济性各异,与所在地区的接受度、地理条件、项目收益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一般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会优先考虑分布式配储。” 彭澎也表示,分布式配储要重视成本疏导。“不管是工商业主还是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无需特别规划和设计,安装便捷且操作简单。但增加储能后,成本势必有所提升,导致户用配储更多是自发行为。” “整县推进”改变配储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2021年5月明确鼓励有条件的户用光伏项目配备储能后,业内就曾掀起“整县推进”应不应该配储的大讨论。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1年9月发布的《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全国共有31个省市区的676个县报送了试点,并全部列入“整县推进”开发试点名单。 以单县平均装机规模约20万千瓦计算,全国试点总装机规模或超1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用户侧自发自用和就近消纳的电量占比将不断提升,可能对电网造成冲击,而配置储能可以发挥“稳定器”作用。 河北省能源局在《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指导规范(试行)》中特别提及,配套储能以不出现长时间大规模反送、不增加系统调峰负担为原则,综合考虑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负荷特性等因素,确定储能配置容量,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屋顶分布式光伏配套储能,可选择自建、共建或租赁等方式灵活开展配套储能建设。 王健认为,作为分布式光伏开发的新模式,“整县推进”具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见效的特点,将直接影响户用配储集中化、系统化的运营模式。在此背景下,集中建设配套储能可减少储能配置容量,节约成本。同时,集中配储立足全局,综合所有用户用电功率、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储能容量等信息统一调度,电能过剩时可及时做好消纳工作,供电紧张时可统一为用户供电,最终实现优化用电的效果。 卢欢则提出,目前“整县推进”大多以租赁模式为主,配储后或将影响居民利益模式。“若农村‘分布式+储能’为村委会所有,村委会和电网公司签署协议,则村级电站可通过参与调峰、调频等综合能源管理服务获益。”
  • 《1.4GW!南非致力于开发大批分布式储能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29
    • 本周,南非国有公用事业公司Eskom在一次活动中公布了分布式电池储能计划,致力于开发总计1400MWh的太阳能兼储能项目。 上周,Eskom与非洲开发银行集团共同发布了该计划的环境和社会管理框架研究成果。非洲开发银行将联合世界银行为该计划提供资金。 计划覆盖的范围很广,涵盖了在南非所有九个省份开发的储能项目,这些储能项目将分成开发和施工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Eskom将沿公司配电场址在东开普省、北开普省、西开普省和Kwa-Zulu Natal的不同地点开发800MWh的电池储能项目。这些项目计划于2019年12月完工。 第二阶段:开发60MW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兼640MWh电池储能项目。所有九个南非省份都有待开发项目,这些项目计划于2021年12月完工。 同时,环境和社会管理框架研究列出了计划的细节内容并讨论了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风险,提出了建议并采取适当措施减轻这些风险。作为环境和社会管理框架研究的一部分, Eskom和南非环境部门将负责实施风险缓解措施。 然而,尽管Eskom表示第二阶段的流程预计会沿着类似路线进行,上周公布的环境和社会管理框架研究仅涉及该计划的第一阶段, Eskom表示,预计公司资本和监督委员会将在2019年8月前实施并发布第二阶段环境和社会管理框架研究报告。 脱颖而出的电池 在包括热能和机械储能系统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方案中,Eskom确定电化学电池将成为“满足战略需求的首选解决方案”。电化学电池分为固态电池和液流电池两类,固态电池包括铅酸和锂离子电池(市面项目目前倾向使用锂离子电池,占比约85%),液流电池包括由日本NGK Insulators公司专门制造的锌溴液流电池、钒氧化还原和钠硫电池。 一期场址 Eskom表示,已做出了分布式储能兼光伏项目场址的战略性选择。在实现计划技术目标和实施项目的同时,这些场址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最小的。选中的位置大多位于Eskom的现有变电站、市政用地、电力线缆周围区域以及将受益的社区周边。 一期场址 Eskom分布式运行项目场址数量储能系统容量(MWh) 西开普省24459 东开普省2166 北开普省744.5 KwaZulu Natal14132 总计47801.5 一期项目选中了分布在四个省份的总计47处场址。 环境和社会管理框架研究文件表示,“公司根据电池储能的技术需求选择了场址,用以支持集成可再生能源发电和配电网络的稳定性。” Eskom表示,“因此,大多数场址位于Eskom现有变电站、风电站或邻近的市政用地。” 公司还指出,无须为了满足电池项目开发需求而搬迁人口。 南非煤炭发电占比仍超60% 目前,南非的煤炭发电量占比接近70%,自1992年以来,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南非煤炭消耗量增长了23%。生物燃料和废物燃料占比为10.7%,原油14.8%,核能2.4%,天然气2.9%,而水力发电只有0.1%,太阳能和风能处于同一水平,仅占能源供应的0.1%。 Eskom希望储能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用。储能能够更好的整合可再生能源并减轻需求高峰期的电网负担。Eskom已在公司的大型测试设施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和展示。 然而,工程新闻网昨天还报道称,Eskom的一位总经理Prince Moyo表示,执行该计划的时间表取决于公司内部以及世界银行的审批流程,预计将在明年一季度发布一期招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