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 来源专题:科技标准
  • 编译者: 孙红军
  • 发布时间:2024-09-29
  • 9月起,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将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百姓美好生活水平提供标准支撑。

    其中,钢筋与钢丝绳领域的《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24)、《电梯用钢丝绳》(GB 8903—2024)、《索道用钢丝绳》(GB 26722—2024)、《矿井提升用钢丝绳》(GB 33955—2024)6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冷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以及电梯、索道、矿井提升用钢丝绳等的质量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将有助于提升钢筋和钢丝绳的产品质量,规范生产销售,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LTE移动通信终端支持北斗定位的技术要求》(GB/T 44068—2024)国家标准规定了LTE移动通信终端支持北斗定位的协议要求、业务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适用于支持北斗定位的LTE第三阶段及以上移动通信终端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测试,将为各类移动终端/芯片的研发提供北斗定位功能、性能及网络互操作等方面的技术参考。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第1部分:总则》(GB/T 44130.1—2024)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的总体要求,适用于具有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需求的充换电服务平台之间、充换电服务平台与其他系统及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对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规范充换电服务平台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 30077—2023)国家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原则、总体要求、作业场所、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物资的配备、管理和维护等要求,适用于各类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贮存单位。该标准将为开展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预防事故及次生衍生事故发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群众生命安全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GB/T 30334—2024)国家标准明确了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应提供的基本服务、政务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智能化设备、能源监测、碳排放以及服务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等要求,有助于提高物流节点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物流园区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登山健身步道配置要求》(GB/T 44090—2024)国家标准明确了登山健身步道的定义、分类,并对登山健身步道的选址、设计、建设、环保系统、安全救援系统以及配套设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规范各类登山健身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体育公园配置要求》(GB/T 44092—2024)国家标准明确了体育公园的定义和分类,规定了体育公园的基本要求、体育项目配置、场地设施配置以及其他公园设施配置要求,将为各类体育公园的新建、改扩建工作提供重要技术参考,提高体育公园建设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

    《厨房纸巾》(GB/T 26174—2023)国家标准规定了厨房纸巾的吸水、吸油能力及丙烯酰胺、重金属含量等物理性能和化学安全指标要求,对于进一步提升厨房纸巾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引领和推动生活用纸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原文来源:https://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24-09/02/content_9064736.htm
相关报告
  • 《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于4月起实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02
    • 3月3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批标准涵盖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包括铸造、有色、化工、建材、矿山、机械、交通、农业、电工电子、食品、废弃处置等。这批国家标准重点针对以往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不清、难以互认”的问题,对“算什么,怎么算”提出统一要求,明确各行业核算边界、排放源识别、活动数据采集及排放因子选取等规则,为企业精准计算与报告碳排放构建了规范化路径。通过核算工艺流程排放,企业可锁定高碳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节能降碳措施,引导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企业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提供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46项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覆盖了发电企业、电网企业、钢铁生产企业、矿山企业、电子设备制造企业、陆上交通运输企业等重点行业,基本实现重点行业全覆盖。 这些标准的落地实施有利于重点排放企业摸清“碳家底”,打通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数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降碳,进一步帮助企业由被动履约向主动控排转变,推动全社会温室气体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
  • 《页岩甲烷等温吸附国家标准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09
    •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牵头制订的《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测定方法第2部分:重量法》成为今年批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32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之一,推动实验室间数据的共享交流,填补了这一方法在国家标准方面的空白。 该标准是石勘院无锡所在页岩油气方面牵头制定并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本标准公布后,国家能源局将择期在行业内组织标准宣贯,并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吸附气是页岩气的一种重要赋存形式,开展吸附-解吸机理研究对页岩气资源量计算、产出流动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内页岩气研究向深层高温高压推进,如何精确表征页岩吸附行为面临较大挑战。本标准依托高精度磁悬浮天平的直接称量,可以实现高温高压下的甲烷气在页岩微纳米孔隙内吸附量的稳定测试,可以满足埋深5000米以内页岩吸附行为研究。 自2018年9月立项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无锡所围绕前处理流程细化、测试条件优化、数学模型优选开展工作,并组织包括三大油公司研究院在内的6家单位12位技术人员进行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实验室间系统比对,形成了业内广泛认可的技术流程并最终起草制订了该方法的国家标准。2020年7月,能源行业标委会正式对本标准提请报批国家标准。本标准的出台使页岩高温高压吸附行为的表征方法具有更好的操作性,有利于统一国内外同行业间的数据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