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发现了癌症如何胜过目标药物》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0-10
  • 靶向抗癌药物Venetoclax于2016年首次获得FDA批准,为患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等血液癌症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但是这种热情开始消退,因为这种药物对某些看到疾病复发且治疗选择减少的患者停止起作用。

    对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FCI)的医师科学家凯瑟琳·吴来说,癌症逃避这种药物的能力是行动的号召。

    Wu和她在DFCI和Broad的同事一起着手分析CLL细胞如何对Venetoclax产生抗性。该药物通过抑制BCL2蛋白靶向CLL和其他癌症的分子根,BCL2蛋白在CLL细胞中含量丰富,可防止称为线粒体的细胞器细胞膜上形成孔洞。

    通过与蛋白质组学,代谢和基因扰动领域的Broad专家合作,Wu和她的团队发现,耐药性CLL细胞可以通过过度表达MCL1蛋白以及改变线粒体产生能量的方式生存。这些见解最近发表在《癌细胞》杂志上,提出了可能在一天之内更有效地治疗癌症的新疗法组合。

    在这里,科学家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了他们的发现之旅。

    凯瑟·吴(Cathy Wu),博大癌症研究计划研究所会员,哈佛医学院医学副教授,DFCI和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内科医师“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已经目睹了CLL改变的治疗前景。直到几年前,标准治疗还是化学疗法,但是现在人们获得的针对CLL分子根的毒性较小的药物。批准Venetoclax的使用一直是该病最令人鼓舞的进展之一,能够目睹它的有效性确实令人兴奋。但是,耐药性仍然是一个问题。”

    RomainGuièze,克莱蒙费朗大学中心医院血液学家,吴实验室的前研究员

    “一旦批准Venetoclax,我们就开始预计癌症将如何逃避治疗。与其他靶向药物一样,尽管最初的反应很强,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Venetoclax复发,这些患者的病情很差。结果和有限的选择权。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抵抗过程的基本规则,以使这些新型药物的利益最大化。”

    刘慧卿,华盛顿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吴实验室的前研究员

    “我已经看到了几例接受Venetoclax或其他靶向疗法的患者,我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这些新药。为了让Venetoclax发挥其全部潜力,我们必须找到相关的方法。抗药性的机制。系统的,多方面的方法对于揭示意料之外的抗药性途径至关重要,这反过来又揭示了疾病和药物的生物学特性。”

    凯茜·吴(Cathy Wu):“我们的第一步是与Broad's Cancer Program的Gaddy Getz合作,对在接受Venetoclax治疗之前和复发后从患者体内获取的肿瘤细胞中的DNA进行测序。我们看到,来自一名患者的CLL细胞可以携带不同的突变,并且带有某些突变的细胞在治疗后变得更加丰富,但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解释抗药性的方法,很显然,我们需要以公正,系统的方式研究不同的突变和基因如何影响癌症的功能细胞,以揭示异种肿瘤细胞如何能够逃避药物治疗。”

    为此,科学家接下来在Broad的遗传扰动平台中与John Doench及其团队联系,以系统地改变癌细胞中的基因,并观察改变后的细胞是否能在药物治疗中幸存下来。在Doench和他的团队的带领下,他们集思广益,探讨了如何设计最佳运行屏幕,确定正确的实验设置,构建屏幕以及最大程度地从中获取信息。

    约翰·多恩奇(John Doench),广泛研究中心的遗传扰动平台

    “在多个方向上扰动生物系统比仅用一种方法就能提供更清晰的画面。孤立地进行单个扰动就像五个蒙着眼睛的人都试图通过触摸不同的部分来识别大象,并且全都误认了它。(这是一条蛇!!!!!!!!是矛!是墙!!只有从不同角度共享和整合信息,我们才能推测这是一头大象。”

    “我的同事费德里卡·皮乔尼(Federica Piccioni)和我建议,凯西和她的团队不仅可以关闭基因,而且可以看到打开基因后会发生的事情,从而获得最大的洞察力,这就是所谓的基因“过表达”。一旦完成,摄动的类型(例如,开放阅读框(ORF),CRISPR的敲除,CRISPRa的过表达,RNA干扰),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关的模型系统并将其与内容丰富的分析相结合,为什么不使用那么多的方法进行筛选尽可能的事情?”

    Doench和Piccioni还建议团队不仅检查屏幕上的热门歌曲,还要检查所有数据,以产生新的假设。为了帮助分析所有数据,研究人员与现任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里·约翰尼斯(Cory Johannessen)进行了磋商,当时他领导着一个广泛的团队,寻找耐药性机制和有效的药物组合。

    凯茜·吴(Cathy Wu):“在科里(Cory)的帮助下,我们有机会深入思考功能筛选中的点击,以及每个筛选是否可能是耐药性的基础。有许多意外和未知的点击,这就是我们环境的力量所在Broad和Dana-Farber的确诞生了,数据表明抗性细胞过多地产生了一种称为MCL1的蛋白质,我们的同事Guo Wei [现为赛诺菲的首席科学家,当时是Broad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MCL1。抑制剂,因此我们与Guo联手测试并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即MCL1过表达驱动耐药性。”

    研究小组还使用Wu实验室中的转录组学方法和Broad蛋白质组学平台中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抗性囊的细胞系。研究人员希望找出在耐药细胞中比对药物敏感的基因或多或少地读取哪些基因并将其制成蛋白质。

    Steve Carr,广泛蛋白质组学平台的主管

    “ Namrata Udeshi领导了我们平台对耐venettoclax耐药细胞系的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分析。她的分析显示,耐药系中的蛋白质失调源自细胞代谢,细胞周期,B细胞生物学和自噬的关键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也反映在Cathy实验室进行的RNA分析中,考虑到基因筛选的结果也与细胞能量代谢有关,因此很明显,这种失调可能与线粒体生物学的改变有关,因此我将Cathy与我们的同事Vamsi联系起来Mootha。”

    瓦姆西·穆斯塔(Vamsi Mootha),新陈代谢计划的联席主任,布劳德研究所成员,哈佛医学院的系统生物学和医学教授,麻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医学教授

    “我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Alexis Jourdain检查了Venetoclax对线粒体生理的影响。他发现Venetoclax的治疗导致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急剧降低,这对线粒体能量代谢至关重要。重要的是,他观察到了耐venotoclax的患者细胞系对这种抑制作用免疫,即使存在高剂量的venetoclax也可以维持呼吸。”

    “线粒体在能量代谢和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均起着核心作用,这一点早已得到人们的赞赏。本文的整洁之处在于,它以可能与癌症相关的方式将这两个核心功能联系在一起。”

    该团队继续使用患者组织样本确认其结果。现在,Wu和她的同事正在探索这一发现是否可能适用于使用Venetoclax治疗的其他疾病,或者药物组合是否可以帮助克服耐药性。

    凯茜·吴(Cathy Wu):“在科学领域,我们并不总是有足够的资源来深入研究开放式研究的结果,因此这些努力仍然是开放式的,您不知道结果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它很漂亮并满意地从一个开放性问题开始,然后在Broad和Dana-Farber拥有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来进行跟踪,直到最后,希望我们有一天可以将其带回诊所,使患者受益。”

相关报告
  • 《研究人员发现新药物家族的新成员为“不可用药”的目标》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6-09
    •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引起了人们的兴奋,这种药物不像大多数传统药物那样通过抑制分子靶点的作用,而是通过利用细胞的循环系统来摧毁靶点。然而,这些不寻常的化合物,被称为分子胶降解剂,一直很难找到和设计。 现在,由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和瑞士巴塞尔的弗里德里希·米舍尔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名为CR8的新型分子胶降解器。正如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所描述的那样,通过详细分析CR8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可能构建更多这种独特的化合物,作为多种疾病的潜在治疗手段。 “我们已经表明,可以采取传统的激酶抑制剂,通过附加一个特定的化工集团,把它转变成一个分子胶水下降,”文章的第二作者本杰明•艾伯特说,协会成员广泛的癌症项目和部门的主席医学肿瘤学丹纳-法伯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这为制造分子胶降解剂提供了潜力,其应用范围比我们最初预期的要广得多。” 把锁和钥匙扔掉 大多数药物使用一种锁定-钥匙的方法来靶向蛋白质,通常是酶,通过直接结合靶蛋白的不同凹槽来阻断其活性。然而,许多其他种类的蛋白质,如转录因子,缺乏这样的结合位点,这阻碍了针对这些传统上“不能用药”的靶点设计药物的努力。 大约六年前,Ebert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一种著名的多发性骨髓瘤药物——来那度胺,可以作为分子胶降解剂。它不是直接与目标结合,而是通过招募分子机器,标记目标蛋白质以破坏细胞,从而更隐蔽地运作。这台机器被称为E3泛素连接酶,它将一种叫做泛素的小蛋白质连接到命中注定的目标上,然后被细胞的循环系统降解。 识别更多的分子胶水下降,艾伯特的团队,由co-first作者Mikolaj Slabicki,博士后研究员广泛和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研究数据超过4500药物和化合物广泛的药物再利用中心,一组化合物已被证明是安全的在人类中,包括许多fda批准。科学家们梳理了这些公开的数据,找出了能够优先杀死高E3泛素连接酶水平的癌细胞的药物。 斯拉比基说:“我们一直在实验室里进行头脑风暴,想办法找到更多的分子胶降解剂。”“我们非常幸运能够访问到如此庞大、健壮的数据集。如果没有Broad Cancer项目生成的数据集,我们就不会有这个发现。” 一条创造更多的道路 CR8是一种化合物,最初设计用来抑制称为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的酶,CDKs在控制细胞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CR8的细胞杀伤活性与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DDB1的水平相关。 研究小组发现CR8通过诱导细胞周期蛋白K的降解来杀死癌细胞,细胞周期蛋白K是一些CDKs,特别是CDK12的结合伙伴。CR8的作用类似于分子胶,结合CDK12-cyclin K,招募DDB1以及随后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的其他部分,从而标记cyclin K进行降解。 来自弗里德里希米舍尔研究所的合作者,包括联合高级作者Nicolas Thoma和联合第一作者Zuzanna Kozicka和Georg Petzold,解决了这个cr8诱导的蛋白质复合物关键成分的晶体结构,揭示了所有粘合在一起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新的分子细节。 波士顿和巴塞尔团队观察了一种结构类似于CR8的药物的活性,发现它不会导致细胞周期蛋白K的降解。这两种化合物在结构上的唯一区别是突出的一个被称为吡啶取代基的化学部分。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这一部分足以使CR8发挥分子胶降解器的作用。这一发现表明,抑制剂外表面部分的化学修饰可以将其转化为特定蛋白靶点的分子胶降解剂。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自己设计这些化合物,”艾伯特说。“也有可能已经存在许多其他的分子胶降解剂,但还没有被发现,因为他们的目标的稳定性还没有被检查。这真的是令人兴奋的。”
  • 《BIB | 上海药物所合作开发用于转化医学药物发现的新工具》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9-05
    •  基于临床样本的组学数据是靶标发现和药物发现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组学数据鉴定的几千个候选蛋白中,发现可用于转化医学研究的现有药物,通常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而难以选择切入点。一方面,大部分候选蛋白缺乏相应的药物,甚至是任何活性化合物。另一方面,一部分候选蛋白已有文献报道过与目标疾病的相关性,开展靶标发现及药物发现的创新性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罗成课题组张豪副研究员,与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孙爱华研究员合作,开发了一种用于开展转化医学药物发现的新工具OTTM(在线服务器http://otter-simm.com/ottm.html),成果以“OTTM: An automated classification tool for translational drug discovery from omics data”为题,于2023年8月1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生物信息学期刊Briefings in Bininformatics。   来源于组学数据几百至几千个候选蛋白,按照“是否有对应的药物”和“是否有文献报道过”,可以被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药物并且报道过”,第二类是“有药物并且未报道”,第三类是“无药物并且报道过”,第四类是“无药物并且未报道”。新工具OTTM的任务,就是从来源于组学数据的全部候选蛋白中,把第二类蛋白挑选出来,并为每个蛋白推荐一种药物,用于后续的实验活性评估。因此,通过药物可用性评估,以及对海量文献摘要的挖掘,OTTM可以显著缩小待测试药物的范围,提高用于转化医学研究的药物发现效率(图1)。   科研团队基于在前期研究(Nature 2019; 567:257)中采集的肝细胞癌临床样本组学数据,运用OTTM从4489种候选蛋白中,发现有23种候选蛋白,具有对应的FDA批准上市或临床试验药物,并且目前没有文献报道过,这23种候选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图2)。   除了用户提供的候选蛋白,OTTM根据STRING数据库的蛋白-蛋白互作信息,从互作蛋白中也推荐了17种值得进一步测试的药物。因此,综合考虑用户提供的4489种候选蛋白,以及OTTM自动鉴定的2589种互作蛋白,一共发现了40种值得开展实验测试的FDA批准上市或临床试验药物。其中15种可以买到,并在肝细胞癌Hep-G2等细胞系上进行了活性测试。两种现有药物Tafenoquine(一种靶向CYC1的FDA批准上市抗疟疾药物)和Branaplam(一种靶向SMN1的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3期临床药物),在两种肝癌细胞系上展现出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提示CYC1和SMN1可能是肝细胞癌治疗的潜在靶标(图3)。    新工具OTTM的开发,不仅能够大大节省人工查询的时间,也能够把组学数据中可用于转化医学研究的药物,在一次实验中批量发现,显著提高团队在开展老药新用研究中发现效率。   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上海药物所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杨晓博、上海药物所博士生张蓓和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硕士生王思琪。该论文通讯作者为上海药物所罗成研究员、张豪副研究员,以及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的孙爱华研究员。该研究还得到了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贺福初院士、上海药物所陈凯先院士、谭敏佳研究员的支持。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等项目的资助。   OTTM网站地址:http://otter-simm.com/ottm.html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bib/bbad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