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熊萍
  • 发布时间:2025-04-29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60智脑13B和Deepseek-R1-70B大模型为基座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英文名称OceanDS)。“瀚海智语”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得到与会多位院士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肯定,于近日正式发布。“瀚海智语”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海洋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海洋行业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比通用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在海洋领域理论知识、专业术语和行业应用等方面的表现更为出色。

    一是“智语精准”,海洋专业测试成绩排名第一。该模型是海洋领域首个业务化垂域大模型,具备高度专业化的AI能力,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本领域内容生成、知识问答、信息检索、政策分析、科普宣传等任务;在专业领域试题回答的第三方测试中,“瀚海智语”的成绩较司南榜单排名前三的开源通用大模型相比分别高7.15%、18.22%和25.30%。

    二是“学富瀚海”,具备全球内容最丰富的海洋专业中文知识。该模型基于增量式向量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内容丰富的海洋领域专业知识库,其中包含精选专业图书、专业科技文献以及巨量的公告、标准和政策文件,词元总量超过18亿,为海洋领域形成了一笔宝贵的数字资产;数据库采用元数据加密技术,能够有力保证专业知识的信息安全。

    三是“安全易用”,“瀚海智语”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和人工智能安全,在使用便利性方面做了特别优化。大模型服务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风险检测模型内容安全框架搭建,具有成熟稳健、运行稳定、接入形式多样等优势,可为海洋科研、教育、业务和管理等用户提供价值正面、安全合规、灵活易用的专业AI服务。

    目前,“瀚海智语”已在多家海洋业务机构、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试用并获得高度评价。未来,研究团队将持续推动大模型技术向自然资源相关领域拓展,适时推出面向自然资源各行业的以中文内容为特色的专业大模型,进一步推动行业智慧化转型。


  • 原文来源:https://www.mnr.gov.cn/dt/ywbb/202503/t20250324_2882338.html
相关报告
  • 《中文大语言模型赶考:商汤与上海AI Lab等新发布「书生·浦语」》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黄雨馨
    • 发布时间:2023-06-17
    •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式拉开帷幕。 与往年不同的是,当全国考生奔赴考场的同时,还有一些大语言模型也成为了这场角逐中的特殊选手。 随着 AI 大语言模型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接近人类智能,面向人类设计的高难度、综合性考试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对语言模型的智能水平进行评测。 比如,在关于 GPT-4 的技术报告中,OpenAI 就主要通过各领域的考试对模型能力进行检验,而 GPT-4 展现出的优秀「应试能力」也是出人意料。 中文大语言模型挑战高考卷的成绩如何?是否能够赶超 ChatGPT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考生」的答题表现。 综合 “大考”:“书生?浦语” 多项成绩领先于 ChatGPT 近日,商汤科技、上海 AI 实验室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千亿级参数大语言模型 “书生?浦语”(InternLM)。 “书生?浦语” 具有 1040 亿参数,是在包含 1.6 万亿 token 的多语种高质量数据集上训练而成。 全面评测结果显示,“书生?浦语” 不仅在知识掌握、阅读理解、数学推理、多语翻译等多个测试任务上表现优秀,而且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因而在综合性考试中表现突出,在多项中文考试中取得超越 ChatGPT 的成绩,其中就包括中国高考各个科目的数据集(GaoKao)。 “书生?浦语” 联合团队选取了 20 余项评测对其进行检验,其中包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四个综合性考试评测集: 由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高校构建的多任务考试评测集 MMLU;微软研究院推出的学科考试评测集 AGIEval(含中国高考、司法考试及美国 SAT、LSAT、GRE 和 GMAT 等);由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合作构建的面向中文语言模型的综合性考试评测集 C-Eval;以及由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构建的高考题目评测集 Gaokao; 实验室联合团队对 “书生?浦语”、GLM-130B、LLaMA-65B、ChatGPT 和 GPT-4 进行了全面测试,针对上述四个评测集的成绩对比如下(满分 100 分)。 “书生?浦语” 不仅显著超越了 GLM-130B 和 LLaMA-65B 等学术开源模型,还在 AGIEval、C-Eval,以及 Gaokao 等多个综合性考试中领先于 ChatGPT;在以美国考试为主的 MMLU 上实现和 ChatGPT 持平。这些综合性考试的成绩反映出 “书生?浦语” 扎实的知识掌握程度和优秀的综合能力。 虽然 “书生?浦语” 在考试评测上取得优秀成绩,但在测评中也可以看到,大语言模型仍然存在不少能力局限性。“书生?浦语” 受限于 2K 的语境窗口长度(GPT-4 的语境窗口长度为 32K),在长文理解、复杂推理、撰写代码以及数理逻辑演绎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局限。另外,在实际对话中,大语言模型还普遍存在幻觉、概念混淆等问题。这些局限使得大语言模型在开放场景中的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个综合性考试评测数据集结果 MMLU 是由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联合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 UIUC 共同构建的多任务考试评测集,涵盖了初等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美国历史、法律、经济、外交等多个学科。 细分科目结果如下表所示。 图中粗体表示结果最佳,下划线表示结果第二 AGIEval 是由微软研究院在今年新提出的学科考试评测集,主要目标是通过面向的考试来评估语言模型的能力,从而实现模型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对比。 这个评测集基于中国和美国各类考试构建了 19 个评测大项,包括了中国各科高考、司法考试以及美国的 SAT、LSAT、GRE 和 GMAT 等重要考试。值得一提的是,在这 19 个大项有 9 个大项是中国高考,通常也列为一个重要的评测子集 AGIEval (GK)。 下列表格中,带 GK 的是中国高考科目。 图中粗体表示结果最佳,下划线表示结果第二 C-Eval 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合作构建的面向中文语言模型的综合性考试评测集。 它包含了 52 个科目的近 14000 道考题,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计算机等学科考试,以及面向公务员、注册会计师、律师、医生的职业考试。 测试结果可以通过 leaderboard 获得。 https://cevalbenchmark.com/static/leaderboard.html Gaokao 是由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构建的基于中国高考题目的综合性考试评测集,包含了中国高考的各个科目,以及选择、填空、问答等多种题型。 在 GaoKao 测评中,“书生?浦语” 在超过 75% 的项目中均领先 ChatGPT。 分项评测:阅读理解、推理能力表现出色 为避免 “偏科”,研究人员还通过多个学术评测集,对 “书生?浦语” 等语言模型的分项能力进行了评测对比。 结果显示,“书生?浦语” 不仅在中英文的阅读理解方面表现突出,并且在数学推理、编程能力等评测中也取得较好成绩。 知识问答方面,“书生?浦语” 在 TriviaQA 和 NaturalQuestions 两项评测上得分为 69.8 和 27.6,均超越 LLaMA-65B(得分为 68.2 和 23.8)。 阅读理解(英语)方面,“书生?浦语” 明显领先于 LLaMA-65B 和 ChatGPT。浦语在初中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得分为 92.7 和 88.9,ChatGPT 得分为 85.6 和 81.2,LLaMA-65B 则更低。 中文理解方面,“书生?浦语” 成绩全面超越主要的两个中文语言模型 ERNIE-260B 和 GLM-130B。 多语翻译方面,“书生?浦语” 在多语种互译中的平均得分为 33.9,显著超越 LLaMA (平均得分 15.1)。 数学推理方面,“书生?浦语” 在 GSM8K 和 MATH 这两项被广泛用于评测的数学考试中,分别取得 62.9 和 14.9 的得分,明显领先于 Google 的 PaLM-540B(得分为 56.5 和 8.8)与 LLaMA-65B(得分为 50.9 和 10.9)。 编程能力方面,“书生?浦语” 在 HumanEval 和 MBPP 这两项最具代表性的考评中,分别取得 28.1 和 41.4 的得分 (其中经过在代码领域的微调后,在 HumanEval 上的得分可以提升至 45.7),明显领先于 PaLM-540B(得分为 26.2 和 36.8)与 LLaMA-65B(得分为 23.7 和 37.7)。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 “书生?浦语” 的安全性进行评测,在 TruthfulQA(主要评价回答的事实准确性) 以及 CrowS-Pairs(主要评价回答是否含有偏见)上,“书生?浦语” 均达到领先水平。 关于 “书生?浦语” 的技术报告已在公开,报告对模型的技术特点以及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了解更多可访问:https://github.com/InternLM/InternLM-techreport
  • 《柴达木瀚海筑起“风光”大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5
    • 在海西辽阔博大的区域里穿行,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昔日曾以苍凉示人的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上改变了“容颜”:光伏发电的吸热板比肩接踵汇成蓝色海洋;一台台白色风机在荒漠的土地上扎下阵脚;高耸的吸热塔于蓝天白云间“追光逐日”……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亘古的瀚海戈壁,依托绿色产业革命大潮注入的强劲之力,新能源产业蓄势鼓起风帆,在波澜壮阔中沿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航线,一路劈波前行…… 冬入三九天,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上寒风凛冽。出德令哈市西行10余公里,车辆尚未靠近坐落在辽阔戈壁上的德令哈光伏产业园区,于远处已可见两座高耸云天的太阳能吸热塔在地面上绵延向西的定日镜的簇拥下熠熠生辉。脚下这块曾被视为当地“生态包袱”的戈壁滩,在穿越浩远历史中,已成为孕育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的博大怀抱。 戈壁滩的“身份”变迁,深刻昭示着青海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落实“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三个最大”重大要求的执行力,叙述着新发展理念在实践中衍生的传奇;一个朝阳产业的孕育和长成,诠释着在发展路径选择中带来的崭新气象。 “要把光伏发电打造成具有规模优势、效率优先、市场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面对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顺应绿色产业发展大潮,乘势而上。 理念之变,催化新能源产业降生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的富甲一方,曾经成为海西州发展工业的长期依托。然而,伴随新一轮绿色产业革命的到来,产业转型,倒逼海西州亟须完成产业的重塑。 我省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对推进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担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而置身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肩上的责任尤为重大。 大自然的塑造为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也形成了这里在其后新能源产业捷足先登的天然优势。 海西州是我国太阳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太阳辐射强度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能总辐射量达6888兆焦/平方米,等效发电小时数可达到1650小时左右;常年的戈壁大风“派上了用场”,采用中低速风机等效发电小时数可达2200小时。加之这里拥有10余万平方公里开阔平坦的荒漠戈壁土地资源,综合的比较优势,为海西州发展零碳化、资源优、前景广的新能源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能源产业在融入海西州产业“棋局”后,不仅给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为西部资源型地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规模开发新能源走出了一条全新之路。 “十三五”时期,海西州围绕高效光伏发电新技术、太阳能光热储能发电技术、高海拔低风速风力发电技术研发应用,统筹新能源产业布局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速构建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体系,着力打造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输送基地。加快构建“装备制造—新能源发电—负荷消纳—向外输出”产业链,基本形成了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产业配套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一子落盘”,新能源下出“活棋” 置身德令哈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开阔的戈壁滩上摆开一望无际的光伏产业阵容,一条全长24公里的光伏大道由东向西贯穿其中。 两侧的定日镜场在太阳的照耀下,如张开的“蝶翼”,随着日光在不觉间游移,吸纳着日照赋予的每一束能量。站在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的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定日镜前,定日镜每隔数秒便产生一次移动,2.5毫弧度追逐日光的精度,几乎让人浑然不觉。这家光热发电企业的总工程师樊玉华介绍,中控德令哈公司10兆瓦塔式光热项目是我国首座、全球第三座成功投运的大型塔式储能光热电站,也是我国首座获批上网电价的光热电站,目前已实现连续七年稳健运行,发电达成率达到97%,处于目前世界领先水平。 距离一期光热发电项目的不远处,是企业于2018年底并网发电的二期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在那里整齐排列着20平方米大小的定日镜2700余面,最远的定日镜距离1.5公里。排列的定日镜“众星捧月”般,每天向高空中200多米的吸热塔源源不断地传送吸纳的太阳光热。 “二期项目年发电量达1.36亿千瓦时,储热时间长达7个小时,保障了24小时不间断发电,已经为这里的8万余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总师办副主任谢寿安说,较长时间的储热功能可以实现与风能、光伏互补发电,保证了电网的供电需求,参与电网调峰。 与中控相毗邻的是中广核,这是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2018年10月,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正式投运后,我国由此成为世界第8个掌握大规模光热发电技术的国家。 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占地2.46平方公里,采用了槽式导热油集热技术线路,配套9小时熔盐储热,由太阳岛、热传及蒸汽发生系统、储热岛、发电岛四大板块构成。矗立于储热岛间的熔盐储热罐,直径达42米,是亚洲目前最大的熔盐储热罐。项目全部采用槽式导热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当光照不足时,存贮的热量可继续发电,从而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而今,海西州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然枝繁叶茂,初步实现了海西州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构架。这无疑为海西州建设光伏发电应用领跑示范基地、柴达木光伏走廊、世界光热之都,打造海西州国家零碳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输送基地铺出了前行之路。 创新求变,新能源打通产业之脉 如果说柴达木盆地的风光资源哺育了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成长,那么,新能源产业依托自身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与生俱来的优势,在延伸产业链和打通产业脉络中显化的能量,是对海西这片高天厚土的反哺。 走进坐落于德令哈工业园的青海明阳新能源公司,企业的综合部负责人介绍说,青海明阳能源公司立足打造青海省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同时向风能、光能资源开发延伸触角,逐步成为风能、太阳能全产业链开发企业,将倾力建设以海西为中心,辐射西北各省区乃至中亚地区的风电、光伏装备制造及风、光互补电站一体化项目基地。 德令哈工业园依托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重点构建起新能源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打造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产业链,太阳能高纯硅和多晶硅产业链以及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产业链。 向前延伸的是产业的触角,更是延伸了谋新求变的新思维、新探索。 几年间,海西州先后建成青海明阳新能源高原型风机装备项目、华汇化工机械风机塔筒制造项目、兴明电力年产1万吨电线电缆生产项目……围绕推进新能源产业落地落实诸多项目,不但助力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全州清洁能源部分装备运输、价位带来的矛盾,而且在提升当地上下游产业相辅相成、互助互推能力,进而实现由传统产业向新型现代产业迈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水电格尔木光伏公司创下了全国单体项目装机容量第一、创建了全国同一批同一地区两个“领跑者”示范基地项目。海西州已构建起光伏、光热、风能开发利用的全产业链条,目前已形成16个新能源发电园区,为筑起新能源产业“高地”积蓄了实力。与此同时,随着“风光互补+智慧能源高端科研示范项目”等有序推进,光伏暖棚、光伏供暖、光伏提水、户用光伏等,已伴随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带动海西州新能源应用多样化的同时,助力城乡各族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海西,“风光”之变,正带起这块土地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