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安储能铁基电解液制造基地落地湖北》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26
  • 9月20日上午,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为巨安储能)铁基液流储能电解液年产60万吨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湖北黄冈。

    巨安储能是一家新型大规模特高安全液流储能系统专业技术公司,拥有国际首创、世界领先的碱性全铁液流储能技术,其全球首创的新型铁基液流电池,解决了影响储能技术发展的安全及成本等核心问题。巨安储能成立2年多以来,通过电解液、电堆、电池舱(集成系统)、BMS的全栈式开发,创造性地为客户提供大容量、极安全、高能效、低成本的长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本次巨安储能铁基液流储能电解液制造基地项目将落户于黄冈高新区专业化工园区,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分两期建设总投资23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60万吨的铁基液流系统电解液规模,可满足10GWh以上的铁基液流储能电站的正负极电解液需求,其中一期项目将于2024年投产,年产能为20万吨。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7544.shtml
相关报告
  • 《增材制造》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5-15
    • 增材制造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摇滚演唱会 上周,黑色安息日摇滚乐队在法兰克福的表演带给德国摇滚歌手极大震撼,就在同一时间,另一支乐队也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的一个大型会堂里准备自己的演出设备。实际上,这支乐队在此之前还没有接触过自己要演奏的乐器;这是因为他们所使用的乐器是在演出前一天才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 当时,欧洲模具展也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举行,该展会是一个全球性展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模具制造、机床制造和准备开设工厂的工程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欧盟模具展已经举办了20年,不仅展出传统生产技术设备,如焊接、机械加工和注朔成型技术设备,新近出现的3D打印技术设备也出现在了本届展会上。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指利用添加材料的方法来制造实体物品的技术。根据欧洲模具展公布的信息,3D打印设备已经有20种不同的方式打印方式,使用的打印材料除了朔料、金属之外,越来越多的其他材料也能被用与3D打印。 大卫·阿杜·阿毗基和其他乐队成员在欧洲模具展上表演所使用的电吉他、电子琴和架子鼓都是使用3D打印技术设备打印出来的,这他们的表演最吸引人观众的地方。大卫他们的表演想人们展示了3D打印技术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第一个趋势:人们利用3D打印技术,不用花多少钱就能成为一个生产商。 使用3D打印机来制造乐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此前,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的梅西大学,有一个名叫奥拉夫·迪戈尔的机电一体化教授,他喜欢弹吉他,曾使用3D打印机制造了一些乐器。随着奥拉夫·迪戈尔的设计乐器的品质不断提高,奥拉夫·迪戈尔将自己制造的乐器图片发表在了自己的博客上;不久就有人联系奥拉夫·迪戈尔,表示愿意购买这些乐器。在2012年,奥拉夫·迪戈尔成了一个叫做“ODD 吉他”的公司,进行小规模地制造乐器。ODD吉他公司每一把吉他都是按照买家的要求定制,因此,每一把吉他都是独一无二的。ODD吉他公司在销售了20多把吉他后,奥拉夫·迪戈尔将销售定制3D打印吉他的业务转给了一个名叫“3D系统”的美国公司,正是3D系统公司为大卫·阿杜·阿毗基他们制造了在欧洲模具展上表演用的乐器。 “沃雷斯联盟”是一家3D打印技术行业资讯公司。在沃雷斯联盟主办的一次展会上,奥拉夫·迪戈尔声称:“销售3D打印技术制造的产品,几乎不会遇到资金危机。”3D打印机能按照买家要求打印吉他,因此,制造厂商不会有任何库存问题。此外,3D打印机电整个制造产品的过程都由电脑软件控制,如果要对产品进行修改,直接用电脑软件修改即可,无需调整价值不菲的生产设备。例如,一些吉他买家告诉奥拉夫·迪戈尔他们想要在电吉他上嵌木板,以保证吉他声音的纯正,奥拉夫·迪戈尔随即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虽然在奥拉夫·迪戈尔看来,在吉他上嵌不嵌木板,发出的声音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第二种趋势:将传统加工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奥拉夫·迪戈尔对此解释道:“你能用3D打印机打印出所有东西,但所有东西都要用3D打印机来制造,这就有点过了。”因此,奥拉夫·迪戈尔制造的吉他、架子鼓和电子琴都使用了一些使用传统技术制造的零件和电子元件。(虽然3D打印机也能打印出电子元件。)奥拉夫·迪戈尔的想法是用当前最好的加工方法来制造乐器。奥拉夫·迪戈尔制作了一把名叫“蒸汽朋克”的电吉他,“蒸汽朋克”的内部装满了转动的齿轮;“蒸汽朋克”这种精细的结构如果使用常规机床制造,将是十分困难。 在欧洲模具展上,人们还见到了将传统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其他应用领域。德国DMG Mori Seiki公司是一家在德国和日本都有生产基地的工业机床制造商,该公司在本次欧洲模具展上,想人们展示了他们制造的融合3D打印技术和传统加工技术的混合加工技术机床原型,该机床自身能存储金属粉末,利用激光将金属粉末融化,并将融化后的液态金属一层层地焊接在一起;除了这种激光打印设备,该机床还配有多轴联动铣削头,能将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去除掉,从而加工出高精度零件。 3D打印技术看起来还不错吧?大卫·阿杜·阿毗基对此已有了深刻印象,但大卫·阿杜·阿毗基认为要是对3D打印机还做一些改进,做出的乐器会更好。不论怎样,这些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乐器足以让奥齐·奥斯本和其他黑色安息日摇滚乐队的成员大吃一惊了。
  • 《湖北首个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2-06
    • 12月5日,湖北首个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在湖北工业大学挂牌,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担任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该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开发、管理和应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湖工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由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超勇担任院长,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博导张道德担任执行院长。 据介绍,该学院开设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五个本科专业,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及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湖北作为制造业大省,提出构建“51020”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激光、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设计、制造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国之重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雄起湖北制造“主力集群”。 湖北省副省长赵海山表示,湖北制造业产业链整体环节偏弱,尤其是产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湖北工业大学作为省重点建设高校,坚持“立足湖北、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瞄准湖北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短板”问题,举全校之力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推动建立健全与湖北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高端智能装备设计、制造、应用等方向的专业人才,集中体现了湖北省属高校的责任和担当。 湖工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理事长、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彭育园表示,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是学校勇担“制造强国”建设重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该校党委明确提出做强制造业,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目前,该学院一次性投入2000万建成智能制造生产线、机器人实验室,覆盖智能制造产线设计、制造、调试等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践环节;探索推进校-企、校-行、校-校等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强化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与“西门子”“发那科”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校企合作联盟;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努力建设国内高校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相关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