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估计的水冷却光伏组件热电集成模型》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董璐
  • 发布时间:2016-04-28
  • 为了分析水冷却无釉光伏(PV)模块,本文提出了一个热电双集成的理论模型。冷却剂流由于较低的温度产生了更高的转换效率。然而,伴随他们电力参数和相应功率损失造成的影响,对太阳能电池的非均匀温度场产生进行了研究。在室外进行的实验测试,间接估计在已知辐照和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并且描述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的光伏模块。在无冷却商用光伏模块的室外描述下,当前Cvoltage曲线被标准程序校正为标准测试条件,用于与制造商的数据表进行比对。在本文中,通过实验证实,由于适当的冷却,标准测试条件可以在晴空条件下被现场合理再现。最后,通过日常模拟装置,由于可变冷却剂流速的性能改善,在不同气候条件的两个参考网站在细节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关报告
  • 《光伏热(PVT)集成热电冷却器(TEC)流体收集器的比较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8-11-28
    • 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光伏热集成热电冷却器(PVT-TEC)集热器,考虑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即不透明、半透明和铝基。分析建立在热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与热模型不同,ANN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几个参数和复杂的计算。将空气[案例1a]和水[案例1b]作为工作流体,研究了不透明PVT-TEC收集器[案例1]的性能。[病例1b]的整体电气效率和热效率分别比[病例1a]高1.9 - 2.8%和20.8 - 21.8%。通过对[Case 1b]不透明PVT-TEC集热器、[Case 2]半透明PVT-TEC集热器和[Case 3]铝基PVT-TEC集热器性能的评价与比较,探讨了光伏组件基材覆盖材料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se 3]铝基PVT-TEC集热器的日总电能增益、日热能增益率和日总火用增益最高。并将热模型计算结果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3日
  • 《光伏组件双二极管模型的七个参数的评估方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3-07
    •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任意太阳辐照度和电池温度的光伏板双二极管模型7个参数的分析方法。通过求解与电流-电压(I-V)特征点特性相关的方程,对6个参数(光电流、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第一个二极管的质量因数、串联电阻和分流电阻)进行了评价。进一步的信息,需要计算整个7个真正独立的参数集,是基于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1)排除模型参数的负值;2)尽量减小二极管质量因数之间的差异,使光伏组件的I-V曲线更加精确。提出了一种将双二极管模型应用于不同于标准额定条件(SRC)的条件的方法。 与其他两种二极管模型的比较表明,无论PV器件的类型(单晶、多晶、HIT、无定形硅、CIS、CIGS、串联)如何,都可以使用所提出的方法精确地表示I-V特性。 ——文章发布于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