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采油三厂作业六区重构渗流场激活油井产能》

  • 来源专题:油气成藏评价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7-09-15
  • 大港采油三厂作业六区精细渗流场重构,通过注采关系调整、注采矛盾调控、注采精细管理,截至目前,实现油井日增产80吨,有效激活了油井产能。 近年来、 作业六区新增套变水井70多口、 损失注水井点46口、 原来的渗流场被破坏。为此、 技术人员依据潜力大小、 积极探索老油田补流场治理模式、 先后实施水井修复等19口井、 对应39口油井受益。 作业六区目前4个断块进入双高开发阶段阶段内注采矛盾难以控制。技术人员提出了间歇式周期注水改变液流方向的建议提高了注水效益。上半年,通过在7个井组开展精细注水调控对应15口受益油井产量由53吨升至95吨。 此外,作业六区开展"日对比、周分析、月总结"工作、 持续深化精细注采管理、 严把措施论证关、过程控制关和效果分析关、 规范油水井措施挖潜、 实现闭环管理。

相关报告
  • 《大港采油三厂智能分析助油水井增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4
    • 2021年年初以来,大港采油三厂加速油水井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截至2月19日,这个采油厂应用油水井智能分析系统,完成调掺试水、调整工作制度、注水调配等无形上产工作530井次,累计增产1150吨。 油水井智能分析系统是在油水井生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优化拓展了示功图分析、电流图分析、指标对比分析、工况诊断、指标报警、视频监控等19项功能,全力支撑大港油田地面生产未来10年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建设需求,助力油水井生产调控智能化与无形上产提质增效。 采油三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油水井智能分析系统的操作培训,满足岗位员工的生产实际工作需求。畅通信息传递渠道,收集整理问题与建议,持续加大“油水井智能分析系统”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服务油气生产和注水调控。
  • 《长庆油田微生物采油“激活”老油田》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1-04
    • 截至2020年12月28日,长庆油田在镇277区延10油藏应用微生物三采技术,地层压力由12.2兆帕上升至12.7兆帕,阶段递减率下降至4.6%,日增油5.8吨,随着试验进入连续注入阶段,以微生物活化水驱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正在让老油田焕发“新活力”。微生物采油技术是通过人为调控,将地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剂注入油层,激活油藏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在油藏环境下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产生利于驱油的代谢物质,实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镇277所在的镇北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油藏具有“低渗、低孔、自然产能低”的特性。随着10年来的开发建设,“三低”油田面临含水上升速度和年自然递减率升高的窘境,老油田稳产形势不容乐观。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改善区块驱替效果,技术人员通过多方调研论证,在镇277区使用“微生物+营养剂”为核心的微生物扩配装置开展微生物活化水驱试验,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完善和实际应用,区内12口油井增油明显。“我厂老油田占比93%左右,应用微生物活化水驱技术,让老油田稳产看到了希望。” 采油十一厂地质研究所开发研究室主任王若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