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仪器装备研制项目“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复杂异型孔 加工系统”通过技术验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 liuzh
  • 发布时间:2018-09-19
  •   7月19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二级所先进制造所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工程团队承担的中国科学院仪器装备研制项目“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复杂异型孔加工系统”技术验收会议在宁波材料所举行。该项目得到了宁波大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依托该公司,此项技术已经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

相关报告
  • 《宁波材料所两项院装备研制项目通过综合验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liuzh
    • 发布时间:2018-12-11
    •   9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于2016年立项的***科学院装备研制项目——“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复杂异型孔激光加工系统”和“洛伦兹(透射)电镜用多场可控磁电功能测试系统的研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条财局在上海技术物理所组织的综合验收评审。经过专家评审,两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这两个研制项目的技术验收已于7月中旬完成,经现场技术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实施方案规定的要求。
  • 《数字孪生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涵盖基本理论、技术架构、五维模型、构建原则、建模方法、验证测试及关键应用场景,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 编译者: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7-17
    •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制造水平反映了国家的工业制造能力和科技创新实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变革。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为航空发动机制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物理实体的虚拟映射,实现实体与虚拟模型之间的实时交互和融合,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的工艺优化、质量控制、装配管理等关键问题。例如,美国GE公司在其数字化工厂中应用该技术,使发动机部件制造效率提升了25%,质量一次合格率提高了15%。中国航发集团在某型发动机制造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显著提升了制造过程的可控性和产品质量。 航空发动机制造面临工艺复杂度高、质量控制难度大、装配精度高等挑战。数字孪生技术为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虚拟仿真优化工艺、实时监控调整,形成闭环体系,解决工艺参数优化难、控制精度高的问题。同时,将制造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实现制造精度动态可控、质量问题提前预警和工艺方案智能优化。在装配环节,通过“精准建模——实时仿真——智能控制——全周期追溯”体系,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本文详细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其概念、特征、技术架构、五维模型以及航空发动机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原则。数字孪生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应用,包括在智能制造与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与追溯、装配过程数字化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证明其能够有效提升制造各环节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发动机核心机部件制造、涡轮叶片智能制造、发动机装配过程等典型案例分析,验证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与自主决策、全生命周期管理、跨领域融合应用等。本文最后提出了深化技术研究、拓展优化功能以及推进跨领域融合创新的研究方向建议,旨在推动航空发动机制造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