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今日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15
  • 10月1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了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刘亚芳副司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王志轩专职副理事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能源局科技司、新能源司、安全司、监管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关村储能技术产业联盟、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主持。

      刘亚芳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的建设成果,要求依托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整合资源,凝聚行业共识,共享储能标准化信息,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志轩在讲话中总结了中电联在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储能领域标准体系完善、重点标准研制、国际标准合作、信息平台优化等工作,加强各标准化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间的沟通协调,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做好储能标准化工作,为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介绍并发布了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国家能源局科技司能效与储能处徐梓铭处长宣读了发布词。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定位于国家能源局标准化管理平台的补充和延伸,用于宣传政府部门在储能产业及标准化方面的政策文件;集中展示储能领域标准化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公开储能标准体系、标准目录及在编计划信息;集中征求储能标准意见,收集储能标准实施反馈信息等。平台将作为我国储能领域覆盖范围最全面、参与主体最具代表性、运行机制最为开放的标准化信息平台,为储能标准化工作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关村储能技术产业联盟、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等行业标准化机构共同签署了《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信息报送公约》;会议为全国电力储能标委会、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委会、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委会、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委会、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委会专家颁发了平台“标准化专家”聘书。

      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储能标准化工作。2020年1月9日,国家能源局联合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共享储能标准化工作动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申请,牵头建设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并同步建立储能标准化微信公众号。4月2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功能需求研讨会议,储能领域相关标准化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储能相关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研讨并确定了信息平台的功能框架。7月20日,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对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标准化工作调研。认为储能标准化工作对于储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加强储能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8月1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评审会议,评审了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审议了《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信息报送公约》,要求加强各标准化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间的分工协作,保障平台高效有序运转。

      当前,储能标准化信息平台已建设完成,共包含组织机构、政策文件、标准公开、标准化动态、产业动态、标准实施反馈、关于我们等七个模块。“储能标准化”微信公众号同步上线,包含实用参考、发展动态、信息广角等三个栏目。

相关报告
  • 《全球首个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5-02
    •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航天云网天智公司牵头提出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标准提案,经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过程测量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委员会(IEC/TC65)投票,以92.9%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成为国际上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标准规范,国际标准号为IEC PAS 63178。   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接入领域拥有了国际认可的自主核心技术,为全球异构工业云平台提供了可参照的统一制造资源接入技术方案。同时也意味着航天科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标准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平台)是支撑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供强大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能力,帮助制造业企业对内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对外实现制造资源共享和协同,进而促进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资源/能力接入是工业互联网有效运作的前提,但目前各类工业云平台制造资源/能力类型和接入手段存在差异,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内、企业间工业系统互联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难题,航天云网天智公司成立了国际标准项目团队,启动《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国际标准的研究,连续三年获得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相关国际标准培育研究”集团标准化项目支持。基于项目研究经验,航天云网天智公司提出了《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制造资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标准提案,提案最终获IEC批准,成为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并正式发布。这将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指引,同时将为航天科工航天云网打造可用好用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主平台夯实基础。
  • 《电力储能锂电池安全标准IEC 63056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16
    • 由于IEC 63056:2020涵盖了各种电储能系统的电池,因此标准仅规定了常见及最低的要求。   据IEC官网消息,IEC 63056:2020 《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containing alkaline or other non-acid electrolytes -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secondary lithium cells and batteries for use i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于2020年3月27日正式发布。IEC 63056:2020由IEC/SC21A归口,其下设的WG5工作组负责制定。 电储能系统中使用的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二次锂电池和蓄电池的安全要求   IEC 63056:2020规定了最高直流电压为1500 V的电力储能用二次锂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和测试。IEC 63056:2020仅给出了电力储能用二次锂电池和电池组的附加或特殊要求,其基本安全要求在IEC 62619中规定。   由于IEC 63056:2020涵盖了各种电储能系统的电池,因此标准仅规定了常见及最低的要求。IEC 63056:2020产品的应用示例有:   电信系统   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   固定启动系统   光伏系统   家用(住宅)储能系统(HESS)   大型能量存储系统:并网/离网   此外,IEC 63056:2020还适用于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中的电池和电池组,但不适用于IEC 61960-3所涵盖的500 Wh及以下的便携式系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CESI)作为IEC/SC21A国内总归口单位,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电池领域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活动,负责向IEC推荐行业专家、组织电池行业相关单位成员参加IEC/SC21A国际会议、答复IEC文件和投票工作。赛西专家作为IEC 63056:2020的项目组成员和起草人直接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工作。   下一步,赛西作为IEC/SC21A国内总归口及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组长及秘书处单位,将积极组织开展IEC 63056:2020的国家标准转化工作,欢迎电池工作组成员及相关单位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