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团队开发出基于功能性隐形眼镜的数字全息AR显示技术》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2-08
  • CINNO Research产业资讯,模拟半导韩国光技术院(院长申勇珍)在韩国首次开发出了“基于功能性隐形眼镜的全息AR影像实现技术”,可以在隐形眼镜环境下完美实现立体影像全息影像。

    根据韩媒wikitree报道,韩国光技术院空间光信息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李光勋)李镇洙博士研究团队研制成功的该技术,特别是作为扩展可穿戴AR/XR/元宇宙技术的硬件范式的原创技术,在包括汽车、军事、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得以应用的可能性非常大,有非常大的希望能够实现高附加值光融合市场的商业化。

    最近,人们越来越关注为了实现以AR技术为中心的扩展现实(XR-Extended Reality)、全息现实(HR-Holographic Reality)和元宇宙(Metaverse)的高分辨率可穿戴设备,但以头盔、眼镜、护目镜等形式实现的传统可穿戴AR显示屏具有重量大、高成本及复杂的光学系的问题,一直难以实现商业化及普及化。

    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为了诊断眼球疾病而开发的功能性(智能)隐形眼镜技术,最近正在将领域拓展到能够实施AR影像的近眼显示(NED-Near Eye Display)的研究。

    李镇洙博士团队此次研发的功能性隐形眼镜,可以稳定地实现高衍射效率的全息成像,同时可保持长时间佩戴也无害的透氧率(Oxygen transmissibility,Dk/T)水平。另外,它还有一个特征,即摆脱只能在平面上记录全息图案的环境限制,在曲面上也完全可以实现。同时,能够可靠地控制全息影像播放所需的光线路径,从而实现清晰的全息AR影像。

    此次开发的功能性隐形眼镜所应用的核心技术,既确保了透氧率和衍射效率,又实现了各种隐形眼镜的形态下,无论是弯曲(球面、非球面)如何,方、圆、多面体、矩阵、马赛克等形式记录全息图的最佳结构设计技术。

    研究团队开发的多种模式的全息光学元件(5mm x 5mm)将矩形、马赛克形、矩阵形等特殊几何结构的形式插入、粘接在隐形眼镜(直径10mm)内部,将干扰纹(Interference pattern)写入到该结构的方式制作,以控制实现全息影像所需的光路径。

    全息影像的播放来自全息投影机(Digital holographic projector),将含有影像信息的光,即信息光投射到相应的隐形眼镜上,投射的信息光与隐形眼镜上记录的全息图案相遇并衍射,进入观察者的眼球内部,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过程。最终,观察者可以通过相应的隐形眼镜观看空间上播放的全息影像。

    中心主任李光勋表示:“要掌握元宇宙技术市场的主动权,需要提出新的范式来克服现有可穿戴显示技术的刻板印象,为此,确保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可穿戴显示相关核心原创技术实现先发制人尤为关键“,并称,“基于功能性隐形眼镜的数字全息显示,为现有可穿戴AR技术痛点提出了替代方案,并有望加速AR/VR/元宇宙行业的扩张。”

相关报告
  • 《软性隐形眼镜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1-31
    •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各种可穿戴和非侵入式传感器。这些包括能检测血氧水平的电子皮肤涂层,由金属氧化物薄膜制成的隐形眼镜,可以检测眼泪中的葡萄糖水平,以及基于塑料和硅集成电路的灵活的集成传感器阵列,这些芯片可以检测出汗液中的葡萄糖分子。 然而,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隐形眼镜都含有易碎和硬的成分,这些成分都是在塑料薄膜上制造的,可以阻挡用户的视线,有时甚至会损坏眼睛。他们也经常需要庞大的电子设备来测量传感器的信号,这当然不是很实用。 韩国Ulsan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UNIST)的jangung Park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成功研制出了软性隐形眼镜,其中葡萄糖传感器、无线电力传输电路和led显示屏都采用了透明和可伸缩的纳米结构。透镜的弹性部分是使用硅树脂弹性体形成的,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性隐形眼镜的材料。 高度透明和低雾。 “很明显,隐形眼镜也不应该阻挡佩戴者的视线,而且它们必须高度透明,并且在光学清晰度方面有低的雾霾,”Park解释说。“对于我们的透镜的混合基体,我们使用的是异质材料,其折射率不太大,而且与眼睛局部区域相匹配。这种“指数匹配”的方法为穿戴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即显著的透明度(在可见光波段的93%)和低的雾霾(在可见光波段有1.6%)。 ——文章发布于2018年1月27日
  •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隐形眼镜,可通过快速捕获泪液中的外泌体以进行癌症诊断》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中国生物技术网8月21日消息,美国寺崎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智能隐形眼镜ACSM-PCL,其镜片嵌有与抗体结合的微型腔室,易捕获泪液中的外泌体,为癌症预筛查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经济、无创的支持性诊断平台。ACSM-PCL具有高光学透明度和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对外泌体的敏感性,并采用金纳米颗粒比色法来可视化捕获的外泌体,有望成为从癌症到病毒感染等不同疾病的强大诊断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