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无参转录组测序》

  • 来源专题:广东省科技情报动态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林兴浩
  • 发布时间:2017-05-16
  • 出色完成每一个项目环节.

    至2015年12月,诺禾致源已经成功对樱桃、蚊子、草莓、牡蛎、鲫鱼、 夜蛾等300多个无参考基因组物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 助力研究者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Scientific Reports 、 BMC Genomics等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文章。 “科学的方案设计,严格的质控管理,专业的分析团队,丰富的项目经验,优质的项目服务”, 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出色完成,助力科学研究。.

相关报告
  • 《Science | 短串联重复序列结合转录因子调节真核生物基因表达》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09-26
    • 2023年9月22日,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Short tandem repeats bind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tune 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的论文,该研究讲述了短串联重复序列在调控基因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STRs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调控元件中,STRs长度的变化往往与转录水平的改变相关。但是STRs调控基因表达的具体机制一直不明。Horton等在研究中发现,许多转录因子可以直接与STRs结合,而这种结合无需类似已知的结合位点,可以用简单的加性模型解释和预测,即重复的低亲和力结合位点之和产生较大作用。结果表明,STRs提供了一种调节转录因子结合和下游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机制。STRs约占人类基因组的5%,而编码蛋白的基因仅占1.5%,STRs长度变异与许多疾病相关。STRs可以看作一种调节本地转录因子浓度和结合反应的调节器,在疾病、发育和稳态中调节基因表达。 本文内容转载自“PaperRSS”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2Eb-9MIejzUQU77hNl-6g
  • 《“长读长测序技术”发现玉米转录组多样性》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李楠
    • 发布时间:2017-11-27
    •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与水稻、小麦共同占有世界粮食消费量的三分之二。玉米的多样性对农业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基因表达方式使其拥有独特属性,即便同属一个品种的玉米也是如此。这主要是由植株的内在特性和环境条件差异所致,如土壤湿度、获取养分和光照强度等。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年6月24日刊载了美国农业部和纽约冷泉港实验室(CSHL)Doreen Ware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分子长读长测序技术揭示玉米转录组的多样性。该成果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项目“改进植物基因注释项目”(1127112)、NSF项目“发现谷物基因”(1032105)、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ARS)项目“科研信息系统”(CRIS)(1907-21000-030-00D)、NSF项目“稀有等位基因研究”(1238014)等多个项目资助。 2009年,Doreen Ware团队首次完成了玉米品种B73约3万个基因序列的拼接。研究发现RNA以不同形式剪接,而在玉米3万余个基因中,许多基因可以转录这类RNA信息,从而生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这说明玉米的选择性RNA剪接非常普遍,每个玉米个体都具备选择性发展的可能性。这一发现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利用分子长读长测序技术揭示玉米转录组多样性的研究中,Doreen Ware研究团队对玉米自交系B73的6个组织(根、花粉、胚、胚乳、幼穗和幼雄穗)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测序结果发现了“令人称奇的多样性”。团队首席Doreen Ware博士称:“新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玉米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该研究的关键是采用了更为精准的、与PacBio测序公司合作研究的长读长测序技术,测序结果并没有发现很多之前未知的基因,而是激活了基因表达时所产生的更多转录本。研究共读取和分析了6个玉米组织中的111,151条转录本,其中,约57%的信息之前从未被发现过,也未被测定过。 从实践上讲,此研究的创新性在于它意味着未知新功能揭示的开始。科研人员通过观察未知,了解其实质及功能,开始逐渐意识到玉米育种的新途径,例如,越来越多的地区年平均气温持续攀升,由此我们可以考虑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 (编译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