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产量再飙升 油市或长期承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2
  • 周二(11月19日)国际油价维持震荡下行,触及两周低位,因有消息称俄罗斯不愿进一步减产。需求疲软,供应过剩是当前油价下行的根本原因,但即便如此,全球石油供应还有可能进一步走高。根据Rystad Energy的最新数据和预测,到2030年,巴西的石油日产量可能从2019年的平均280万桶提高到550万桶以上,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

    11月,巴西举行的史上规模最大的石油拍卖令人失望,国际勘探和生产公司对此兴趣不大。但这并不影响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规模的扩张。据了解,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几乎完全控制了巴西油田的80多亿桶石油,计划在那里建造第六艘浮式钻井船。为了开发沿海的这些资源,巴西计划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斥巨资进行700亿美元的海外资本投资,全部用于油田开发。这个项目将对巴西石油公司产生巨大影响。

    Rystad能源公司上游团队的副总裁Aditya Ravi表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可以在几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开上市石油公司,我们预计,未来10年,仅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就能将日产量提高130万桶以上。

    在2019年期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从第五位发展成为第三大石油生产商,在第三季度达到了220万桶/天的产量。

    根据Rystad Energy的最新预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成为第二大石油生产商,并有可能在未来10年取代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巴西的石油日产量可能从2019年的平均280万桶提高到550万桶以上,因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到2030年的潜在峰值产量接近380万桶。

    巴西官员最近表示,巴西希望加入OPEC。巴西目前的产量将使其成为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Ravi警告称,加入欧佩克可能会对巴西造成重大破坏,使巴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有可能在产量上升之际被欧佩克束缚手脚。

    不过巴西经济部长盖德斯表示,巴西愿意与OPEC就能源行业的未来进行讨论,但对加入一个设定价格和限制产量的垄断组织没有兴趣。盖德斯表示,通过石油冲击来打压西方国家...没门儿!他还称,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有其原则和价值观,不会为了钱而改变。他表示,巴西想要增加全球原油产量,而不是像欧佩克经常做的那样减少原油产量。

    巴西石油公司的扩张以及巴西经济部长的态度都说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石油供应充足且产量或将持续上升,但由于需求疲软,油价或将面临长期承压。此外,市场还在预期本周即将公布的美国原油库存数据可能超出预期,调查的六位分析师的平均预期是,截至11月15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了约110万桶,这是连续第四周增长。

相关报告
  • 《巴西:乙醇汽油编年史》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6
    • 美国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艾奥瓦州讲话时宣布,将延长使用乙醇汽油期限。 具体内容为:由于俄乌局势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美国环境保护署将发布一项紧急豁免措施,允许在6月1日至9月15日期间销售混合15%乙醇的汽油。 据业界人士分析,此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为美国缓解俄乌冲突以来油价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 美国重提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按乙醇所占百分比来命名,例如乙醇占比10%的乙醇汽油就叫做E10。美国主要使用的就是E10汽油,此次放宽限制的是E15汽油。加州多采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 去年9月,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加州使用E85的FFV销量已经在当年飙至新纪录,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55%,比2018年翻了一番。截至2020年底,加州道路上的FFV数量是电动汽车数量的两倍。(“灵活燃料汽车”,即Flexible Fuel Vehicle,简称FFV,驱动能源灵活性非常强,能够使用市面上任意比例乙醇的汽油) 而且,加州E85供应商在今年3月就曾表示,市场对E85的需求一直在上升,1-2月同比增幅已经超过20%。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试着将E85与可再生石脑油混合,从而生产出近100%的可再生燃料。与无铅汽油相比,这种新生燃料可降低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拜登这次为乙醇汽油做推广,其实是财政、环保两手抓,可是他南边的巴西就没这么硬气了。 巴西的“乙醇崛起”之路 早先,巴西并不知道自己家有油田。巴西是“甘蔗玉米王国”,将甘蔗榨糖可以发酵成乙醇。巴西成为了最富有乙醇的国家。 1931年,巴西就提出了“所有进口汽油中必须混合5%的乙醇”的规定,同时又规定了乙醇的最低价以谋求保障国内乙醇产能的持续发展。这并不是因为巴西发现了石油乙醇的环保,而是为了降低国内对石油的依赖。 1939年,巴西终于发现自己也是有油田的天选之子,尤其是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油气储备量一下子就领跑拉美。但由于技术跟不上,直到1980年代,手握大把资源的巴西90%的石油依旧依赖进口。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巴西就强制推行E20,并且很早就开始尝试使用纯乙醇的E100汽车,目前巴西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为45.3%,由甘蔗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占巴西能源消费总量的17.4%。巴西85%的新售轻型汽车为乙醇汽油动力车。当乙醇的价格低于汽油70%,用户就会偏好使用乙醇能源。 甚至在两伊战争时期石油价格从13美元/桶暴涨到43美元/桶时,巴西政府也没想摆脱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只是将乙醇在汽油中的混合比例强制提升到20%,国内的乙醇消费量呈爆炸式增长——尤其是乙醇汽车,1980年的年销量占比是28.5%,1984年就上升到了88.5%。这直接抬升了巴西乙醇消费量的基数,让巴西成为了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乙醇消费大国,这也为后来被乙醇掣肘埋下了一个大雷。 1999年,巴西国内的乙醇定价终于不再受政府控制,在乙醇产量和净出口量上仅次于美国。4年后,FFV登陆巴西。FFV在短短18年内普及率就从2003年的0.26%,上升到了去年的82%;纯燃油车则在过去10年中,从40%的市占率下降到了17%。 2017年12月,巴西政府通过了RenovaBio法案(翻译过来就是“国家生物燃料政策”),彻底将FFV定位为重要国策,进一步促进生物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现在,巴西每年平均年产甘蔗6亿多吨,一半用于生产蔗糖,另一半用于生产灵活燃料汽车所需的乙醇。巴西的新能源车产业可以说得天独厚,但实际发展却不尽人意。 大起大落 虽然很早就开始搞乙醇燃料,也大力推广了乙醇燃料的动力车,本以为会是两大行业皆大欢喜的局面,但巴西的汽车产业发展到现在,谁看了都得觉得可惜。 1956年,巴西政府制定出了一项名为《汽车工业逐步实现民族化计划》的产业政策:对于本国有能力制造的零配件,不再发放进口许可证,只允许进口国内无法生产的零部件;欢迎汽车以CKD(全散件组装)模式进口。 数据显示,到1960年代初,巴西的汽车年产量就达到了13万辆,1980年巴西的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并在1979那年拿下了全球汽车产量第十的宝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1980年-2000年巴西的汽车工业一直停滞不前,直到2000年初,巴西的汽车年产量才突破200万辆大关,终于在2008年迈过300万辆的门槛。 不过,这样的高光时刻仅仅维持了5年。 汽车行业这一跤跌得如此“荡气回肠”的首要原因,是当时大宗商品不断遭遇熊市,看似工业大国的巴西,几十年来主要将工业集中于资源密集型领域,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和中低端制成品出口。就比如乙醇燃料,就是用当地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甘蔗资源提炼而成。 同时,巴西几十年如一日地习惯于进口大量高技术成品,将主流工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不注重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构建,导致相关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市场化改革严重不足。 据巴西电动车协会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当地总共出售了近200辆纯电动车、1800辆混合动力车——全是进口车,没有自主研发的车型。家里明明有大把的石油资源,却不思进取提高技术……种种的惯性依赖由于终于让巴西的汽车工业,在这两年站到悬崖边缘。 更雪上加霜的是,去年4月开始巴西由于长期干旱引发甘蔗与玉米大批量减产,摆在巴西人面前的是一道选糖还是选油的难题。 巴西能源结构并不单一,但想要走出窘境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还是一意孤行单纯依靠油气作为能源支柱,那就会在“乙醇泥潭”中越陷越深。 近几年巴西逐渐摸索出了国际间能源合作的路子,中国已同巴西合力贡献了一例成功案例。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巴西,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位居南美洲国家第一位。其中,水电装置约占巴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的76.8%。基于此,早在2014年2月国家电网在巴西的控股公司就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以51∶49的股比组成联营体,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一期项目,2019年3月,美丽山二期特高压输电项目已实现了实现全线贯通。 巴西的可再生能源丰富,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分布广。如果巴西想能源转型,也不是非乙醇汽油不可。专注于技术,发展数字化水电、风电、光伏或许是另一个方向。
  • 《油价飙升》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10-13
    • 石油投资者摆脱了对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袭击的破坏,石油投资者大量空头。押注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将飙升33%,就在价格短暂跌破攻击前水平之前。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9月27日发布的数据,理财经理仍然净多头,但反弹的押注缩至9月14日罢工之前的水平,罢工导致沙特石油产量减半。 CFRA Research Inc.的能源分析师斯图尔特•格里克曼(Stewart Glickman)说:“多头头寸最初的膨胀部分是由于担心沙特工厂的损坏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