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我国经济持续展现韧性与活力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20
  •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份工业生产数据。总体看,8月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成效不断显现。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制造业增速明显加快。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

    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超六成产品增速回升。8月份,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近六成。

    装备制造支撑有力,工业发展韧性彰显。8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8.9%,有力支撑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高技术制造业稳步发展,新产品生产向好。我国工业领域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带动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回升幅度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今年前8个月,中国经济再次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工业生产继续恢复,多数行业增速加快,装备制造业回升明显,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二季度以来,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联合国发布《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更新报告,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预测的4.8%上调至5.3%;摩根大通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率预测上调至5.0%,对今年经济增长持偏乐观看法,充分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中国采取的许多措施支持了经济增长,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显示,商界人士对中国市场的机遇充满期待。

    外资同样普遍看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英国、加拿大、法国、瑞士、荷兰、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32.6%、111.2%、105.6%、59.2%、25.3%和20.8%。法国欧莱雅集团董事长让-保罗·安巩表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全球消费市场的‘加速器’,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正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58351-1.html
相关报告
  • 《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4-11-25
    •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和4.1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股份制企业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9%;私营企业增长4.8%。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6%、33.4%、11.8%。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与1-9月份持平。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0%,上升2.0个百分点。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2亿元,同比下降3.5%。(国家统计局)
  • 《国家统计局解读11月工业生产数据:工业生产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彰显韧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17
    • 工业生产总体稳定 新动能成长彰显韧性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解读11月份工业生产数据 11月份,受疫情短期冲击加大影响,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从累计看,保持总体平稳。同时,工业结构升级态势未变,新动能继续成长,民生产品供应得到保障,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工业生产受疫情影响有所回落,但累计增长总体稳定。受疫情反弹,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较10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但从累计看,工业平稳增长态势未变。1—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1—10月份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3.3%,回落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回落0.7个百分点。 二是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彰显工业经济韧性。11月份,新能源产品生产保持高速,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0.5%,充电桩、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9.0%、68.6%、50.7%;新材料产品生产高位加快,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0.3%、103.4%、77.4%,较10月份加快30.3、7.2、17.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较快增长,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民用飞机、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1.2%、30.8%、24.3%。 三是生活必需品生产保持增长,能源保供成效继续显现。各方面聚焦民生需求,加大相关产品生产,保障居民生活需要。11月份,涉及居民衣、食等方面的生活必需品保持增长。其中,化纤长丝机织物、蚕丝被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0%、1.8%;方便面、乳制品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9%、4.5%;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豆制品制造、毛织造加工等行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1%、6.1%、1.8%,为经济社会有序运转提供有力支撑。能源保供政策持续显效,为保障生产和居民生活用能发挥重要作用。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较10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别增长5.5%、7.2%,加快2.5、0.5个百分点。 11月份疫情波及面广,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工业平稳增长格局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措施显效,工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下阶段,面对复杂严峻国内外形势,要按照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最新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