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地下储气库开始注气》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4-12
  • 记者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获悉: 经过半个月的设备检查维修作业、4月6日、随着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开始注气、中石油10座储气库 (群) 已全面开始注气作业。这10座地下储气库 (群) 2018年将完成注气89.8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2.7亿立方米。 储气库建设是应对用气高峰出现气荒的重要措施。中石油此次投运的10座储气库 (群) 设计库容超过400亿立方米、2018年形成调峰能力超过80亿立方米、将惠及京津冀等10余省市 (2亿人口)。据悉, "十三五" 和 "十四五" 期间, 中石油还将规划新建13座储气库 (群), 以进一步提升应急调峰能力, 增加调峰总量。

相关报告
  • 《全国最大储气库开始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7
    • 12月6日,记者从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获悉,中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已开始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预计今冬明春,该储气库可向西气东输二线和北疆环网供应天然气23.8亿立方米。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呼图壁储气库于2013年6月建成投产,是中国石油第一批投产的储气库。截至目前,累计注采气量均逾百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冬季天然气的供应。 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呼图壁储气库是西气东输二线首座大型储气库,具备季节调峰和应急储备双重功能,对保障西气东输稳定供气、缓解新疆北部冬季用气紧张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冬季生产特点,呼图壁储气库抓紧落实新井产能,深挖老井潜力,深化“一井一策”管理,加强采气井产能动态评价,科学开展最大产能测试、生产压差优化,逐井落实气井最大产能。目前,该储气库13口天然气井生产高效有序,预计12月再投产3口新井,届时日采气量最高可达到3000万立方米,能够保障6000万个家庭每日用气,惠及人口近2亿人。
  • 《中国首座海上储气库正式采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2
    • 11月26日,随着大风寒潮的侵袭,渤海唐山海域岸边浮冰翻滚,而位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南堡2号人工岛地下3000多米处的国内首座海上储气库——南堡1号储气库,却正蓄势待发。当日13时,随着采气指令的下达,南堡1-29气库4井采气阀门缓缓开启,系统压力逐渐上升,天然气顺利进入生产装置,标志着我国海上储气库正式进入首轮采气阶段。 今冬取暖季,南堡1号储气库预计将为京津冀地区输送3.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满足350万户家庭的用气需求。该储气库是利用开采后的枯竭油气藏空间改建而成,相较于地上新建储气设施,既节省了勘探投资,又节约了建设成本。 储气库作为天然气供应链中的“缓冲器”和“调节器”,对于确保国家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面对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储气库还能作为应急气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南堡1号储气库设计有效库容为18.14亿立方米,于2021年开展先导试验,2023年整体开工建设。 为确保海上储气库的安全运行,冀东油田在项目建设前期对储气库的安全性和气密性进行了认真评估,并采用了地质、井筒、地面设施“三位一体”的安全设计理念。今年,冀东油田还新建了双向注采管道、中控室等设施,使南堡1号储气库达到正式投产的条件。 在南堡1号储气库集注站,采上来的天然气会经过降压、脱烃、脱水等气质处理,达到标准后再通过管道输送到京津冀地区。地处渤海唐山海域的南堡1号储气库周边天然气运输管网密集,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冀东油田将继续推进新储气库的建设,计划建成投用后,该储气库群将成为华北储气中心,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