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增长72!未来 5 年中国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量 56%》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16
  • 国际能源署最近发布了《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预计在2023年至2028年期间,我国将占据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产能的56%。在此期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装机将增加2060吉瓦,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1574吉瓦。欧盟和美国分别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第二和第三大建设者,预计将分别新增429吉瓦和337吉瓦的产能。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印度预计将增加203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1个国家预计将增加63吉瓦的产能。这表明,亚洲地区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部署的主力,这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产能建设方面具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例如,项目审批和建设速度较快,融资渠道较为畅通。此外,我国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使得光伏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的生产具备规模经济优势,同时在铜、镍和锂等矿产供应和加工方面拥有领先地位。

    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产能迅速增长,但煤炭发电量的增长依然显著。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进口国,我国在建燃煤产能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据《全球能源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正在建设136.24吉瓦的燃煤发电装机,还有255.5吉瓦的煤电装机处于宣布、预许可或审批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在全球在建燃煤发电装机中占比达到67%,新增煤电装机的占比更是达到72%。目前,我国已占据全球2095吉瓦燃煤发电量的53%。随着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燃煤电厂退役,这一比例在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增加。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0259.shtml
相关报告
  • 《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19
    •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但仍需解决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融资等关键问题。 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初将成为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该报告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闭幕以来,国际能源署首次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国际能源署预测,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吉瓦。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报告预测,未来5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95%。到2024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将超过水力发电;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在2025年和2026年超过核电。到2028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份额将翻一番,合计达到25%。 全球生物燃料也迎来黄金发展期。2023年生物燃料在航空领域逐步推广,并开始替代更多高污染燃料。以巴西为例,2023年生物燃料产能增速比过去5年平均水平快30%。 国际能源署认为,各国政府愈加重视提供可负担、安全和低排放的能源供应,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里程碑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实现增长目标仍需更多政策和融资支持 “尽管全球正在向COP28设定的目标迈进,即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但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还不足以实现该目标。”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 国际能源署报告认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氢能、生物能源发展缓慢。以氢能为例,尽管过去10年有不少绿氢能源项目启动,但由于受投资进度缓慢、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预计到2030年只有7%的计划产能可实际投产。 国际能源署还指出,在2030年前,生物燃料产业同样需要加快发展速度,这样才有望实现全球能源行业净零排放时间表。此外,由于全球供应链紧张、成本上升和项目许可周期较长,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各国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体也面临着不同问题和挑战。报告认为,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政策不确定性、电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行政审批程序繁琐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挑战。对于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来说,重点要解决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资、治理和监管。 “目前在全球大多数国家,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具有成本优势,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迅速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和部署。”比罗尔表示,国际能源署将密切关注各国是否兑现承诺并实施适当的政策。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表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2023年中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66%,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到2028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中国对全球实现可再生能源增加两倍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并保持国际领先。目前,全球光伏产业近90%的产能在中国;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里,中国企业占7家。中国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还加大研发力度,努力攻关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中国的风电设备出口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市场上约六成风电设备产自中国。从2015年起,中国风电设备出口装机容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超50%。中企承建的阿联酋首个风电项目日前正式投入运营,项目总装机容量117.5兆瓦;中企投资承建的孟加拉国首个集中式风电项目也在前不久并网发电,每年可为当地提供1.45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中国在实现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更多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支持,助力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阿联酋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首席运营官阿卜杜勒阿齐兹·奥拜德利表示,公司与多家中国企业有着密切合作,许多项目都有中国技术的支持,中国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副部长艾哈迈德·穆罕默德·马西纳说,中国在该领域贡献对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能源署认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技术、成本优势和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在推进全球能源革命尤其是降低全球太阳能发电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国继续引领全球风电装机增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5
    •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风能报告2022》指出,2021年,全球风电行业新增并网量达9370万千瓦,为仅次于2020年的历史第二高纪录。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去年全球风电项目交付速度有所放缓。GWEC表示,各国应进一步加大对风电行业的支持力度,以推动风电装机以更高速度增长。 中国“一枝独秀” 根据GWEC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风电累计并网总量已经达到8.37亿千瓦,同比增幅为12%。同期内,全球风电项目招标市场持续火热,总招标规模达8800万千瓦,同比涨幅高达153%,其中,陆上风电项目招标量约为6900万千瓦,占比约为78%,海上风电项目招标量约为1900万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持续雄居全球最大风电市场之位。GWEC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约为3007万千瓦,虽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是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最高的国家。美国位居第二,去年新增陆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1270万千瓦。与此同时,欧洲、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去年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同比涨幅分别高达19%、27%和120%。 在海上风电领域,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量达到2110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达到5700万千瓦,同比上涨了7%。 GWEC指出,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量可谓“一枝独秀”,占全球新增总量的80%,这也让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最多的国家,同时,这也是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连续第四年全球居首。同期内,英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超过230万千瓦,其中浮式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到5.7万千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另外,越南因海上风电电价补贴政策变化,2021年新增并网装机量为77.9万千瓦,成为去年全球第三大海上风电市场。 当前增量仍不足以满足需求 虽然去年风电行业整体发展势头喜人,但业界普遍认为,风电装机增速仍有必要大幅提升。2021年,国际能源署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相继发布了温升1.5℃能源发展路线图,其中都提到,要达成既定的气候目标,2050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需要突破80亿千瓦。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其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更是明确指出:“到2030年,全球风电装机需要扩大到33.8亿千瓦,满足全球1/4的电力需求,这一数据是目前全球已并网风电装机的4倍左右。” 然而,从GWEC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全球风电装机的增速远不能达成上述目标。GWEC市场信息平台预测,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30年,全球风电装机量将不足上述路线图所需风电装机的2/3。 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GWEC明确指出,风电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当前,物流成本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这严重挤压了风电整机和零部件制造商的利润。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美国、印度等国家的风电项目建设速度,德国、意大利、波兰等欧洲国家风电项目也面临着项目审批缓慢、监管过严等阻碍,新推出的陆上风电项目招标往往投标不足。” 业界呼吁稳定政策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多次强调,目前,多国能源系统正面临着化石燃料价格波动导致的混乱局面,可再生能源将在化石燃料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有效保护消费者,同时也将对冲用能成本的上涨趋势。风电和光伏既有助于实现气候目标,更能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韧性的能源系统。 GWEC首席执行官Ben Backwell表示:“风电行业正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想提高到实现净零排放和保障能源安全所需的水平,还需要一种新的、更加积极的方式来制定政策。如果继续持有‘一切照旧’的态度,我们将错过这个唯一的机会窗口。各国需要果断地解决审批及规划等问题。” 风电企业Iberdrola可再生能源董事总经理Xabier Viteri Solaun则指出:“未来10年内,风电产业必须加速发展,才能实现各国的碳减排目标,而政策制定者必须保证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减少审批环节,并加快电网建设速度。各个国家及地区的政策必须尽快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部署扫清道路。” GWEC呼吁:“当前风电行业成本正快速上涨,这与目前风电行业的市场环境关系密切,能源转型需要政策制定者进行更多系统性设计,确保环境和社会发展与风电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同时,各国应尽快理顺风电项目审批流程,消除土地分配、并网许可等掣肘因素,并加强公私领域合作,国际上也应针对关键金属原材料出台更加有力的监管框架,另外,需要加强风电领域人才培养,以保证风电在能源转型中能够真正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