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6万吨锂电池石墨化负极材料项目动工》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6-18
  • 瑞志新材料年产6万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14.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6万吨锂电池石墨化负极材料产能预计2026年一季度试产。
    近日,位于甘肃武威的甘肃瑞志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瑞志新材料)年产6万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在武威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正式破土动工。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14.2亿元,项目占地面积97亩,分两期建设,一期6万吨锂电池石墨化负极材料产能预计2026年一季度试产,达产后年产值近6亿元,年税收3600万元。
    资料显示,瑞志新材料为湖南优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成立于2024年,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 原文来源:https://www.chemall.com.cn/news/show-217307.html
相关报告
  • 《青海海东首条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5
    • 3月3日,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获悉,该市首条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该企业目前已跟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将产业链延伸至锂离子电池制造及应用,打造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材料行业全产业链。 在位于河湟谷地的海东市乐都区的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加工车间,记者看到磨粉、包覆、筛分、除磁、石墨化、碳化等工序有序运行。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生产线;二期投资8.8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生产线以及3万吨负极材料配套生产线。 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的一种,与镍镉、镍氢、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相比,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且无重金属污染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和电池外壳等部分组成。 该生产线加工生产的负极材料作用是储存和释放能量,主要影响锂电池的循环性能等指标。当前,受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叠加拉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对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储能市场,都处于高增长的阶段,且需求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伟说,企业二期项目将于4月开工建设,年底实现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周边400人就业,保证村民的经济收入,预计在2023年产值突破10亿元。 近年来,海东市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机遇,积极布局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加快动工一批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持续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线的投产为海东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又一次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将全力配合项目建设,切实解决企业在建设、投运、市场拓展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项目建设提供各项要素保障。”乐都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 《兴丰新能源公司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加工项目已完成投资2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27
    • 山东兴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在旗下营工业园区分期建设2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加工项目。其中,一期工程计划建设年产5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2018年12月份建成投产;二期工程2019年开工建设,2020年投产;三期工程2022年开始建设,2025年投产。项目总用地1500亩。一期工程自今年3月28日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工程正在开挖基础等土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