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团队进入XPRIZE“深海探测机器人”竞赛—启动海床地图绘制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zhoubz
  • 发布时间:2017-03-03
  • 2015年12月16日,XPRIZ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eter H. Diamandis博士宣布推出700万美元资金的Shell Ocean Discovery XPRIZE项目(深海探测机器人竞赛)。这是一个为期3年的全球性比赛,意在激励参赛团队能够推动快速海洋勘探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比赛期限为3年,包括9个月的团队登记、12个月的初步方案开发和18个月的两轮测试和专家组评判。参赛团队在第一轮中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包括绘制海深图(海床地图)、生成特定标的物的高清图像和辨别考古、生物或地质特征。参赛团队还必须从岸上或空中的设备操作最深4000米的探测设备,以证明其技术的弹性和持久性。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九州工业大学、日本海上港湾航空技术研究所、三井船舶制造株式会社、日本海洋事业株式会社以及KDDI综合研究所组建了超广高速海床地图研究团队-Team KUROSHIO,于2016年12月提出了技术方案,2017年2月8日通过了Shell Ocean Discovery XPRIZE的方案审查,并计划在2017年9月开始第1轮的海域实验测试。全球共有21支团队进入了第1轮测试,其中Team KUROSHIO是唯一进入Shell Ocean Discovery XPRIZE的日本团队。

    Team KUROSHIO以XPRIZE提出的领域难题为挑战,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合作,在向世界宣告日本海洋调查技术实力的同时,将创建新型海洋调查团队,并致力于激活已有市场和开拓新的市场。

    Shell Ocean Discovery XPRIZE竞赛时间表:

    2015年12月14日,公开征集挑战指南。

    2016年6月5日,公开挑战规则。

    2016年9月30日,参赛团队报名截止。

    2016年12月,参赛技术方案提交截止。

    2017年2月,公布进入第1轮测试的团队。

    2017年9月,进行第1轮测试比赛。

    2017年12月,公布第1轮测试结果。

    2018年9月,进行第2轮台测试比赛。

    2018年12月,公布第2轮测试结果。

    (陈春 编译)

相关报告
  • 《MBARI研究人员帮助绘制和探测加利福尼亚湾的热液喷口》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12-28
    • 在佩斯卡德罗盆地南部,海面以下4000米处,锯齿状的象牙色的塔从海底升起,并发散出闪光的热液,这些是目前已知的加利福尼亚湾最深的热液喷口。 这些深海烟囱是于2015年由蒙特利湾水族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MBARI)科学家发现的。研究人员称之为Auka热液喷口。有趣的是,这些喷口喷出的化学物质和宿主动物与在100英里外的阿拉贡海湾看到的非常不同。 2018年10月31日,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小组在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管理的研究船Falkor上开始了为期21天的考察。他们对Auka热液喷口的地质、化学和生物学开展进一步研究,同时继续在盆地中寻找更多的热液喷口。 Falkor携带着一个多波束声纳,可以绘制Auka热液喷口附近50米分辨率的海底地图,但这种分辨率还不足以揭示像热液烟囱这样的比较小的特征。 为了制作更详细的地图,同样的声纳技术将被部署在MBARI工程师和科学家设计的水下机器人上,该机器人将在海底上方50米(164英尺)飞行。这种自动水下航行器(AUV)以3海里行驶,可以绘制出大约250米(820英尺)宽的区域,并显示出一米宽区域的特征。MBARI科学家利用相同的AUV进行了2015年的科学考察。 在这次考察中,地质学家将使用AUV在佩斯卡德罗盆地的其他地方寻找新的热液喷口区,特别是北佩斯卡德罗盆地的未勘探水域。 当AUV探测周边地区时,同样由MBARI团队设计的精密传感器组件将用于制作更精细的、一厘米分辨率的Auka热液喷口地图。这些组件被装载到一个远程水下运载工具(ROV苏巴斯蒂安)上,组件中结合了声学和光学技术-声纳、激光雷达和高分辨率的立体摄像机。这三种仪器串联工作。多波束声纳工作在雷达无法工作的区域,例如浑浊的水域。海底柔软的小动物,尤其是海参和海绵,可以用激光雷达而不是声纳进行测绘,因为声波不会从它们身上反射出来。另一方面,相机照片允许科学家识别和测量动物的大小。 但是,研究3800米(12500英尺)以下的表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样的综合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深海的认识。而且,随着热液喷口日益成为深海采矿的目标,这种跨学科研究可能有助于识别独特且需要保护的地区。 (王琳 编译)
  • 《探访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工厂: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6-22
    • 中国有数百家机器人工厂,排名第二的厂家年销售额不到1亿元,而沈阳新松机器人年销售可达16亿元。这家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工厂,有什么技术优势?生产车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在新松车间的某一块区域,几十条机械手臂在不停地挥舞,场面相当壮观,甚至有科幻电影的架势。 中国有数百家机器人工厂,在小而散的竞争格局中,排名第二的厂家,年销售额甚至还不到1亿元。只有沈阳新松机器人一家,鹤立鸡群,年销售收入16亿元。这家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工厂,有什么技术优势?生产车间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之声记者吕红桥近日来到这里,进行了探访。 大家好,我叫小松,是新松服务机器人家族中的一员,很高兴在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成立大会现场与您见面…… 资料图 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在沈阳上演,主持发布会的是一台机器人。这是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台服务机器人,虽然已经是老款,但客串主持人,似乎并没有什么纰漏。 机器人主持人还算不上主角。进入工厂车间,一台头带屏幕的白色机器人就跟记者说话了。 机器人:初次见面,请多关照。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这是机器人大堂经理,主要用在银行,它可不是只能迎来送往,站着摆摆样子。新松机器人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说,人类大堂经理干的活儿,它基本都能干。 哈恩晶:可以介绍,刷小票,可以刷脸,因为它技术越来越先进了,可以识别,可以人机交互。你看它中间那里还可以搬点东西,带着客人到指定的窗口,就相当于大堂经理一样。它可以自动避让,你看人在那里,它就围着人走。 机器人大堂经理的一旁,几个端着托盘和矿泉水的机器人,在桌子中间来回穿梭。它们的身份是机器人服务员,也被称为送餐机器人。可其实,它们不光能点餐、送餐,有的还能完成调酒这样的技术活儿。在一些城市,机器人服务员已经“上岗”了。 哈恩晶:这个送餐的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你们也经常看到机器人餐厅什么的,所以它还是比较方便的。未来可能跟支付宝,还有其它端口结合,它可能就能结账了,客人吃晚饭用它就能买单了。 除此之外,新松还在开发用在医疗和养老康复等领域的新型服务机器人,当然,这些现在还对外保密。不过,目前公司最拿手的还是工业机器人。 在新松车间的某一块区域,几十条机械手臂在不停地挥舞,场面相当壮观,甚至有科幻电影的架势。其实,这是在做工业机器人的测试。这里有快速分拣机器人,一分钟可以搬运两百下,让人眼花缭乱;有并联机器人,两只机械手可以协调装配零件;有打磨机器人,精度超高,还不怕粉尘污染。 哈恩晶:比如说视觉、传感等很多新技术我们也都加上了。我们国产的机器人现在大量替代进口,包括美国通用 汽车 的总部现在用的很多机器人都是我们提供的。 车间的一角,记者见到一台机器人,有点像小了几号的篮球架。没想到,这竟然是国际上唯一投入使用的复合机器人。它的杀手锏是,无论车间环境多么复杂,都能搬着东西全方位行走,跟着流水线装配零件。哈恩晶说,连鼎鼎大名的德国 库卡 ,目前也造不出这样的机器人。 哈恩晶:复合机器人就是移动作业了,这个在国际上也是首创的。库卡也研究出了这项产品,但是它没有达到应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