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数据携手京东与人工智能机器人 展现数字化进程的先进发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6-17
  • 西部数据公司 近日 举办了以“智引数字未来”为主题的2020夏季线上媒体分享会。携手长久以来的合作伙伴——京东集团,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 — 索菲亚以及西部数据的主要合作伙伴们,参会嘉宾从各个方面分享了他们对疫情后数字化进程加速发展趋势的洞察,重点探讨了此趋势对市场、行业和大众日常生活方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旨在帮助各行业积极调整准备,拥抱“新常态”下的新需求、新趋势,协力创造和迎接美好的数字化未来。

    西部数据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Steven Craig、中国及亚太区销售副总裁Stefan Mandl分别发表了欢迎致辞,分享了西部数据作为数据基础架构领导者在 “新常态”时期下的观察与愿景。此外,WARC中国双语主编陈詠欣分享了市场调研报告,介绍当下数字化进程在各个行业及大众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推进。随后,Steven Craig和他的团队先后与大家分享了西部数据如何积极应对“新常态”趋势、应对随之而来的数据存储和基础设施升级的战略计划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数据成为驱动一切蓬勃进步的核心动力,“西部数据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Steven Craig说道,”更深层次地挖掘和实现数据所蕴含的无限潜力,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最大机遇。西部数据的存储解决方案持续满足消费者日常数字化生活方式多元、快速变化的需求,和承载当今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数据基础架构的基石。我们很高兴通过这次分享会,与各领域的伙伴共同探讨数字化进程未来的发展,携手共筑创新美好的数字化未来。”

    京东集团DIY业务部总经理和磊表示:“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次的分享会。京东集团与西部数据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有着同样对于领先科技的追求,致力于助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以及提供更好的消费者数字化体验。未来,我们将与西部数据展开更为深入和多样的合作,携手为创新的数字化未来的实现贡献力量。”

    西部数据的综合解决方案均经过专门的优化和调整,为最大化发挥数据潜力打好根基。如今,西部数据公司消费者品牌包括SanDiskTM(闪迪)、WDTM(西数)和WD_BLACKTM品牌。未来,西部数据将致力于为用户建立更为完善的个人存储生态体系,实现先驱性的体验。

相关报告
  • 《为打造智能领域 京东启动配送AI机器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14
    • 人工智能民主化的核心一直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都要完成的一项工作,AI赋予更多人使用,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的开发者、业务人员能够使用人工智能。其实AI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更应凸显规模化生产能力,让企业获取机器智能像读书一样简单。 为了融入规模化生产,前不久,京东集团与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加速智能物流设备和服务类机器人的落地应用,重点在智能机器人制造尤其是末端配送机器人的量产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这次的合作主要拥有在两个交互上,一方面是京东通过新时达在出行领域、机器人领域智能制造的优势,加速实现末端配送机器人的量产与落地。而另一方面主要将新时达发挥在电梯控制系统方面的优势,满足京东物流配送及服务类机器人的电梯交互需求,共同推动配送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为消费者带来更具智慧化的服务。 据了解,目前已经建设了多个商业机器人的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为了能融入人工智能在智能化中的控制系统,未来将通过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打造起制造领域极具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量产优势。
  • 《多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2-29
    • 当前,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正加速普及,特别是在医疗健康、教育、金融、安全防务等专业服务领域。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疫情防控以来,传统经济加快智能化转型,加速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转化速度,预计到2030年约有30%的工作岗位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智能研发提速 机器人显身手   韩国MBN电视台近日推出本国第一位人工智能主播。外形和真人几乎完全相同的人工智能主播,模仿真人的声音和语调,顺利播报了当日的主要新闻和若干条快讯。MBN电视台表示,人工智能主播可以在发生灾难等紧急情况时,迅速向观众播报新闻内容,并可全天候持续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和费用成本。   德国的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阿达”一直备受关注。当人们在“阿达”的应用界面中输入症状后,“阿达”会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评估病人的症状并给出治疗建议。“阿达”的诊疗“天赋”源于70多名医生、数学家、数据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知识与经验。负责开发“阿达”的科技公司负责人纳特哈特表示:“我们用了7年时间专注研究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问题,并建了一个全球医学专家网络来提供医学支持。”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00万人使用过“阿达”。2017年,这家初创企业获得了4000万欧元投资。   去年11月,日本NTT公司和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宣布,其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挑战当年日本“高考”英语满分200分的笔试题,获得了185分的高分。NTT公司称,他们一直致力于提高人工智能对英语笔试题的自动解答技术、提升其借助深度学习所获得的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自2011年起,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合作发起人工智能项目,检验人工智能可在多大程度上模拟人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久前,第二届欧盟人工智能联盟大会集中展示了一批典型案例,介绍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如何助力疫情防控。比如,训练智能机器人来照顾新冠肺炎患者,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分析病人肺部CT,以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主席兼教授苏艾腾表示,实践证明,人工智能比放射医师更能有效地分析肺部CT。   多国出台政策 力促产业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出台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欧盟今年2月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力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过去3年里,欧盟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的资金增至15亿欧元,同比增长70%。欧盟近期还提出了一项重大的专项拨款,用于支持在“数字欧洲”计划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欧盟希望未来10年每年吸引超过200亿欧元的投资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法国2018年5月出台“法国人工智能战略”,从政策层面力促研究机构将人工智能研发成果商业化。法国政府计划在2022年底前投入15亿欧元用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仅2019年,法国新注册的人工智能企业就达102家。   2019年12月,韩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提出九大领域100个课题,计划2030年时将韩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提升至世界前列。韩国政府力争到2021年成功打造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全面开放公共数据,到2024年建立光州人工智能园区,到2029年为新一代存算一体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投入约1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090韩元)。   去年6月,日本政府出台“人工智能战略2019”,旨在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增强本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去年12月,东京大学和软银公司签署协议,宣布将共同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致力于开展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软银将在今后10年为此投资200亿日元(1美元约合104日元)用于相关研究,促进日本人工智能研究及相关产业发展。   应用前景广阔 助益经济增效   专家表示,未来全球可持续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数据所创造的价值,而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中最重要的应用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将在精准农业、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方面大有作为。   普华永道的最新研究指出,到2030年,凭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型产品与效率的提升,全球经济总量有望额外增长13.4万亿欧元。研究认为,德国大部分行业尤其是医疗、能源和汽车行业的生产率将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显着提高,预计到2030年德国经济将实现11.3%的额外增加值。韩国政府预计,如果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相关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到2030年,韩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455万亿韩元经济效益。   日本经济产业省对制造业及建筑业等大约2000家中小企业和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实施调查,并筛选出可用人工智能替代的业务,估算出如果中小企业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到2025年将产生11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少子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缺口问题。   韩国延世大学教授金时镐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研究各种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包括以基本劳动力为中心的工作岗位消失、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性、数据安全等问题,提前研究应对策略以及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修订。 作者:牛瑞飞 马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