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米!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半煤岩巷单月进尺再创新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23
  • 近日,从小保当矿业公司一号煤矿传来喜讯,该矿在153101胶运顺槽掘进工作面,创下了半煤岩巷单月进尺1206米的好成绩,刷新了公司半煤岩巷单月进尺的最高纪录,跑出了掘进“加速度”,奏响稳产保供“最强音”。


    掘招一:从安全管理抓起 筑牢生产根基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该矿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促进尺,求进尺就得保安全的理念,注重关口前移抓安全,紧盯生产现场。构建跟班队干、当班班长、现场群监员的三岗联动安全管理模式,细化隐患排查清单、明确各级人员隐患排查区间、做实8小时不间断“走动式”现场督查,确保安全生产。据悉,百日安全期间,该矿自主查处隐患133条,均已完成整改。

    在严管的基础上,该矿还巧妙利用“AI+NOSA安健环”与“千眼”视频监控系统深度融合的安全风险预控系统平台,对风险行为精准监测、智能预警,对隐患治理全程追溯、闭环管控。仅12月便通过风险预控规范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7次,制止严重“三违”作业3次,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目标画上圆满的句号。

    “隐患排查扎实,安全管理到位,大家干起活来心中有底,脚下有力,能全身心地投入生产任务当中,掘进进尺肯定能上去,这个成绩我并不意外。”在进尺验收现场,该矿掘进一队负责人胡波信心满满。


    掘招二:从技能人才入手 激发队伍活力

    人才的培育是提质增效的关键引擎。面对人才队伍掣肘智能快掘提质增效时,该矿精心搭建“育才用才”大舞台,积蓄提质增效新动能。

    “以师带徒”作为人才接续培养,传帮带的重要举措。该矿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组织技术“大拿”与青年员工“结对子”,针对青年员工一线经验不足的现状,开设“磐石课堂”,将井下常见设备和各类工器具通过图片和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制作成培训资料,邀请劳模、工匠登台授课,对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细致讲解。用这种直观和透彻的学习方式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从书本搬进员工心里,学习成效显著提升。

    实践见真章,该矿坚持把一线作为青年员工成长的试金石,采取“生产现场锻炼、轮岗交流磨炼、关键岗位提升”的方式,让员工不但明白“干什么”“怎么干”,而且还能清楚“为什么这样干、怎样才能干得更好”,切实将青年员工培养成为“一专多能”、适应“一人多岗”的复合型人才。月初,该矿153101胶运顺槽班组自主总结上月生产问题,全员献策开展头脑风暴,征集到可行性建议16条,提出的优化巷道支护方案,经实践采用后,每排可减少20%左右的支护时间,每班多掘进5-8米,以人才成长激发掘进提效新活力。


    掘招三:从机制优化发力 提升作业效能

    “奖励通报,153101胶运顺槽4点班掘进29排,20日0点班掘进30排,两班合计59排,进尺纪录再创新高,经研究决定,奖励相关班组5000工分。”近日,该矿工作群内发布的奖励通报,引得员工热议非凡。

    当有了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如何通过管理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便是“关键”,该矿把安全、质量、进尺等月度生产任务化整为零,细化到每日、每班,实施劳动竞赛,使班组对当班工作目标更清晰更明了,强化正向激励与专项考核力度,实现层层传递压力,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工作氛围。

    良好的机制培养了队伍的冲劲、干劲、拼劲。17日,该矿创下单日进尺55排的成绩,20日,又以单日进尺59排的纪录完成了自我追赶和突破,实现了进尺日日新、质量“过得硬”,最终将12月份进尺纪录定格在1206米,一举刷新公司半煤岩巷单月进尺纪录。

    纪录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小保当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将继续深挖、释放区队快速掘进潜能,加快智慧快掘的步伐,争做智能化高效掘进“排头兵”,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coal.in-en.com/html/coal-2654384.shtml
相关报告
  • 《单月进尺816米!国内首套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再创掘进新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19
    • 近日,从陕煤小保当公司传来捷报,国内首套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在该公司一号煤矿112204胶运工作面创下单日45米,单月816米的新纪录,该纪录的创造是智能快掘在煤炭行业的成功示范,对推进煤炭行业掘进装备和工艺升级,实现安全、高效、智能、绿色掘进树立了榜样。 据了解,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是在陕煤集团主导,由西安重装集团联合西安科技大学和公司共同开发,历时2年科研攻关,于2020年7月25日在小保当公司一号煤矿进行地面组装调试。经过三个月的工业性实验和创新改造,掘进机器人于2020年12月20日在该公司一号煤矿掘进二队四点班单班掘进进尺25米,25日单日进尺45米,单班、单日进尺均创新高。 “自掘进机器人在一号煤矿进行工业性实验以来,我们组建了智能快掘技术公关团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三特精神”,对6大项60余项进行了创新改造,为下一步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该公司一号煤矿矿长梁旭说道。 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由护盾机器人、钻锚机器人、锚网运输机器人、电液控平台和集成控制系统五部分组成,集掘、支、锚、通风、除尘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定位导航、自动截割、远程控制,地面与井下全系统虚拟测控和一键启停,成功破解了该矿巷道夹矸与片帮共存的掘进难题,经过后期持续创新改造,日进尺有望突破50米,月进尺稳定在1200米以上,员工工效提高两到三倍,对于打造智能快掘、智能矿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近年来,小保当公司以“智能矿井、智慧园区、一流企业”为目标,以创新为企业发展驱动力,持续推进重大科研项目,推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有机融合。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的成功使用,标志着小保当公司在智能快掘的道路上,正由原来的“追随者”变为“引领者”。
  • 《8187米!晋能控股寺河矿千米定向钻机日进尺再创新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4
    • 3月31日 寺河矿千米定向钻机日进尺达到8187米 首次突破8000米大关 再度刷新 该矿建矿以来 千米定向钻机日进尺最高纪录 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矿井瓦斯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更为后续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寺河矿聚焦瓦斯治理核心任务,通过科学规划与动态管理,统筹推进抽采达标与生产进度。为确保瓦斯抽放系统高效运行,该矿提前制定抽放进尺周计划和月计划,明确队组施工任务,优化工序衔接,严格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为现场作业提供科学依据。对重点区域、重点钻机建立微信工作群,进行专项监督排查。同时,根据队组施工动态和进度,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动态调整封孔计划,错峰安排封孔作业,避免集中封孔导致的进尺波动,为单日进尺突破创造有利条件。 该矿创新实施“一机一策”精准管理方案,通过科学分类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千米定向钻机使用效能。针对井下42台千米定向钻机,依据额定扭矩、钻进深度、适用煤层厚度等关键参数,将钻机进行分类,并深入研究分析钻机历史施工数据,为精准调配提供依据。针对高位钻孔、穿层钻孔、本煤层钻孔等不同类型,合理规划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发挥千米定向钻机性能,提升人机协同效能,为矿井瓦斯精准治理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强化生产组织保障,根据各队组施工计划,提前准备打钻附属材料,按照东、西井每周各限搬一台千米定向钻机的制度,错峰有序进行搬家倒面,优化钻机抽采衔接,保障开机效率。 为确保设备全天候稳定运行,该矿实行检修人员包保钻机制度,合理分配检修人员,确保实时掌握每台钻机的运行状态。严格执行日检、周检、月检检修维护制度,重点加强液压系统、动力模块等核心部件的维护保养。同时,建立设备故障预警系统,对即将到达维护保养周期的钻机,利用施工间隙进行维护保养;对服务时间较长的钻机及时安排上井大修,确保钻机施钻时间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