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油田迎寒“加油争气”》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12-28
  • 吐哈油田根据气温情况,开展冬防回头看,为易冻堵管线、设备“加棉衣”,对站内保温伴热系统、采暖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巡检人员加密油井、气井、水井巡检频次,杜绝冻堵现象的发生。岗位人员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及时消除冻堵事故隐患,确保原油集输平稳。各单位全面检查车辆的取暖设备、电路、轮胎,及时更换车辆防冻液,为雪地出行车辆安装防滑设备,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吐哈三塘湖油田,压裂上产作业正如火如荼。吐哈井下早准备、早出车,为车辆预热、设备解冻预留充足时间。作业人员提前联系锅炉车,采用压裂液罐冬季施工加热装置,确保低温下压裂施工正常进行。增加生产现场、设备设施巡回检查频次,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高效运行。入冬以来,吐哈油田完成压裂47井次、120层次。   近期,吐哈油田很多工区巡检工携带保温壶出门,随时准备为冻堵管线、油气井“喂”开水。鄯善采油厂巡检工闫晓东管理着勒4区块27口井,最远的柯28区块7口油井距离工区17.5公里,沿着土路要走一个多小时。

相关报告
  • 《吐哈油田让老油田“发新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24
    • 12月19日,吐哈油田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MMG项目委托方完成年度合作合同签订,这是双方连续合作的第10年,标志着双方合作迎来新篇章。 2010年开始,吐哈油田研究院技术支持部针对哈萨克斯坦MMG项目热德拜作业区展开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涵盖油藏、地质、采油、地面等各个研究方向,先后完成油藏地质类研究课题52个,包含精细地质研究及地质建模、精细测井解释及精细油藏描述、水动力建模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动态分析及注水综合调整、开发方案编制等基础工作,为油田开发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服务上,吐哈油田研究院技术支持部紧密贴合现场,实现科研成果与现场生产动态无缝对接,注采井网进一步完善,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0.3%。研究人员利用水平井挖潜底水油藏顶部剩余油取得了良好效果,103口水平井累计产油达到211万吨。 此外,吐哈油田还部署新井井位879口,直井当年平均日产油12.5吨,当年产油116.2万吨。优化低效井挖潜措施井位1520井次,当年增油合计131.6万吨,为有效弥补老井递减起到积极作用,压裂措施效果有效率达到70%以上。 吐哈油田10年不断跟踪治理老油田,主力油田水驱开发效果明显改善。Ю-12层、Ю-13层底水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效果显著,主力产层原油产量稳中有升,低动用层位实现大幅上产,热德拜油田单井日产油由5.3吨上升到7.6吨。热德拜作业区日产油由4000吨持续上产,最高日产油突破6900吨,使得这个开发时间长达52年的老油田年均上产近10万吨。 10年中,吐哈油田研究院MMG项目技术支持部坚持高质量服务,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断锤炼铸造吐哈技术品牌软实力。即将进入2020年,哈萨克斯坦MMG项目对吐哈油田研究工作再次表示肯定,达成持续合作意向,为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地区MMG项目收购10周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吐哈油田助阿萨尔油田今年首获百吨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08-13
    •   哈萨克斯坦热德拜作业区阿萨尔油田现场传来捷报,由吐哈油田提交的阿萨尔267井压裂措施后获日产105.2吨,成为该油田2019年第一口百吨井。阿萨尔油田是热德拜作业区13个卫星油田中产量最高的油田,年产油量占作业区产量的15%。这个油田综合递减率从2017年的11.9%骤增到2018年的21.4%,稳产形势日趋严峻。2019年,吐哈油田科研人员在进一步认识油田地质特征和油藏动态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攻关研究:一是利用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对阿萨尔油田构造进行了精细解析;二是加强井震结合,利用地震属性对储层平面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三是加强储层精细描述,深化油藏认识;四是加强动态分析,找准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吐哈油田技术人员在剩余油发育的油藏主体部位部署阿萨尔267井,通过与哈萨克斯坦技术人员讨论,采取压裂措施,压裂初期,日产油67.8吨,后期产量持续上升。目前,日产液达157吨,日产油105.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