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再进一步,签署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06
  •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再进一步。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普京举行会晤。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3》等。

    此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称俄气公司)签署的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是继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供气后,双方在管道天然气贸易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2月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国企业签署的《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成为继东线天然气管道之后能源领域又一重大标志性合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保障。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之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2014年5月,中石油集团和俄气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合同约定总供气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年供气量380亿立方米,期限为30年。中俄东线的气源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科维克金、恰扬金等气田,经由俄境内“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河市中俄边境,末站位于上海市,途经9个省份,首期按每年50亿立方米供气,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供气量。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输气量逐年增长。

    新签署的协议意味着俄气向中石油的年供气量将进一步增加。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业内预计,天然气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稳步增长,这令中国成为全球各大天然气供应商最为重视的市场。

    俄气公司2月4日公告披露,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是两国签署的第二份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经由“远东管道”输气。该线路达产后,俄气每年输往中国的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将增加100亿立方米,加上“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输气量,届时对华供气总量将达到每年480亿立方米。

    俄气同时表示,已于2022年1月完成Soyuz Vostok天然气管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Soyuz Vostok管道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在蒙古国境内的延长线,该项目计划过境蒙古国向中国输气,若最终成行,俄气每年将向中国再增加500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供应。

    环球时报1月下旬援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乾分析称,彼时在谈判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有以下几个:一是被俄方称为“西伯利亚力量-2”的管道,即俄罗斯-蒙古国-中国管道。二是中俄远东线天然气管道。从俄符拉迪沃斯托克至中国,天然气来源地为萨哈林。三是中俄西线管道,从俄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这条管道双方2006年之后进行过长期谈判,但至今没有开始建设。俄后来在西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四是“东线增供”,即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年38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量提高到440亿立方米。这个不属于新建管道,但需要增加一些压气站和附属设施。

    2月4日,中石油集团还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签署了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中石油表示,截至2022年1月,中石油累计自俄罗斯进口管道原油超过3亿吨,天然气超过150亿方。上述合作文件的签署,将进一步夯实中国东北和西北能源通道,为深化中俄油气领域长期合作筑牢根基。

    俄石油公司称,当天与中石油签署了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供应1亿吨原油的协议,为期10年。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工厂将对原油进行加工,以满足国家对石油产品的需求。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除了油气贸易外,中俄企业近年来还在北极地区亚马尔、北极LNG 2两大世界级液化天然气项目上展开合作。

    核能合作是中俄传统优先合作领域,中俄核电大项目合作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2021年5月,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正式开工。这四台机组是2018年6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双方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12409.s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将成俄天然气头号买家 能源合作引领俄远东战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17
    • 9月12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的东方经济论坛上透露,中俄接近达成协议通过西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供气量约为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2006年3月,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线管道穿越阿尔泰从中国新疆入境,东线管道则经俄远东地区输送到中国东北地区。但因购销价格谈不拢,中俄西线供气项目谈判时断时续。 若西线协议达成,俄罗斯将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最大供应国,俄罗斯目前已经是中国原油进口第一大供应国。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1月-7月,中国共进口天然气4942.7万吨,同比增长34.3%,累计进口金额195.295亿美元,同比增长63.1%。 与这一数据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今年7月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降至一年以来最低,且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在中美贸易摩擦当下,中俄西线供气协议若达成将意味着美国在中国天然气市场遭遇重大挫败。 在西线取得进展同时,东线也即将投入使用,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将在2019年12月开始通过西伯利亚线(东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将逐步增加供应量,最终达到年供应380亿立方米的水平。 能源合作模式深化 能源行业是俄罗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亦是远东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诺瓦克指出,远东地区能源储备丰富,占俄罗斯天然气总储量16%,石油总储量15%。但开发比例还远远不够,未来有很大开发空间。俄罗斯将发展方向定位于亚太地区,因为世界上60%的人口住在亚太,经济发展迅速,这里能源需求比世界平均需求高两倍,与亚太合作至关重要。 与中国合作是重中之重,2017年8月,俄罗斯最大天然气工程项目——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正式开工,中国葛洲坝集团和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参与承建。今年7月19日,来自亚马尔项目的首船液化天然气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江苏如东县,交付中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既是中俄能源合作核心项目,也是全球最大北极天然气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中石油、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1.3万亿立方米,凝析油可采储量6000万吨,将建成3条年产量550万吨的天然气生产线。 中俄能源合作并未止于使中国成为俄罗斯能源最大进口国,两国还努力摆脱单纯购买产品的初级阶段。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发展基金总裁阿列克谢•切昆科夫(Alexander Chekunkov)对《财经》记者表示,中俄已经在能源领域达成很多重要成果,下一个阶段应将重点放在能源产品深加工领域,不仅只是进出口天然气和石油产品,更应该共同投资开发石化和液化产品,多投资在高附加值产品,为双方贸易和投资增加更多价值。远东发展基金已经与一家私有中国基金签署合作协议,投资10亿美元支持两个在远东的项目,其中一个是天然气化工项目。 电力项目技术已不是问题 与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不仅带动其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而且丰富中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能源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电力合作是中俄能源合作另一重点。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对《财经》记者介绍了中俄在电力能源领域合作。目前,中国国家电网与俄罗斯有四条4条跨国互联线路实现向中国供电。国家电网每年从俄罗斯购电40亿千瓦时,签订25年长期合同。截至2017年底,累计进口电量243亿千瓦时。 俄罗斯远东地区目前已探明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为200亿吨、13亿吨和3万亿立方米,水电、风电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1亿千瓦和23亿千瓦,因此具备开展电力合作的良好资源和市场条件,中国国家电网在远距离输电、大电网建设运营、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等方面拥有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丰富的电网建设经验。 鉴于两国优势互补,舒印彪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要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国国家电网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正在研究开发更大规模电网互联,并且在煤电、汽电和建设新能源领域展开合作,将电送到中国。 这些项目包括与俄统国际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阿穆尔州叶尔科夫齐煤田,建设坑口电厂,向中国华北地区送电。与俄罗斯电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俄成立合资公司,开展输配电网投资、建设、运营和EPC业务。 “在能源优化配置中,中俄将最大能源基地和能源消费市场对接,另外,在技术标准和装备领域中,在数字电网和智能电网建设中,我们与俄罗斯电网公司和俄统国际都在进行合作。”舒印彪强调,与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必须要做好规划,做好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技术不是问题,最重要是要具备商业可行性。 另一个大买家 不仅中国积极加强与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亚太地区另一能源消耗大国日本同样深化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国家公司(JOGMEC)主席细野哲弘(TetsuhiroHosono)表示,从俄罗斯获得能源对日本很有吸引力,可帮助日本获得能源安全,解决能源供应多元化问题。 日本是俄罗斯油气另一主要买家,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州能源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日本,2017年该公司64.31%液化天然气发往日本各大能源公司,总计超过740万吨。JOGMEC与俄罗斯最大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签署备忘录。日本还在寻求与俄罗斯合作在北极地区开发油气资源。 鉴于本国资源匮乏,日本是全球天然气和石油主要购买国之一,保障能源安全是日本一直以来的诉求。中日在能源领域竞争激烈,曾产生很多摩擦,例如在东海油气开上的争夺。 对于中日是否会在俄罗斯远东能源市场展开竞争,细野哲弘对《财经》记者表示,在能源领域,中国是一个很好的竞争者,我们有时会在某些领域展开竞争,但同时中国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的邻国,我们需要开发出一些合作领域,虽然目前尚且没有,我们需要在下一阶段寻找合作机遇。
  • 《壳牌与阿曼液化天然气签署协议以扩大合作伙伴关系》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25
    • 全球能源巨头壳牌已签署协议,将与阿曼液化天然气的合作伙伴关系延长至2024年以后,因为绿色转型努力对天然气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修订后的协议,壳牌旗下的壳牌天然气仍将是阿曼液化天然气公司最大的私人股东,拥有30%的股份,并继续担任技术顾问,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壳牌综合天然气和上游总监Zoe Yujnovich表示,我们相信液化天然气在能源系统中的作用将继续增长,这一里程碑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对综合天然气业务的承诺,并将阿曼作为壳牌的重要中心地带。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炭少50%,被认为是一种关键燃料,因为世界正致力于减少排放。 2022年俄乌冲突后,液化天然气的竞争加剧,欧洲进口了创纪录数量的过冷燃料,以取代莫斯科的天然气供应。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由于欧洲需求激增,2022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额达到4500亿美元的高位。 壳牌还持有阿曼石油开发公司和壳牌阿曼营销公司的权益,前者持有34%的股份,后者持有49%的股份。2023年1月,壳牌开始在10号区块的Mabrouk油田生产天然气,壳牌持有该区块53.45%的权益。关键词:国外工程项目资讯、国外工程施工新闻 阿曼液化天然气公司于1990年代初在苏丹国发现大量天然气后,于1994年根据皇家法令成立,经营着一个三列工厂,年产能为1140万吨液化天然气。2023年8月,阿曼液化天然气与德国的欧洲能源安全组织签署了一项协议,从2026年开始每年供应40万吨液化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