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_中国最新的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疾病流行动态:描述性研究》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2
  • 1.时间:2020年2月20日

    2.机构或团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医院肾内科;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

    3.事件概要:

    2020年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同济医院肾内科等在《柳叶刀》预印平台上发表题为“Dynamics of the Latest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Epidemic i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的文章。

    2019年12月,中国湖北发生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例。COVID-19的暴发已迅速蔓延,但很少对流行病学特征的细节进行评估。本研究报道了COVID-19在中国的流行动态。通过回顾分析了由中国国家卫生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的COVID-19病例报告,描述了COVID-19在湖北和疫区以外地区的流行病学分布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2月14日,全球COVID-19确诊病例达66997例,其中66492例分布于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31个省市全球四大洲505例,病死率为2.28%;大部分确诊病例(82.10%),疑似病例(61.70%),重症病例(91.84%)和死亡病例(95.67%)集中在湖北。全国范围内的病死率为2.28%,湖北为2.67%,其余地区为0.55%;湖北省内外重症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8.60%和6.73%,治愈率分别为8.77%和27.49%;从2月4日起,湖北以外地区每日确诊的病例有所减少,2月12日以后,日治愈病例超过新确诊病例。

    解释:COVID-19主要在湖北省暴发。湖北以外地区的病死率较低,这反映了有效的检疫措施和医疗护理。由于假阴性核酸检测而被低估的病例意味着实际死亡人数低于当前的估计数。湖北扩大临床诊断标准的结果导致COVID-19病例急剧上升,但这可以抵消诊断的低估并确保对高度怀疑的病例进行及时的医学干预。需要通过调查各个地区人口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风险因素来弥补对COVID-19实际动态知识的临时差距和地理差异的异质性。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39671

  • 原文来源: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39671
相关报告
  • 《2月23日_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流行病学发展和中国湖北省外局部传播中断可能性:一项描述性和建模研究》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5
    • 2月23日_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流行病学发展和中国湖北省外局部传播中断可能性:一项描述性和建模研究 1.时间:2020年2月23日 2.机构或团队:南京第二医院;南京大学;澳门大学 3.事件概要: medRxiv预印平台于2月23日发表了南京第二医院等发表的文章“Evolving epidemiology of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s 2019 and possible interruption of local transmission outside Hubei Province in China: a descriptive and modeling study”。 文章显示,2019年12月,COVID-19起源于湖北省武汉市,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了解疫情在湖北以外地区快速演变的流行病学和传播动态,将为指导干预政策提供及时信息。该团队收集截至2020年2月17日来自中国大陆湖北以外地区的857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的个人信息。并估计了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关键事件时间间隔的时间变化。研究人员使用贝叶斯方法来估计省级净再生产数量(Rt)的动态。结果本组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4岁,随着流行的进展,年轻年龄组和老年人的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从症状出现到住院的延迟时间从1月27日的4.4天(95%CI: 0-14.0)减少到1月28日至2月17日的2.6天(0 -9.0)。平均潜伏期估计为5.2天(1.8-12.4),平均连续时间间隔为5.1天(1.3-11.6)。湖北以外省份的疫情动态变化很大,但始终包括病例输入和局部传播的混合。该团队估计,该流行病的自我维持时间不到三周,在广东省深圳市达到1.40(1.04-1.85)和山东省达到2.17(1.69-2.76)之间的Rt峰值。在所有分析的地点(n=10), Rt估计自1月底以来低于流行阈值。结论是严格的围堵措施和流动限制措施可能是阻断湖北省以外地区COVID-19传播的重要因素。这里估计的较短的序列 间隔意味着传播率没有最初估计的那么高。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21.20026328v1
  •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流行病学发展和中国湖北省外局部传播中断可能性:一项描述性和建模研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8
    • medRxiv预印平台于2月23日发表了南京第二医院等发表的文章“Evolving epidemiology of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s 2019 and possible interruption of local transmission outside Hubei Province in China: a descriptive and modeling study”。 文章显示,2019年12月,COVID-19起源于湖北省武汉市,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了解疫情在湖北以外地区快速演变的流行病学和传播动态,将为指导干预政策提供及时信息。该团队收集截至2020年2月17日来自中国大陆湖北以外地区的857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的个人信息。并估计了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关键事件时间间隔的时间变化。研究人员使用贝叶斯方法来估计省级净再生产数量(Rt)的动态。结果本组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4岁,随着流行的进展,年轻年龄组和老年人的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从症状出现到住院的延迟时间从1月27日的4.4天(95%CI: 0-14.0)减少到1月28日至2月17日的2.6天(0 -9.0)。平均潜伏期估计为5.2天(1.8-12.4),平均连续时间间隔为5.1天(1.3-11.6)。湖北以外省份的疫情动态变化很大,但始终包括病例输入和局部传播的混合。该团队估计,该流行病的自我维持时间不到三周,在广东省深圳市达到1.40(1.04-1.85)和山东省达到2.17(1.69-2.76)之间的Rt峰值。在所有分析的地点(n=10), Rt估计自1月底以来低于流行阈值。结论是严格的围堵措施和流动限制措施可能是阻断湖北省以外地区COVID-19传播的重要因素。这里估计的较短的序列 间隔意味着传播率没有最初估计的那么高。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