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690亿t,其中难降解废水超过100亿t,主要包括焦化、印染、农药、石油、化工等工业废水,其特点是成分复杂,COD、色度、盐分和毒性难降解物质含量高。
采用传统的生物法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难以使其达标排放,而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则存在费用高的问题,因此,对该类废水的处理成为污水处理业公认的难题。
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是新兴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已证实其对印染、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工业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能以氢气、沼气、电能或者中水的形式高效回收资源,是一种结合生物技术和电化学还原/氧化技术优势的耦合系统。该系统阳极和阴极中至少有一个电极会发生微生物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发生有微生物或者微生物代谢产物参与的电子传递过程。近年来,学者们对生物电化学工艺在强化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在影响因素、处理对象多元化等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笔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BES强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效能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分析了电极、外加电压、盐度、电化学活性细菌(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bacteria,EAB)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讨论了其在偶氮染料废水、硝基芳烃废水、氯酚废水等典型难降解工业废水强化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BES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