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又勘探出一个“胜利”大油田!10亿吨能供20年高产量开采》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11-19
  • 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能源,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物质是装备、科技发展以及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动力来源,也因此石油等能源物质往往成为各国重视的战略能源。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油气量难以满足自给自足,2018 年时我国进口石油量高达4.62亿吨,相较于2017年又增长了10­%,这也是使得我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有报道显示我国去年石油开采量为1.885亿吨,这表明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高达近70%,倘若中国的海上石油之路出现困阻,能源危机将会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不过近期中石油在我国西北的鄂尔多斯勘探到了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这预示着未来我国石油开采量将有很大提升和保障,能很大程度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相关报告
  • 《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探明储量十年翻一番》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24
    •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在科技部召开。通过专项攻关,十年间我国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和探明储量实现翻番。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介绍称,我国原油产量从2007年的1.85亿吨稳步增长至2016年的1.98亿吨,继续保持第五大产油国地位;天然气产量从2007年的677亿方快速上升至2016年的1371亿方,成为世界第六大产气国。油气开发专项是唯一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项践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攻关模式,强化项目与示范工程结合。对于专项取得的进展,李凡荣指出,一是在陆上油气勘探领域,创新海相、深层等勘探理论与技术,发现一批大油气田,有力支撑了油气储量不断增长。二是在陆上油气开发领域,高含水油田和复杂油气田开发技术不断创新,支撑大庆、胜利、长庆等油田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工程技术领域,自主研发13项重大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带动了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产业跨越式发展。四是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从近海走向深海,深水油气工程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五是在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了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成熟技术在国外的成功应用,支撑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开发与合作。六是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煤层气产业化和煤矿区采气采煤协调开发,引领了页岩气新兴产业的发展。
  • 《中海油宣布油气重大发现!渤海油田再现亿吨大油田!》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5-28
    • 中海油宣布再次诞生亿吨级大油田! 中海油渤海油田垦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并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的储量评估工作。垦利6-1油田也是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 资料显示,垦利6-1油田位于渤海莱北低凸起,平均水深约19米。该构造于2020年一季度共完成探井18口,平均完钻井深约1,540米,平均钻遇油气层厚度约12米。垦利6-1油田具有储量规模大、油品好、测试产能高等特点,含油面积超100平方千米。 垦利6-1油田的巨大勘探前景将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渤海油田持续稳产10年、上产4000万吨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海油坚定推行“七年行动计划”! 2019年,中国海油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首战告捷。当中国海油全力部署推进“七年行动计划”第二年工作任务时,新冠肺炎疫情、国际油价大跌接踵而至。 中国海油党组思路明确、目标坚定:以海洋石油工业领域最有成效的工作支持全国疫情联防联控大局,咬住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七年行动计划”。 面对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增长和应对低油价挑战三重考验,今年1~4月份,中国海油国内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幅位列国内同行首位,原油增产占全国原油增产量的56%。其中,一季度中国海油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8%和8.1%,桶油主要成本在连续六年下降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