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新人畜共患病毒“狼牙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生物探索公众号8月10日消息,中国和新加坡的病毒研究团队在山东、河南发现一种新的可感染人类的动物源性病毒,命名为狼牙病毒(LayV),目前已发现35名急性感染患者。该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近亲是同属于亨尼帕病毒的立百病毒。研究人员在25种动物检验血清中,发现尖鼠科的鼩鼱比例最高,推断可能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研究人员密切追踪其中9名患者的家人和密切接触者,暂未发现人传人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期刊。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oOJcQnvz-3RdFdja7B4Dww
相关报告
  • 《Nature:蝙蝠生境变化促使人畜共患病毒的出现》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11-21
    • 人畜共患病外溢是指一种病原体从动物传播至人类,一般需要通过某种中间宿主。亨德拉病毒便是其中一种,这是一种通过蝙蝠传播的病毒,主要感染大型果蝠(澳大利亚狐蝠)。亨德拉病毒不会导致蝙蝠死亡,但能传播给马,然后从马这个中间宿主再传给人类,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   2022年11月16日,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Pathogen spillover driven by rapid changes in bat ecology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显示,气候与土地利用的变化或促进了病原体从蝙蝠溢出到其他动物。对采集自澳大利亚的数据开展的一项分析显示,食物短缺和自然生境丧失使得蝙蝠在人类居住地区持续存在,导致亨德拉病毒(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溢出到中间宿主——马。   之前有研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或许与病毒从野生动物溢出到人类有关,而这项新研究为阐明其背后机制提供了翔实证据。理解生境丧失、气候变化和溢出风险之间的关联,或有助于制定预防未来大流行的措施。 研究团队分析了关于亚热带澳大利亚土地使用变化、蝙蝠行为、亨德拉病毒从蝙蝠溢出到马的历时25年的数据(1996-2020)。这些数据显示,土地使用和气候的变化驱使蝙蝠的居住地向农业和城镇地区迁移。   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因素导致蝙蝠食物短缺,这类事件过后,蝙蝠栖息地会更多地向人类定居地区(能提供食物来源)靠近。与此类似,蝙蝠自然生境的丧失也使蝙蝠栖息在离人类生活更近的地区。这两大因素都与亨德拉病毒外溢至马的风险增加有关。作者指出,如果附近残留天然林(果蝠的天然生境)到了冬季开花期,蝙蝠就会离开农业和城镇地区,溢出现象遇到这些开花期就不会发生。   作者指出,以上结果阐明了从土地利用变化到蝙蝠应对食物获取变化的行为改变导致病毒溢出的关键过程。作者总结道,理解病毒溢出的原因或能对减少蝙蝠病毒溢出的行动提供指导。
  • 《2019-nCoVβ冠状病毒的快速分类和人畜共患冠状病毒潜在来源的中药的鉴定》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1
    • Trudy M. Wassenaar等于2020年2月14日在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上发表题为“2019_nCoV: Rapid classification of betacoronavirus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potential origin of zoonotic coronaviruses”的文章 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2019-nCoV的暴发,因为各种β冠状病毒物种的编码序列可能高度不同,说明了鉴定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天然宿主的困难。通过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病毒基因组的非编码侧翼可用于分离公认的四个β冠状病毒亚种,靶序列在理论上可以将新型病毒种分类为其亚种。只用Sarbecovirus的253个上游非编码序列足以鉴定该亚属物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从蝙蝠物种中获得的许多冠状病毒基因组,这些蝙蝠经常用于中药中,处理它们可能会引起人畜共患病冠状病毒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