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保障京津冀天然气供应“有底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5
  • 日前,随着库3-2井采气的阀门缓缓关闭,大港油田本个采气期保供任务正式结束。整个库群去冬今春累计采气19.54亿立方米,用时128天,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保供及京津冀天然气调峰采气任务。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南部,主要承担京津冀区域天然气区域调峰、应急供气、战略储备等职能。据大港油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油田管辖11座地下储气库,其中大张坨储气库被誉为“中华第一储气库”。

    去冬今春,寒潮多次来袭,北方地区天然气需求持续攀升。作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工作气量最大、见效最快的区域性调控气源,为确保北京冬奥会能源安全稳定,大港油田提前研判形势,多措并举保障冬季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

    自2021年11月8日采气生产以来,该储气库群83口采气井齐发力,日采气量峰值达2654万立方米,约占当日全国总供气量的2%。在本轮冬供中,大港油田连续40日保持在日采气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

    截至目前,现有储气库预计2022年注气期的注气量将突破20亿立方米,继续保障需求。与此同时,新建驴驹河储气库、白15储气库,将于今年正式加入保供队列,预计可多为北京及周边地区提高天然气供给量超3亿立方米,继续为京津冀地区绿色低碳能源需求保驾护航。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中俄东线天然气保供京津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31
    • 进入取暖季,中国北方的天然气供应成为焦点话题。去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如今,京津冀地区已经迎来了来自俄罗斯的清洁天然气。 记者了解到,中俄东线中段与已建成的东北管网、陕京管道以及天津LNG、唐山LNG、双6储气库等实现互联互通,日供气量超过2800万立方米,京津冀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调峰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第三条跨国天然气通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在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推动下,构建我国四大能源运输通道的重大工程。中俄东线工程起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最终抵达上海市,管道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按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分段核准,分期建设。 中俄东线工程在运营理念、工程施工、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都取得重大创新。在工程施工上,首次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天然气管道,先后解决了管材制造、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等技术难题。在科技创新上,全面应用全自动化焊接、全自动超声波检测、全机械化防腐补口技术,取得了创新工法48项,形成了13项运营保障关键技术和22项智能化技术,编写并发布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近30项,管道核心控制系统和压缩机、球阀等关键设备全面实现国产化。 中段日供气量超2800万立方米 据了解,北段工程已于2019年12月2日在中俄两国领导人见证下正式投产通气。中段工程于2019年7月4日全面开工建设,北起吉林长岭,南至河北永清,经过500多天的紧张施工建设,已于2020年12月3日投产通气。中俄东线已建成北段、中段,中俄东线北段、中段均由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运营管理。截至目前,中俄东线已安全平稳输送俄罗斯天然气近50亿立方米。全线投产通气后,年最大输气能力可达38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亿人口。保供期以来,中俄东线北段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17亿立方米,中段日供气量超2800万立方米。 永清压气站日夜巡护 永清联络压气站位于河北省廊坊市,该压气站隶属于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廊坊输油气分公司管辖,是中俄东线中段天然气管道的末端站场。俄罗斯天然气进入永清联络压气站后,经过滤、除水、除尘后,输送到陕京管道的永清站和采育站,供应到北京。未来随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输量的逐年提升,还可以通过启动永清联络压气站的压缩机组对俄罗斯天然气进行增压,提升管道气进京压力。 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廊坊输油气分公司经理高长顺对记者说,冬季管线极易发生冰堵,为了避免冰堵情况产生,廊坊分公司永清作业区入冬前后多次对全站阀门进行排水排污,对容易发生冰堵的部位提前缠绕电伴热、包裹保温层,每日集中巡检2次,确保进出站压力、温度、水露点等参数指标正常,确保中俄东线继续向京津冀地区平稳供气。 管道巡护方面,分公司结合所在地区疫情防控情况,合理安排巡护工作。管道巡线员在投产期间,由每日巡线三次增加到六次,全部徒步完成,每日巡线近276公里。他们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不畏严寒开展巡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沟通,严防第三方施工损伤管道并及时反馈沿线村庄疫情发展和封路、封村情况,确保管线巡护率100%。
  •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日采气量达最高值》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6
    • 11月22日迎来小雪节气。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大港储气库群调峰保供逐步“升温”,日采气量由初期的300万立方米增至2000万立方米,创下今冬采气量最高值。 早在2000年,大港油田就率先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大张坨储气库。目前的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包括大张坨、板876、板中北等9座储气库,历经19个注采周期,已安全平稳运行近20年。主要承担华北地区天然气“错峰填谷”任务,是京津冀季节调峰的主要气源,由天津储气库分公司管理。 天然气冬供关乎百姓冷暖,影响千家万户,肩负着储气库管理重任的天津储气库分公司责无旁贷地把保供应、保民生作为重要使命。为确保今冬顺利为京津冀地区供气,本着“注足气、采好气”的原则,分公司从注气阶段入手,增加巡检频次和强度,紧密跟踪注气动态,结合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和气藏能力,优化运行参数,提前22天完成年度注气18.71亿立方米的任务指标,为今冬调峰供气提供了强力保障,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为保证注气模式和采气模式第一时间顺利切换,天津储气库分公司加强信息互通和协调联动,及时更新完善冬季保供生产运行方案和数据信息,优化气井配产和动态监测方案。同时,做好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将生产装置调整到最佳状态,做好物资调配管控工作,人员、设备、物资三路工作齐头并进,确保采气工作平稳运行。11月15日9时55分,大张坨储气库库2井采气阀门开启,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正式转入采气模式。 目前,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整体运行平稳。预计今冬明春可向京津冀地区供应天然气21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