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统一充电标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26
  • 5月底至6月初,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先后宣布,加入特斯拉充电网络。这是特斯拉去年11月宣布开放充电网并邀请充电网络运营商和汽车制造商加盟之后迎来的首批成员。

    据了解,一直以来,特斯拉采用的是北美充电标准(NACS),而包括福特和通用在内的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都使用联合充电标准(CCS)。如今,福特、通用、特斯拉“站到一起”,不仅引发了两大充电标准之争,甚至可能整合美国电动汽车充电市场。

    特斯拉充电网“迎新”

    根据福特汽车和特斯拉达成的协议,2024年初,福特电动汽车将通过适配器与特斯拉在北美超过1.2万个超级充电站连接;2025年开始,福特将为下一代电动汽车配备兼容NACS接口的充电端口,届时将不再需要适配器即可接入特斯拉充电网。而根据通用汽车与特斯拉达成的合作,2024年,通用电动汽车开始通过适配器与特斯拉充电网连接;2025年开始,将在旗下电动汽车上安装NACS充电接口。

    特斯拉表示,2024年将使用其开发的一种适配器将拥有CCS接口的福特和通用电动汽车连接到特斯拉V3超级充电站。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指出,对于特斯拉来说,其他汽车制造商加入其充电网络,可以改善特斯拉充电网络使用率并增加充电收入。美国金融服务公司PiperSandler估计,到2030年,非特斯拉车主将为特斯拉增加30亿美元充电营收;到203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4亿美元。

    美充电标准可能统一

    一直以来,汽车行业充电标准不统一屡遭诟病,有汽车制造商甚至嘲讽“电动汽车发展迅猛,但却在插头问题上不断“扯皮”。而近年来,特斯拉超级充电桩扩充速度明显加快,根据该公司数据,2021年底,特斯拉超级充电桩约为3万个,今年4月已经增至4.5万个。特斯拉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再完成1万个超级充电桩的建设,这意味着到今年底总数量将突破5万个。

    此次特斯拉、福特和通用达成的“共享充电”模式,无疑将美两大充电标准之争推上了台面,可能会迫使其他品牌加入,进而将NACS确立为美国电动汽车充电的首选标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调查发现,CCS相较于NACS并不可靠,旧金山湾区675个CCS快速充电桩中有近1/4无法正常工作;另外,NACS在北美拥有规模优势,是该地区最常见的充电标准,使用NACS充电接口车辆的数量是CCS的两倍,配有NACS接口的充电站比配备CCS的多60%。

    特斯拉表示,NACS接口尺寸虽然只有CCS组合充电系统连接器的一半,但功率却是其两倍。毕马威全球汽车行业主管加里·西尔伯格则表示,特斯拉的充电桩通常位于安全、便利的黄金地段,而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共享充电”将带来新挑战

    美国CNBC新闻网指出,特斯拉“共享充电”模式将给其他汽车制造商的电动化转型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并影响全美电动汽车充电领域。

    阿特拉斯公共政策咨询公司创始人尼克·尼格罗表示:“如果特斯拉的充电网络继续扩张,覆盖更多类型车辆,每个人都会受到某种形式的影响。”

    “‘共享充电’给专业充电公司敲响了警钟,只有拿出与特斯拉相当或更好的充电产品和服务,才可能留住客户。”卡车风险投资公司创始合伙人赖利·布伦南坦言。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的“分享欲”不止如此,该公司还打算向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开放部分汽车操作系统源代码,打造一个类似于安卓系统的电动汽车系统标准。

    如果特斯拉将汽车操作系统软件开源并商业化,意味着特斯拉将与谷歌和苹果展开竞争。谷歌目前已经推出了一款基于安卓系统的汽车操作系统,苹果也于去年6月推出车载系统。

    总体而言,特斯拉的“开放和共享”理念正在搅动美电动汽车行业。“这种‘分享式’的合作关系将满足不断变化的充电需求,为创建一个更具可扩展性和更强大的电动汽车基建市场铺平道路。”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转换能量”公司首席执行官卡特·李称。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76984.html
相关报告
  • 《云系统让电动汽车彼此点对点充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21
    • 美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杂志刊发论文称,他们提出了一种点对点系统,让电动汽车能够通过一个基于云的控制系统相互匹配,在行驶途中给其他电动汽车充电。该系统如果能够实施,不仅能为电动汽车车主带来更多便利,也有助全社会节能减排。 美国电动汽车的市场总额预计将从2021年的282.4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1374.3亿美元。电动汽车更环保、用起来更便宜。但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有限,且充电可能需要几个小时,限制了其推广。 鉴于此,堪萨斯大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点对点系统。该研究负责人塔姆齐杜尔·霍克解释说:“当多辆电动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它们实际上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共享电池,而不必停下来。比如一辆车可能电量充足,且不需要走太远,而另一辆车要行驶很长的路,且没有太多的电量,前车可以将富余的电量出售给后车,而且,后车也不需要停下来充电,这样也能节省时间。” 据研究人员描述,基于云的系统将分析汽车网络中所有参与车辆的电池状态,并使用复杂的计算机建模软件测量电动汽车的充电要求,以更好地进行匹配。匹配好的汽车可以相同速度并排行驶,充电电缆将自动连接这两辆车,让其中一辆车给另一辆车充电,而无需在充电站停留数小时。 霍克进一步解释说,参与车辆将配备两种不同的电池:一种是锂离子电池;另一种则是快速充电电池,它主要用于移动充电,且作为锂电池的补充。此外,在车辆高度稠密地区可以部署移动充电站,在卡车上安装巨大的电池,可以同时为多辆车充电,类似于小型军用飞机通过加油机在半空中加油。 霍克团队希望,新的点对点系统最终能为电动汽车车主带来更多便利,并为全社会创造一个更清洁的环境。但在启动之初,这种点对点充电基础设施可能需要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予以支持,一旦其好处获得认可,可能会“遍地开花”。 总编辑圈点 V2V,即一辆汽车给另一辆汽车充电,这种方式似乎已成为新的充电技术的竞赛方向。此次,科研人员提出了“共享充电”的概念,让路上有富余电量的车成为潜在的移动充电桩。不过,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算法足够精准强大,能将有需求且顺路的车辆迅速匹配上;也需要充电时间足够短,毕竟在城市之中,不会有两辆车保持顺路太长时间。把上路车辆都调动起来成为潜在电量供应者,如果加入这张网络的车足够多,确实能给电动车车主更多的安全感。
  • 《美国狂砸1410亿美元为电动汽车铺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17
    •  据外媒报道,基于美国电动车市场发展现状,美国国内包括电动汽车生产商、充电桩制造商以及政府事业公司等,将共同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进行调整和改革。   这项计划总投资预计至少为1410亿美元(约10047亿人民币),此次大手笔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将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新能源投资计划。   这次投资内容主要包括:开发电动汽车技术、改善充电桩和对充电费用进行改进,旨在更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整合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和普及。   目前,已有多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宣布旗下多款电动汽车加入该项计划之中。   基础充电设施落后导致计划受阻   尽管1410亿美元投资计划很庞大,也有多家汽车厂家和充电桩制造商宣布加入这项计划,但麦肯锡等咨询公司早些时候就出具过关于美国充电设施市场调研报告,其中指出美国大部分基础充电设施非常不完善,甚至许多州的一些地方都没有充电设施存在,现有的充电站也存在数量少、充电桩标准以及充电费用不一等问题。   这项调整计划内容虽然包括充电网络建设,同时也会制定电动车2级充电插头、3级充电插头技术标准。从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国内现有的6.4万个汽车充电插头中,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能在一小时左右将所需充电车辆充满电,数量和质量远落后于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   同时,美国国内专家也说明了其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光取决于汽车厂家和充电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努力,最重要是加强美国电力设施发展,由于各州公用电力事业监管机构设定的电价不同,不同地区电价差别较大,目前美国商业用电平均价格为每千瓦时在10美分左右,只有推进车辆使用电费的降低,才能刺激更多消费者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   特斯拉作为美国最先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同时也在自建超级充电桩,2019年,特斯拉在美国市场销量达19.22万辆,占据了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58%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是否会全力加入这项改造计划,分享多年重金开发的电动汽车技术、充电桩以及市场份额,还存有很大疑问。   美国新能源态度模糊   在全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情况下,纵使有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巨头,美国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上依然显得比较模糊。究其原因,石油获取的便利性以及页岩油技术的突破,让美国没有大的资源危机感,对新能源基础发展态度模糊,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推广慢于他国原因之一。   其实在2011年美国就强制要求国内汽车制造商生产新能源汽车,也制定了2025年前的减排任务。各大汽车厂商为将新能源汽车推销出去,几乎以对半优惠为代价销售新能源汽车,就为了避免收到环保部门开出的巨额罚单,鉴于当时新能源汽车技术非常不成熟,销量和成果收效甚微。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221万辆,同比增长了10%,美国2019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32.5万辆,相比2018年有所下滑(2018年销量36.08万辆),电动汽车市场占整体车市的份额也从之前的2.1%降至1.9%。   可以看到,这项关于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改造计划非常宏大,通过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对比,美国国内汽车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很买账。   与之鲜明反差,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12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为381万辆,充电桩数量为122万台,全年累计充电量达到了50亿千瓦时。经过近十年的布局和完善,目前国内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且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最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如今,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大趋势,各国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节能排放政策,欧洲推出绿色经济复苏计划,中国也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新基建发展重心,随着美国这次1410亿美元大手笔投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电动汽车技术也将引来新一轮阶段性发展。   (南网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