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从海洋噪音中拯救海洋生物》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4-23
  • 在哥伦比亚的特里布加湾,有一条海峡从太平洋一直延伸到海岸,偶尔有船只在这片水域航行。这片海是安静平和的,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噪音的污染,但这里的水下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加州圣莫尼卡海洋科技公司(Ocean Sciences in Santa Monica)应用海洋学的研究员Kerri Seger正在研究该地区的海洋声学。她认为这种安静平和的现状可能很快就会改变,因为该地区正计划建设一个国际港口,以改善通往亚洲的运输路线。从安静海岸到繁忙航运路线的转变可能会扰乱座头鲸和其他当地种群。研究该地区将有助于回答一个严峻的问题:日益增长的人为声音信号对海洋生物的破坏究竟有多严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军事声纳、地震勘测、石油钻探、疏浚和船舶发动机制造的噪音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短而响亮的爆炸声会造成身体伤害,持续的背景噪声(例如来自船舶的噪声)则可能会改变海洋生物的交流和进食等一系列行为。联合国已经通过了保护海洋生物健康的决议,指出“迫切需要”开展合作研究,解决人为水下噪音的影响。欧盟已通过立法,到2020年实现健康的海洋系统,以确保水下噪音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2014年,国际海事组织发布了《减少船舶噪音指南》(Guidelines on reduction from ships)。

    伴随着酸化和污染的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威胁显然更加严峻,但研究人员担心,背景噪音会成为压垮濒危物种的稻草。加拿大哈利法克斯达尔豪西大学的生物学家Lindy Weilgart提出,两个压力源加在一起不仅仅是A + B那么简单,其负面影响要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目前还没有海洋噪音的全球分布图,但研究人员一致认为,1950年至2000年间,海上船只交通量大约翻了一番,平均每10年增加3分贝的噪音。虽然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方式不同,但是也可以稍加比较:用于绘制海底油气分布图的地震气枪的爆炸声可以像火箭发射或水下炸药爆炸一样响亮,船舶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可以达到摇滚音乐轰鸣声的程度,其中一些声音在数百公里外都能听到。

    (刘思青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098-6
相关报告
  • 《昆士兰大学提出拯救海洋计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3-12
    • 由昆士兰大学牵头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为了保护地球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至少有26%的海洋需要紧急保护。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一个地球》(One Earth)期刊上。 Kendall Jones博士表示,国际社会需要迅速加大海洋保护力度,以保持海洋健康,为所有海洋物种保留部分栖息地需要850万平方公里的新保护区。目前,三分之一的海洋物种被保护的生活区域只有不到10%。研究中确定的区域,将为所有海洋物种提供合理的生存空间,免受人类活动(如捕鱼、商业航运或农药等)的影响。 研究人员绘制了超过22000个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并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确定捕获一定比例的每个物种所需要的最小捕捞面积。研究人员还绘制了具有国际重要性的生物多样性地区(关键生物多样性地区),以及人类对海洋影响极低的地区(海洋荒野)。结果发现,所需保护的海洋总面积从26%到41%不等,这取决于保护区内每个物种需要保护的比例。重点保护区包括中国和日本附近的北太平洋以及西非和美洲之间的大西洋。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科学主任和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James Watson教授表示,研究证明了在世界范围内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的必要性。如果人类要阻止更多海洋物种面临灭绝危机,各国政府必须果断行动,就像在气候变化大会中签订《巴黎协定》那样。今年各个国家将齐聚中国,签署一项协议,指导未来十年的全球保护工作。 Watson教授认为,全球数百万人从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受益,以此作为重要的食物和收入来源。海洋保护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全球海洋保护协议包括迅速采取行动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并结合海洋可持续管理方法,这将有助于在未来保护海洋生物。全球海洋保护战略这不仅是设立严格的海洋保护区,还需要采取广泛的策略,例如禁渔区、海洋保护区等政策,以终止非法和不可持续的商业捕鱼活动。 (冯若燕 编译)
  • 《科学家研究海洋变暖与海洋生物噪音之间的关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3-12
    • 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海洋科学会议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海洋中声音最大的生物之一比你想象的要小,而且随着海洋变暖,它的声音会越来越大,给人类和海洋生物带来更多麻烦。鼓虾在海洋环境中制造出一种无处不在的噼啪声。科学家们怀疑这种声音有助于虾类交流、保卫领地和寻找食物。当足够多的虾同时发出啪的一声时,这种噪音就会主导沿海海洋的声景,有时会混淆声纳仪器。 研究人员于近日的2020年海洋科学会议上发表了新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海洋温度的升高,鼓虾的声音将比以前更加频繁和响亮。这可能会放大全球海洋的背景噪声或声景,对海洋生物和人类产生影响。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学家Aran Mooney指出,这是一种非常酷的小动物。它们是甲壳类动物,有点像小虾或龙虾。它们通过快速闭合爪子发出声音,这样就产生了泡沫,当泡沫爆破时,就会发出噼啪声。Mooney和他的同事Ashlee Lillis在实验室的水箱中对虾进行实验,并聆听了在不同水温下海水里的虾的声音,他们发现温暖的海水和更大声、更频繁的鼓虾的声音之间有很强的关系。 Mooney指出,当温度升高时,发出噼啪声的速度也会增加。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虾本质上是冷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的体温和活动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其环境控制,就像蚂蚁在温暖的天气中移动的速度快于在寒冷的天气中移动的速度一样。我们实际上可以证明,发出噼啪声的速度不仅会增加,而且声级也会增加。因此,随着水温的升高,海水的声音实际上越来越大。 这种鼓虾可能对潜艇和船只使用的鱼类甚至声纳产生有害影响。Mooney强调,我们知道鱼使用声音进行交流。鱼互相呼唤,它们发出声音来吸引伴侣并保护领地。如果海洋声音变大,就有可能影响这些通信。我们还不知道。这是我们必须跟进的事情。响亮的鼓虾还可能削弱人类对海洋声音的使用。声纳探鱼器等常见仪器可能会受到影响。在更大的海洋中还有可能影响海军用来探测水雷的仪器,这可能会对国防产生影响。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海军的支持。 (编译 刁何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