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对病毒聚合酶特异的胞内抗体对烟草中的黄瓜花叶病毒进行部分抗性。》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05-15
  • 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针对来自黄瓜花叶病毒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的三种蛋白质筛选针对人轮状病毒A的非结构NSP5蛋白测试的单链可变抗体片段(scFv)文库。 (CMV),目的是阻止其功能并预防一旦在植物中表达的病毒感染。

  • 原文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877900
相关报告
  • 《黄瓜花叶病毒2b蛋白抑制烟草中病毒诱导的蚜虫抗性。》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11-30
    • 由蚜虫介导的黄瓜花叶病毒(CMV)具有编码5种蛋白质的三方RNA基因组。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中,IA CMV亚型株Fny-CMV增加了植物对蚜虫侵袭的敏感性,但无法表达2b蛋白(Fny-CMV?2b)的病毒突变株诱导了蚜虫抗性。我们假设在烟草中,其他四种Fny-CMV基因产物(1a或2a复制蛋白,运动蛋白或外壳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是潜在的蚜虫抗性诱发剂,而2b蛋白则抵消了对蚜虫抗性的诱导。 。 Fny-CMV 2b蛋白的突变表明,抑制病毒诱导的对蚜虫(桃蚜)的抗药性取决于已知可控制核对细胞质穿梭的氨基酸序列。 LS-CMV(II组)也增加了对蚜虫侵袭的敏感性,但LS-CMV?2b突变体并未诱导蚜虫抗药性。使用包含LS和Fny基因组RNA的不同组合的重配病毒,我们显示Fny-CMV RNA 1而非LS-CMV RNA 1调节了烟草中的蚜虫抗性,表明Fny-CMV 1a蛋白触发了抗性。但是,两个菌株的2b蛋白均抑制蚜虫抗性,这表明在不同的CMV菌株中2b蛋白抑制蚜虫抗性的能力是保守的。
  • 《烟草花叶病毒用于RNA干扰技术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wu
    • 发布时间:2019-04-07
    • RNA干扰技术(RNAi)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及艾滋病等的治疗,其核心挑战是如何实现目的基因的高效、安全、稳定输送。在RNA干扰技术中,病毒类基因载体及非病毒类基因载体具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病毒类基因载体具有自然界所赋予的高转染效率,但是其毒性及免疫原性副反应大大阻碍了它的发展;非病毒基因载体(脂质体类载体和阳离子聚合物类载体)无免疫原性、且可以通过分子设计利用多种相互作用构建多功能组装结构,然而一直以来,其基因转染效率无法与病毒类载体相媲美。 近日,受启发于病毒类基因载体的高转染效率及非病毒类载体的安全性,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首次利用对哺乳动物不具有免疫原性副反应的一维棒状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构建了高效安全的基因输送体系。该研究中,通过在TMV外表面修饰细胞穿膜肽TAT,实现了载体(TMV-TAT)的电荷反转及溶酶体逃逸能力,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实现了小干扰RNA(siRNA)的负载。所获得的基因输送体系siRNA@TMV-TAT可有效实现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沉默,在体外细胞实验及体内肿瘤裸鼠实验中均获得了验证。与商业化基因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及PEI25k相比,实现相同的生物安全性时,基于该一维植物病毒的基因载体TMV-TAT具有更高的基因转染效率。 该工作结合了病毒类基因载体的高转染效率及非病毒类载体的安全性,将一维棒状植物病毒用于哺乳动物的RNA干扰技术中,不仅为基于植物病毒的生物医用材料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更为基因药物的输送提供了一种新颖、高效、安全的策略,将可能为RNA干扰技术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以Integration of Cell-Penetrating Peptides with Rod-like Bionanoparticles: Virus-Inspired Gene Silencing Technology 为题,发表于近期的Nano Letters上(DOI: 10.1021/acs.nanolett.8b01805),理化所研究员牛忠伟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副研究员田野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理化所所长基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