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欧盟资助的PlastTrack项目将调查德国-丹麦边境地区应对微塑料污染的风险和可能性。每年德国-丹麦边境地区排放数千吨微塑料,作为德丹跨境合作计划的一部分,PlastTrack项目正在调查环境和人类面临的潜在危险,参与的机构还将开发监测和应对该地区塑料污染的工具。该项目由丹麦南方大学(Southern Danish University,SDU)的Sønderborg分部领导,在德国方面,亥姆赫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 Kiel)提供关于水体检测微小颗粒的相关专业知识,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AWI)在环境中的微塑料分析方面提供支持。
微塑料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在人体的血液中被检测到。在海洋中,塑料颗粒广泛分布于从海水表面到海底深渊,并在洋流的驱动下被搬运至世界各地,造成不同空间和尺度的海洋污染。在波罗的海样品中,微塑料存在于28%的鱼类中。这些颗粒直径小于五毫米微小粒子,是较大塑料制品分解产物,肉眼几乎不可见,它们甚至可以穿过细胞膜,对海洋生物的危害众所周知。
SDU的Jacek Fiutowski教授认为当前对塑料及微塑料的来源、降解途径以及汇集去向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在他的领导下,欧盟资助的德丹跨境合作项目PlastTrack将制定在该地区应对塑料污染的措施。在为期三年的项目期间,项目将调查塑料降解,并提出一份关于从不同水体采样微塑料和微塑料的标准。最终,项目还将建立一个用于知识交流和实验室数据比较的数据库服务塑料污染研究。
GEOMAR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部门负责人Anja Engel教授表示,人们无法高效地对纳米级塑料颗粒进行采样,限制了分析精度。这项研究重要的是能够在海洋、咸水和淡水系统中使用易于实施的标准方法准确检测这些最小的颗粒,并能零污染的情况下检测它们。GEOMAR可以提供海洋颗粒动力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纳米和微粒取样及其在实验室中的分离、制备和富集方面的专业知识。
研究人员表示,在国际层面上,刚刚开始制定微塑料分析的标准程序。在当前的项目中,他们已经能够证明,特别是在纳米级塑料颗粒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和标准化空白。(王 琳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