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太阳盾有助于保护大堡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8-04-13
  • 研究人员称,一种约为人类头发5万分之一的超细可降解生物薄膜可以用来保护大堡礁免受环境退化影响。世界遗产保护景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但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引起海水温度升高从而造成珊瑚漂白。近期,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浮游“碳酸钙”防晒板,并称其可以保护珊瑚礁免受影响。它浮在珊瑚上方的水面上,而不是直接放在珊瑚上,进行遮阳。研究表明,该浮标可减少30%的阳光直射,可对七种不同的试验珊瑚类型进行保护并减少了大多数物种的漂白现象。但是研究人员表示,用与珊瑚骨架相同材料制成的“防晒罩”覆盖整个348,000平方公里(216,000平方英里)的珊瑚礁,这是不切实际的。但它可以部署在较小的地方,以保护高价值或高风险的珊瑚礁区域。因此,这个概念的提出对大堡礁保护者来说是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吕钊编译;郭琳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phys.org/news/2018-03-ultra-thin-sun-shield-great-barrier.html
相关报告
  • 《全球变暖正在改变大堡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5-08
    • 今日刊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遭遇2016 年海洋热浪袭击后,大堡礁北部的珊瑚遭遇了灾难性的死亡。研究人员称,受热浪冲击引起的白化珊瑚,要么存活下来,要么随着温度下降缓慢恢复,要么会死亡。在2016 年3 月至11 月的9 个月热浪期间,整个大堡礁失去了30%的珊瑚。 研究人员绘制了卫星“热暴露”地理分布图,并在2016 年极端海洋热浪之后,测量了大堡礁长达2300 公里珊瑚礁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珊瑚死亡数量与白化程度和热暴露程度密切相关,大堡礁北部受影响最严重。在3863 个珊瑚礁中,29%的珊瑚礁失去了三分之二或更多的珊瑚,这改变了珊瑚礁维持完整生态功能的能力。珊瑚的死亡已经导致数百个珊瑚礁物种的珊瑚群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只有少数的物种存活下来,导致成熟多样的珊瑚礁正转变为退化的生态系统。但是,目前还有大约10 亿的珊瑚存活,它们比死亡的珊瑚抵抗力更强。因此,我们需要集中精力保护这些幸存珊瑚实现珊瑚礁的恢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评估珊瑚礁生态系统大规模崩溃的风险的必要性。 研究人员称,大堡礁无疑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威胁,但如果我们迅速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它就不会有事。如果不能遏制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到高于工业革命前2°C 以上,将会彻底改变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并导致它们停止向数亿人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信息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快报》2018年第15期)
  • 《多种珊瑚礁鱼类可抑制大堡礁棘冠海星爆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12-17
    • 2021年12月8日,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简称AIMS)的一项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之上。研究表明帝王鱼、热带鲷鱼和岩鳕鱼等珊瑚礁鱼类有助于控制大堡礁棘冠海星的数量。 棘冠海星(Acanthaster spp)原产于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地带,以硬珊瑚物种的活组织为食,大量的棘冠海星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珊瑚的消失。大堡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4次棘冠海星爆发事件,最近的一次仍在持续中。以往,巨型海蜗牛是人们已知的唯一一种刺冠海星捕食者,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近100种珊瑚礁生物以海星为食,其中有80种是鱼类,包括广受欢迎的海鲜食品,如帝王鱼、热带鲷鱼和岩鳕鱼。这项研究首次探索了渔业捕捞如何影响海星的数量变化。 首先,研究小组对比了AIMS在开放区和禁止捕捞珊瑚礁区收集的鱼类和海星数量。在禁止捕捞的珊瑚礁地区,帝王鱼、鲷鱼和岩鳕鱼的生物量比开放捕鱼区高1.4到2.1倍,而棘冠海星的生物密度则低近3倍。以往的研究表明,海洋保护区禁止捕捞可能会影响海星的数量,这项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其次,科学家们还将昆士兰农业和渔业部30年间珊瑚礁鱼类捕捞数据与AIMS同期珊瑚礁监测的棘冠海星数量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渔业产量和海星生物量之间具有惊人的耦合关系。在珊瑚礁鱼类生物量较多的地区,棘冠海星的密度增加了。这种关系对于帝王鱼来说非常牢固,尤其是红喉帝王鱼和亮片帝王鱼(Lethrinus miniatus and L. nebulosus),它们都是众所周知的棘冠海星捕食者。对于热带鲷鱼和岩鳕鱼,包括珊瑚鳟鱼(Plectropomus spp.和Variola spp.),这种关系也很明显。 综合上所述,帝王鱼、热带鲷鱼和岩鳕鱼的消失引发了海星数量的增加。这些发现为研究控制大堡礁乃至整个印度—太平洋地区提供了新思路,例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在这些地区开展有效的渔业管理来保护珊瑚礁免受生物侵害。当下,海星爆发仍然是导致珊瑚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与气候变化等其他外部压力不同,海星爆发是可以通过减少人为捕捞活动加以控制。结合目前已有的棘冠海星管理干预措施,以渔业为基础的针对性的管理,可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海星暴发。这些发现对理解海星爆发的驱动因素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导致海星爆发的因素很可能是多重的。长期大规模观测数据以及实验研究是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法,可以进一步促进人们认识海星爆发的复杂机理,并帮助决策者实施有效和高效的管理措施。(熊萍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