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侏罗纪舒热里类显示了哺乳动物最早的牙齿多样化》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06
  • 2024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Jurassic shuotheriids show earliest dental diversification of mammaliaforms的文章。

    烁齿类是侏罗纪哺乳动物的一种,它们拥有假三尖齿,在下臼齿中假三尖齿位于三尖齿的前方,这与兽脚类哺乳动物(胎生类、有袋类和近缘类)的三尖齿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在兽脚类哺乳动物中假三尖齿位于三尖齿的后方。假三趾齿的起源至今仍不清楚,模糊了我们对shuotheriid亲缘关系和哺乳动物早期演化的认识。

    该研究报告了以两具骨骼标本为代表的一种新的侏罗纪shuotheriid。这些标本完整的假肋齿使我们能够利用序列同源性和牙齿咬合关系重新鉴定牙齿结构。与传统观点相反。该研究结果表明,烁齿兽的牙齿结构可以与多齿兽的牙齿结构同源,并部分支持多齿兽与其他哺乳动物形态之间某些牙齿结构的同源说法。基于新证据的系统发育分析将shuotheriids从tribosphenic ausktribosphenids(包括单孔类)中剔除,并将其与docodontans聚类,形成一个新的支系--Docodontiformes,该支系的特征是伪tribosphenic。在该系统发育中,多齿类和 "全齿类"(Kuehneotherium、单齿类和食蚁兽)是独立演化而来的,它们的祖先类似于摩根古龙,具有三齿臼齿,通过唇舌加宽后齿来更有效地处理食物。

    假三尖齿型经历了尖齿半三角化阶段,而三尖齿型及其前身则经历了尖齿三角化阶段。这两个不同的过程导致了复杂的牙齿结构和咬合模式,从而阐明了哺乳动物形态最早的多样化过程。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258-7
相关报告
  • 《哺乳动物牙齿附着的进化》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11-29
    • 哺乳动物的牙齿具有独特的特点,精确的咬合,永久的成年牙齿和独特的牙齿附着系统。与大多数爬行动物的强固牙齿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由韧带组织支撑,韧带组织将每颗牙齿悬吊在牙槽内,提供灵活和顺应性强的牙齿附着,延长每颗牙齿的寿命,并维持咬合关系。在这里,我们通过对大量已灭绝的突触系进行组织学检查来研究牙齿个体发生,以评估韧带牙附着系统是否哺乳动物独有,并确定它是如何进化的。本研究首次表明,在突触内的冠状哺乳动物中,韧带牙附着系统并不是唯一的,它出现在一些非哺乳动物的兽孔类中,是由于牙体发育的幼态持续和早期发生。哺乳动物的牙齿附着在这里被重新解释为一个相对于祖先突触形式的牙齿附着的儿童形态的条件。
  • 《Nature | 侏罗纪少年化石揭示了早期哺乳动物漫长的生活史》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26
    • 2024年7月24日,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Jurassic fossil juvenile reveals prolonged life history in early mammals 的研究论文。 哺乳形类(Mammaliaformes,早期哺乳动物及其已灭绝近亲)成体体重很小(不到100克),但比今天的小体型哺乳动物寿命更长,生长速率更慢。但由于缺少幼年化石,理解这种模式的出现及其何时发生一直很难。 这项研究表明,小型早期哺乳动物的寿命和发育期可能比体重相近的现代哺乳动物更长。这些发现基于在苏格兰发现的一个小鼠大小的生物的化石骨骼遗骸,其年代可追溯至中侏罗世(约1.66亿年前),表明哺乳动物的发育在此期间经历了重要转变。该研究报告了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了名为Krusatodon kirtlingtonensis的幼年和成年柱齿兽(docodontans,一种中侏罗世哺乳形类)的部分骨骼。 为了研究这些标本的生活史,研究团队分析了牙齿的生长增量。研究团队发现,成体约有7岁,幼体死亡时大约只有7-24个月大,正处于乳牙被恒牙替代的过程。基于牙齿长度以及前肢和大腿骨的周长,研究团队估计成年的Krusatodon的体型介于倭树鼩(约58克)和八齿鼠(约158克)之间。他们还估计,幼体大约在成体体重的51%-59%之间。该研究还发现,Krusatodon的发育期较长,在相近的体重下,它的最大寿命明显长于现生哺乳动物,其中包含更长的发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