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信息简报》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类型:快报,简报类产品
  • 发布时间:2023-11-30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信息简报围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流域保护与治理、水旱灾害精准监测与风险防范、水资源系统调配与高效利用、智能水安全监测、数字流域建设等主题,进行全面的信息挖掘,通过专家研讨,选取凝练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产业动态、政策项目,汇编成信息简报,及时、准确推送给用户,以期辅助用户的科研和战略管理工作。
  • 1. 朱光灿课题组:青藏高原地区城镇污水处理研究现状与发展需求
    王阳1
    相较于东部平原地区,我国高原地区城镇化率较低,高原城镇污水处理的研究和建设起步较晚。随着2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高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在城镇化率显著提高的同时,城镇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水产生量急剧增加。由于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易造成高原地区水环境污染,城镇污水处理对保护高原地区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高原地区低压低氧、低温、强紫外辐射的自然条件和低碳氮比(C/N)的污水水质,根据高原地区典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情况,分析高原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再进一步分析低压低氧引起溶解氧浓度低、曝气强度改变、功能微生物变化和气体生成变化的原因,以及对污水处理产生的影响;分析低温引起的微生物活性差、脱氮效果差和污泥膨胀的原因,以及与低压低氧的协同关系;分析强紫外辐射和污水水质可能对污水处理造成的影响,为高原城镇污水处理发展提出建议。

    发布时间: 2023-11-29

  • 2. 综述:聚酰胺膜用于水净化的人工水通道的传输机制和性能研究
    王阳1
    Abstract While thin-film composite (TFC) polyamide (PA) membranes are advanced for removing salts and trace organic contaminants (TrOCs) from water, TFC PA membranes encounter a water permeance-selectivity trade-off due to PA laye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excellent water permeance and solute rejection of natural biological channels, the development of analogous artificial water channels (AWCs) in TFC PA membranes (abbreviated as AWCM) promises to achieve superior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enabling breaking the upper bound of water permeance and selectivity. Herein, we first discussed the type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WCs, followed by summarizing the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AWCM. We discussed whether the AWCs acted as the primary mass transfer channels in AWCM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AWCs in water transport and ion/TrOCs rejection. We thoroughly summarized the molecular-level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of water molecules, ions, and TrOCs transport in the confined nanospace of AWCs,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illustrating the enhanced water permeance and salt/TrOCs selectivity of AWCM. Finally, we discussed th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the field of AWCM and proposed future perspective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is review is expected to offer guid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transport mechanisms of AWCM and developing next-generation membrane for effective water treatment. key words:water purification、Transport mechanisms、performance

    发布时间: 2023-11-29

  • 3. 基于文献视角下的全球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态势
    王阳
    2023年11月7-9日在重庆市召开“2023年中国工业水大会暨第43届年会”。NSTL水门户项目组参加了本次大会,项目组负责人王阳博士以“基于文献视角下的全球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态势”为题进行了分会场报告交流。 该报告是基于本团队于2021年发表的文章《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Based on Patent Analysis and Bibliometrics》,本次分享交流内容对前期的数据进行了更新。

    发布时间: 2023-11-29

  • 4. 基于迁移学习LSTM和BP优化模型的水质预测
    王阳1
    基于迁移学习LSTM和BP优化模型的水质预测。结果明,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可将东关大桥断面LSTM和BP预测结果分别提高7%和9%,凉水河许各庄断面分别提高11%和17%,榆林庄断面分别提高16%和13%。研究探索了采用迁移融合学习增强BP和LSTM模型性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型过拟合问题,为缺资料流域或地区尤其是城市河流水质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构建的迁移融合学习增强BP和LSTM模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型过拟合问题。下一步将探索物理机理模型与机器学习的整合,有助于推进缺资料地区水质预测研究,并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 2023-11-29

  • 5. 【WATER学术周报】2023.11.13-2023.11.19
    王阳
    “water学术周报”是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订阅号最新打造的科技专栏,该专栏聚焦水领域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每周检索SCI数据库等权威期刊最新收录的科技论文,从学科情报角度开展分析论述,旨在为水领域从业人员提供新的观点和思路。 2023.11.13-2023.11.19 water学术周报 概述 本周Water Resources研究领域的SCI论文共312篇,其中期刊研究性论文299篇、综述性论文13篇。国别分布 国别分布 机构分布 期刊分布 研究方向 综述文献

    发布时间: 2023-11-29

  • 6. 国家自科基金中的水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王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已正式发布,共计21个章节,完整的阐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与相关理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规划公布了完整的115项“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这对于近几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究竟有哪些水相关领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呢?小编今天就带大家去解答。 46.巨型水网安全基础理论46.巨型水网安全基础理论   面向巨型水网灾害风险挑战,重点研究江河中长期水沙演变和预测,巨型水网水文效应与动力学,高效节水和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理论,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水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服役理论,水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水生态安全保障理论。探索巨型水网水文-生态-工程-社会耦合机制,形成理论技术体系,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基础科学支撑。47.城市水循环过程的水质安全保障47.城市水循环过程的水质安全保障   围绕水中高风险污染物和水传播病原体的控制要求和挑战,围绕城市水系统物质循环与水质变化的耦合过程,重点研究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和基准制定理论,饮用水的化学、生物与毒性安全及全过程风险控制,污水能源资源转化与多目标循环利用,再生水生态融合、生态循环与水质安全信息智能管控,为保障水质安全、构建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奠定基础。 34.地球系统过程与全球变化34.地球系统过程与全球变化   围绕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不同时空尺度的演变与运行规律,以及地球系统演变的资源环境效应,重点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与环境及区域效应;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机制;典型地理单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态、社会和健康效应;地球系统碳转化速率与影响;多尺度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耦合机制与模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升温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人类社会排放、土地利用变化和物质循环等对气候系统的反馈;地表系统对生命支撑要素的承载力;气候变化对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风险预估与有序适应;海-陆-气相互作用与数值模拟;陆面模式与碳氮循环过程;新一代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模式;地球形变与地壳运动、陆海基准、近地空间天气效应及地球内部质量迁移的综合观测与融合分析,为认知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与地球生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预测未来的地球表层过程、生物多样性、资源环境及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关键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撑。35.天气与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35.天气与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围绕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发展高精度数值模式,重点研究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过程及相互影响机制;大气能量和物质循环及圈层相互作用对天气气候、大气环境的影响;天文因素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变化的机制及预报预测理论和技术;气候系统中云和大尺度大气环流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天气气候数据均一化、同化、再分析技术与系统;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时空变异及机理;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与适应;气候系统监测平台;大气模式与气候系统,为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增强防灾减灾和应对全球变化能力提供科技支撑。41.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理论41.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理论   围绕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领域面临的资源处理的复杂性难题,重点研究极端/受限环境关键金属矿采矿,低品位资源矿相转化与金属超常富集,共伴生相似元素深度分离,二次资源绿色循环利用,高纯金属制备与材料加工,冶金过程数字化与智能化,海水中战略关键金属资源的分离提取与利用等,建立关键战略金属资源高效开发-高值利用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

    发布时间: 2023-11-29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