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短缺的这个冬天, LNG接收站调峰主体作用尽显-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2-28
  • 为应对进入供暖季之后严峻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 2017年入冬以来, 国内LNG接收站积极发挥天然气应急调峰保供主体作用, 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7年全年我国进口LNG达到3813万吨, 同比大幅增加46.3%, 在进口气中占比达到近56%。这是自2012年以来, LNG进口量重新超过管道气进口量。其中, 2017年11月入冬首月, 我国LNG进口量即达到406万吨的历史高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跳增53%。在接下来的12月, LNG进口量更增至503万吨, 同比增幅亦达到34.8%。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我国应抓住眼下全球LNG供应能力过剩、现货价格低位运行的有利时机, 将进口LNG作为中国获取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机遇期, 大力提倡充分发挥LNG接收站作用保障冬季天然气供应。LNG接收站身手大显中海油是国内最大的LNG进口商, LNG进口量占全国50%以上。记者近日从中海油气电集团获悉,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25日, 中海油投产运营的8个LNG接收站已累计接卸LNG104船, 共计656万吨。

相关报告
  • 《气荒危机再次爆发: 中亚来气不稳中石油启动应急预案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2-28
    • 记者了解到1月31日,中石油下发严格执行日供气量计划的通知、通知说明中亚来气由1.2亿立方米进一步降至0.7亿立方米、中石油管网面临崩盘危险。同时, 自1月30日夜间, 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已经开始执行到量关阀, 使城市燃气供应再次趋紧, 甘肃兰州、河南平顶山等多地城市燃气公司纷纷下发错峰用气通知。中石油的一份文件显示, 目前中亚来气供应持续不稳定, 1月份, 土库曼康采恩机组已经停机三次, 江苏如东LNG因天气原因无法靠岸。近期大幅降温, 中亚哈国、乌国无序下载, 中亚来气持续欠计划2000万方/日。日均欠量达3000万方以上, 中石油管网已接近临界管存若不控制销售节奏, 管网安全运行存在风险。记者获得的平顶山燃气有限公司《关于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通知》称, 因进口中亚国家天然气管道发生故障, 影响我省天然气供应, 自1月31日起平顶山市天然气供应量大幅减少, 为认真贯彻 "保民生、保重点、保公用" 的保供原则, 严格落实 "压非保民" 的供气关系, 公司已经启动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在积极争取上游气量的同时,已对我市及下辖县市区的工商业用户(含加气站)采取暂时供气等措施,尽全力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用气需要。
  • 《国际油价能否重振旗鼓-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0
    • 国际油价能否重振旗鼓 日期: 2017-1-5 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 和非OPEC产油国减产协议1月1日正式生效, 协议有效期6个月, 减产量为每日180万桶。   1月3日早盘,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WTI原油价格开盘即触及54.13美元/桶高位。   减产意在去库存目前表现良好的原油市场并未消除市场关于承诺减产的各方能否如约落实减产协议的忧虑不过卓创资讯的原油分析师高健却认为不必为各方减产态度分神太多理由是, 无论是OPEC还是非OPEC国家, 主观上都没有将油价推至100美元/桶左右历史高位的欲望和需求。在此背景下, 少量的减产不仅不会影响产油国石油生产的总体格局,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油国石油储存成本, 产油国没有损失。   高健指出, 减产协议只规定了生产总量, 却没有规定出口总量, 生产总量低不意味着出口总量就不能增加, 而出口总量才是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关键。基于此, 此次执行减产协议的真正目的或许只是出于产油国去库存的考量。   高健强调, 在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原油需求端不景气的背景下, 过高的油价反而会进一步抑制需求端的继续增长..。